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用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的重要性
应用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的重要性:一是能够全面提升农作物的安全性。近些年来,频频爆发食品安全问题,而深层次应用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能够尽可能地减少添加剂、农药、化肥等物质的使用,从而能够显著提升农作物的安全性。二是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长久以来,我国在环境治理方面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问题。而不断地推广应用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能够极大地提升农业生产资源利用率,对资源进行合理控制。三是能够提升农作物的经济效益。传统农业种植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存在着销售道路不畅的情况。而通过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合理控制生产成本与时间成本,这样能够让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得到有效改善,从而实现了农业经济收益有效提升。
2.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所具有的特点
2.1.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较为绿色化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具有诸多优势和特点,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在于通过有机农业种植推广技术能够实现我国绿色化发展,而另一方面,通过对于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也能够确保农村经济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首先通过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实现绿色化发展,主要是区别于传统农业种植技术,对于传统农业种植技术并没有针对一些化肥农药使用作出深刻判断,使用化肥,只为了能够提高产量,但是通过对于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不仅仅对于产量有影响,同时也会使得发生残留,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近几年来患癌的概率大幅增长,而对于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来说就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不仅能够使农产品品质提高,也能够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
2.2.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能够使得农村经济得到发展
另一方面,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的普及,也可以保证农村经济的高效发展,但就目前的农业种植现状来看,国家正朝着现代农业生产的方向发展,推广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种植收入,还可以保证农村的经济发展。而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本身就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农业种植模式,它不仅要有很大的技术投入,还要有更多的人才投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解决传统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而农业种植技术之所以可以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主要是因为它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从而可以有效地拉动农村的经济发展,保障农民的腰包,当农业种植技术普及到一定程度后,还可以推动人才回流,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向乡村发展。
3.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的方法
3.1.合理选择种子和种苗
广大的农业种植户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种植理念,科学合理地选择优质的种苗或者种子。在种子和种苗选择过程当中,一定要充分结合种植区域的基本情况来进行恰当的筛选。譬如,要结合种植区域的天气状况、土壤肥力、营养结构、温湿度基本特征等,保证所选择的种子与种植区域完全相符,以及所选择的种子具有较强的抗病性、抗病虫害性和耐寒耐旱特点。必要时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及晾晒处理,这样能够清除种子所携带的病菌。
3.2.实施轮作倒茬种植技术
如果种植有机农作物过程当中存在着土壤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则应当采取轮作倒茬的方式。实施轮作倒茬种植技术,能够在同一片土地当中,依据季节和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这样能够全面地改善土壤的整体质量和结构,而且还能有效提升土壤肥力,均衡土壤养分调节肥力,防止病虫害的滋生,进一步满足有机农作物种植的现实需求,发挥农业系统循环优势。轮作方式主要有肥茬与瘦茬轮作、冷茬与热茬轮作、硬茬与软茬轮作。
3.3.做好水肥管理
3.3.1.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水肥管理质量
在使用有机农业栽培技术时,还要注意水肥管理的质量,在使用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时,还要保证足够的水分和肥料,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产。在实际的种植中,也要充分考虑到作物生长中所使用的肥料,尽可能地不要使用那些化学成分比较高的肥料作物,而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因为在传统的种植方式下,生物肥料的用量很难得到保障,在有机农业生产中,最常用的是生物化肥,它可以极大地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农产品的产量,同时也能让农作物的土壤环境变得更加适宜,因此,在有机农业的种植工艺中,如果把水肥管理的质量考虑进去,那么就可以持续地提高有机作物的品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3.3.2.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的施肥技术
利用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做好施肥技术的分析,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没有把施肥技术的问题放在心上,经常是靠着自己的经验,忽视了过量施肥带来的严重后果,而许多农户还没有认识到过度施肥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在运用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时,更要注重施肥技术的运用,所选用的肥料要因地制宜,以生物菌肥和各类有机肥料为主,对传统的人工合成肥料要加以控制,目光要从长期着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保证作物在以后的生长中不会发生质量问题,从而符合实际生产需要,进行底肥使用,保证肥料的持续供应,满足作物的生产需要,保证肥料的充足供应。
4.在有机农业种植中应用病虫害防治技术
4.1.物理防治技术
在有机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不单单要有效管控农作物种植密度,更应当及时地清理农作物种植区域的杂草和病虫害。近些年来,物理防治技术的有效运用全面地切断了病虫害的生长与传播途径。譬如,运用防虫网覆盖技术、灯光诱杀技术主要结合病虫害的趋光特性,在夜间通过使用诱虫灯吸引虫害靠近,以便将虫害灭杀。
4.2.生物防治技术
目前,生物防治技术是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应用过程当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病害防治技术。在有机农业种植活动当中,通过引入害虫的天敌,能够捕杀害虫,同时不会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譬如,使用赤眼蜂有效灭杀玉米螟虫,可以减少此类虫害的滋生,同时也避免了过度使用农药而对自然环境所产生的损害。
4.3.农业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技术是结合农作物自身的抵抗性,选择最恰当的措施来控制病虫害的滋生。农业防治技术的具体相关策略体现为3个方面:一是结合种植户的种植习惯以及所种农作物的土壤条件来选择防治策略。主要选择具有较强地抵抗性的优良种子,减少产生病害的概率。二是增加农作物自身的抗性。譬如,可以采取嫁接、间作等手段,破坏病虫害生活作息。三是采取深挖松土的形式。在冬天可以采取翻耕、松土等策略,将土壤当中的病虫害翻除,并通过使用杀虫药剂有效灭杀病害。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的持续普及,对我国的农业发展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必须继续加强对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的重视,不仅要符合当前的发展需求,而且要使广大农民认识到有机种植的必要性,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有机农业种植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田曼莉.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方法和措施研究[J].农家参谋,2020,(10):12.
[2]王俊仙.基于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方法和措施分析[J].种子科技,2019,37(11):14-15.
[3]王修印.浅谈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方法和措施[J].农村科学实验,2019,(05):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