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透是延缓终末期肾脏病病人生存的过渡性手段,但并不能取代肾功能。因为病人体内有代谢物潴留,水和电解质的酸碱平衡,容易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再加上长期的身心压力,很容易引起睡眠紊乱,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就会引起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从而影响生存质量。
临床上常用的是镇静催眠药,这种药可以在短时间内使病人的睡眠得到改善,但是长时间服药后容易形成依赖,而且药物在身体中的累积也会造成较大的副作用,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才能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中医认为,失眠属于中医“不寐”的范畴,是由于人体脏腑机能失调、阴阳失衡所致。穴位刺激具有调和阴阳,安和五脏,安神定志等功效,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种护理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住院维持性血透病人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患者的入选条件为:维持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变化;达到失眠的诊断标准;匹兹堡(Pittsburgh)6 (PSQI)6分以上;了解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并签署相关协议。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病、认知障碍的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疾病的;可能会出现耳部皮肤破溃、发炎等情况。对照组10名男性患者和15名女性患者;年龄为24~72岁,平均年龄(59.54±4.98)岁;血透患者接受血透的时间为0.5~5年,平均(4.13±0.63)年;观察组中有12名男性患者和13名女性患者;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49.89±4.65)岁;血透持续时间为1~6年,平均(4.35±1.01)年;两组间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低盐、低脂、高蛋白饮食,禁食辛辣刺激性食品。在生活上:睡觉之前要尽可能的少吃东西,不要喝开胃的东西;建立一个时间表,在固定的时间吃饭,活动,休息,等等。便利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内的宁静,调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做好保暖和防寒工作。观察组采用耳穴针灸结合耳穴压豆治疗:(1)耳穴针灸。选取两侧皮质下,心,肝,肾,神门,交感共12个腧穴。术者首先精确地找到每个耳穴,常规消毒,然后在耳穴敏感部位贴上一层粘贴有王不留行种子的胶带,用手指轻按,至病人有酸、麻等不适为止,让病人自己按3~6次,每次1~2分钟,2天后更换另侧耳穴,两耳交替进行。(2)按穴。取两侧神门,照海,申脉,安眠,太阳穴,印堂,四神聪,一共十五个穴位,每穴一次,每次三分钟。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随访。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1)睡眠质量:采用 PSQI量表评定,总分为0-5分,分数越高,与睡眠质量呈负相关关系。(2)生存品质:采用肾脏疾病相关生存品质(KDTA)评定,得分较高者生存质量较好。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结果通过 SPSS20.0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的形式进行,并用 t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 t检验, P<0.05为有显著差别。
2结果
2.1睡眠质量
两组患者的 PSQI得分在干预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前后 PSQI的各个维度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两组PSQI评分(x̄±s ,分,n=25)
2.2生活质量
两组患者的 KDTA评分在干预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前后,观察组 KDTA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KDTA评分对比(x̄±s,分, n=25)
3、讨论
睡眠是身体必不可少的一种生理现象,只有在适当的睡眠状态下,人体的生理功能才能得以完全恢复,而良好的睡眠质量是保证身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的关键。血透患者生理、心理和经济负担很大,容易引起脑内神经递质的异常变化和生物节律功能紊乱,导致睡眠紊乱。
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在进行耳穴针灸治疗后,观察组的 PSQI的各个维度得分明显降低, KDTA得分也明显提高,提示耳穴针灸结合耳穴压豆可以提高失眠病人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中医认为,在耳郭部位存在着对应的敏感部位,对其进行按摩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我们选择的耳穴中、皮层下、神门具有镇静、益气的功效,可调控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和抑制性,从而缓解失眠。心、肝、肾三个耳穴分别对应各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交感神经对自主神经的调控有促进睡眠的作用。王不留行籽的主要功效是活血通络,在进行上述耳穴针灸时,可以加强穴位与经络、脏腑的联系,促进身体的阴阳平衡,提高睡眠质量。所选穴位为安神安神、昭海为主要穴位,以养阴、清热、补阳、安眠穴镇眠为主要穴位;太阳穴镇痛,提神醒脑,消除疲劳。
总而言之,耳穴针灸结合耳穴压豆,可提高睡眠质量,减少睡眠紊乱对日常活动的影响,提高生存品质。
参考文献
[1]吕凯,袁琨,陈伟,崔前波.诱导睡眠对喉癌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J].广西医学,2021,10(8): 1257-1259.
[2]董琦,宋鑫,张晓鸽.施氏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程度及活动度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21,01(7): 50-51.
[3]赵洁.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老年不同证型不寐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15(4):2794-2797.
[4]陈珊.腕踝针联合耳穴埋豆对腰痛病患者急性疼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06(22):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