前言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中,计算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数学技能,学生将已有的数学原理运用到一个个问题中去分析、推理,并得出相应的验证结论。而在信息和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学生过于依赖计算机进行计算,忽略了基础计算能力的训练,导致学生学习成效不佳。因此,在后续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利用各种手段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而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数学教学计算能力培养遇见的一些问题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面临极大的挑战。尽管大多数初中数学老师已经认识到了提高学生数学运算技能是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并且在实践中也会引导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训练,但是由于教师长期受刷题思维的影响,所以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并不理想。比如大多数初中数学老师往往会使用“题海战术”,希望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但过多的习题就像搬不走的大山,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而且,长久地进行这种规模式的刷题,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固定的思想观念,对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了正面和负面的双重作用。此外,大多数的初中生对计算能力的认知不够清楚,他们只知道计算能力很难掌握和提高,这让他们对提升计算能力的训练产生恐惧和抗拒。经过充分的实践,我们发现初中数学运算虽然比较复杂,也牵扯到了很多的运算规则,但只要学生能正确地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并真正地掌握相关的数学定理、公式和法则,就能逐渐找到合理的算法,从而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再加上初中学生在以前的学习积累中本身就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所以如果能在这方面有所进步,哪怕是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也能在耐心分析和推理下,得到正确的答案。然而,初中学生缺乏对数学计算能力的理解,这不但会影响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还会妨碍他们核心素养的形成,这对他们的学习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二、培养初中生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教育的不断发展,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不能停留在单纯的理论研究上,而是要认识到知识的特性和如何有效地运用知识。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无论哪种数学问题都是根据教科书中的知识来改变的,而问题题型针对数学教材有了一定的变化,已知条件有了相应的变化,要求学生在课本例题的基础上进行举一反三,进一步消化和吸收知识。所以,对初中生来说,掌握一定的计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他们就可以解决各类问题,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三、提升初中生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1.优化思维,巩固基础
随着初中生的学业负担越来越重,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初中数学老师要摒弃传统的“题海战术”,把重点放在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上,对于课本中的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则等知识讲解要清晰、透彻,不然学生的记忆容易出现错误和混淆[1]。此外,必须要明确在各种情况下,如何选择相应的概念、公式和理论,并通过列表、图示等方法,将相关概念和容易混淆的法则、定理公式进行比较,以此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使其计算和思考能力逐步提升,还能优化学习过程,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使他们掌握数学的基本原理,并逐步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计算能力。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初中生在解决问题时,由于没有掌握操作规则或定理,导致运算失误的现象,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水平。
2.提升能力,保驾护航
数学计算具有层次性,它的发展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到高、由特定到抽象。基础知识就像是高楼的地基,没有扎实的基础,我们无法保证一座高楼的稳定,这也是我们培养初中生计算能力的目标,要从简单到困难,逐步深入,巩固计算能力,一层一层地将“大楼”盖起来。由此可见,如果学生不能通过简单计算的考核,要谈计算能力体系的构建就更难了。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育时,应注意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不要忽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2]。比如,初中数学老师在开展“二元一次方程组”课程时,由于运算涉及到了大量的计算规则,所以初中生很容易因为不懂计算规则而出错。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提问的方法,来了解学生们对方程相关计算规则的理解。接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的引导,使他们清楚各种概念、定理和计算规律的联系,以此保证运算过程中可以相应利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学生的数学基本功得到了提高,计算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3]。
3.完善训练,巩固水平
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必须要让他们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教师可以开展相应的训练活动,这样,每一步的分析和运算都会变得清晰,在运算过程中也不要胡乱猜测、拐弯抹角,以免影响计算速度。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出解题的规律,并进行严谨的练习,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加深他们对运算法则的认识,为完善他们的数学综合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4.规范过程,提升技能
要提高计算水平和准确度,必须规范解决问题的过程。规范化解决问题不只是一种对学生的解题思维进行要求,还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保持一颗相对清醒的心智,不会出现问题的混乱和误解。为确保学生标准化计算技能的提升,有必要经常提醒他们,在规范解题过程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写数学符号,引导学生用合理的方法表达和解决问题。初中数学教师也应通过传授数学原理和数学符号,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运用合理的数学模型。做好答疑工作,实践答疑思维,规范计算流程,最终实现自动化解题效率的提高。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计算的规范化,这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计算素养。
结语
总之,初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需要经历很多,这要求老师们在教学的时候要一步步地进行,不可急于求成。所以,初中数学学科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并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方法,使其运算技能得到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淑琴,吴博.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初中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J].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0(5):54-55.
[2]李小朋.初中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6):27-28.
[3]黄旭明.初中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10):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