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在中医内科治疗脾胃病中行柴胡疏肝散对其治疗有效率及临床效果
魏万荣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魏万荣,. 探讨在中医内科治疗脾胃病中行柴胡疏肝散对其治疗有效率及临床效果[J]. 中国中医药,2024.10. DOI:10.12721/ccn.2024.15700138.
摘要:
探讨在中医内科治疗脾胃病中行柴胡疏肝散对其治疗有效率及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起于2022年10月,止于2024年04月,参考对象具体构成为:罹患脾胃病的患者,而后分组,指导原则为:随机抽签法,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2组脾胃病患者病例数为78,各组中收纳样本数为39;其中,对症西药治疗用于对照组,对症西药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用于实验组,就2组治疗效果展开比较。结果:中医候症积分、炎性指标对比,治疗前没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内科治疗脾胃病中应用柴胡疏肝散,能够显著优化药物治疗有效率,稳定患者疾病症状。
关键词: 中医内科脾胃病柴胡疏肝散有效率
DOI:10.12721/ccn.2024.15700138
基金资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诊治的78例脾胃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对症西药治疗)和实验组(对症西药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实验组: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26-71岁,均值(48.02±10.39)岁;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25-70岁,均值(48.85±10.22)岁。两组研究样本一般资料,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对症西药治疗,对于胃酸较多的患者需要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国药准字H20090091,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10mg/次.天。针对存在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给予莫沙必利片(国药准字H19990317,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一次5mg(一片),一日三次。HP感染的患者需要实施四联抗HP治疗,治疗药物包括: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国药准字H20033513,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一次250(一片)mg/次、每12小时1次+阿莫西林(国药准字H53021880,昆明贝克诺顿制药有限公司)0.5g/次、每6~8小时1次+胶体果胶铋(国药准字H20059949,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3粒/次、一日4次。为疾病患者连续治疗8周时间。

实验组:对症西药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具体剂量如下:柴胡用量为18克,川楝子与炙甘草各15克,赤芍与丹参各12克。枳壳、法半夏及陈皮的剂量均为10克。香附子、黄连、白芍和川芎的用量统一为8克。此方剂的配比经过精确计算,旨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保障用药的安全性。针对存在泛酸的患者需要在基础药方基础上添加海鳔鞘、吴茱萸,肿胀症状患者添加青皮、佛手。配置完全药物,加水煎煮,分早晚服用,连续治疗8周的时间。

1.3 观察指标

(1)中医候症积分,主要症状包括:大便稀溏、胃脘疼痛、胃部灼热、神疲倦怠、反酸、烧灼感、脘腹胀满,评分范围0-5分,评分越低越好。

(2)炎症指标,包括: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开展酶联吸附试验测量,各项指标水平越低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1.0数据处理,计量资料(x̄±s),t检验,计数资料(n,%),卡方检验,用P<0.05表示有意义。

2 结果

2.1中医候症积分

中医候症积分对比,治疗前没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中医候症积分(x̄±s,分)

截图1739005314.png

2.2炎症指标

炎症指标分析,治疗前没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炎症指标(x̄±s)

截图1739005349.png3 讨论

在当今医学的临床治疗领域,对于脾胃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案,其核心在于优化消化系统的功能,以降低不良刺激对患者的影响。通过精确应用这些药物,医疗专家能够更加精准地管理患者的病情,促进其健康恢复。达到保护胃黏膜的目的,促进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来减轻脾胃病引起的一系列消化问题[2]。针对性分析该类西药治疗方案,在实施治疗之后可以快速改善疾病症状,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获得治疗有效性的目标。中医内科治疗脾胃病中应用柴胡疏肝散,药方中柴胡药物能够发挥疏肝解郁、升阳透表的功效,能够有效调节肝气,川楝子和炙甘草能够发挥行气止痛和调和药性的功效,川楝子还能够缓解胸胁疼痛,赤芍和丹参能够发挥清热凉血、活血通络的功效,枳壳、法半夏和陈皮药物可以发挥理气和胃、行气宽中和降逆止呕,有效改善消化功能[3]。香附子、黄连、白芍和川芎属于辅助药物,能够发挥疏肝解郁、清热燥湿、养血柔肝和活血行气的功效[4]。总之为患者选取的相关中药材,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改善疾病症状,还能够发挥抗炎的功效。

中医候症积分、炎性指标对比,治疗前没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中医内科治疗脾胃病中应用柴胡疏肝散,能够显著控制中医候症积分、炎性指标,在较短时间内控制疾病。

参考文献:

[1]杨美华,陈文辉,王建平,等.柴胡疏肝散合痛泻要方辅助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23,29(11):2026-2029+2034.

[2]许志烽.探讨在中医内科治疗脾胃病中行柴胡疏肝散对其治疗有效率及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24):142-145.

[3]黄梅,王兴艳.柴胡疏肝散合平胃散加减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智慧健康,2023,9(12):209-212+277.

[4]郭倩.柴胡疏肝散治疗脾胃病对降低复发率的价值[J].光明中医,2021,36(16):2754-275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