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造林工作是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在生态保护中具有防止温室效应、预防水土流失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发展中,营林造林为林业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目前,我国的营林造林工作,在树苗的栽种、科学技术的引入以及资金的投入方面均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满足林业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的需要。
1.营林造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1树苗的培养不足
树苗是营林造林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资源,是决定我国营林造林工作能否开展的重要条件,但是就现有情况看,营林造林工作中树苗短缺的问题较为严重。首先,树苗的价格高昂,在成本有限的情况下,不能按需求增加树苗的采购数量,因此,对树苗的存活率的要求较高。受天气因素影响,部分新林地的造林存活率较低,导致了营林造林规模的缩小,从而导致林木数量的下降。其次,树苗的筛选不严格,没有做好科学育苗工作,影响了营林造林工作的开展,浪费了林业资源。最后,缺少科学有效的育苗管理制度,无法因地制宜的选择树种,阻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1.2种植技术缺少科学管理
我国的林业种植技术较为传统,已经无法适应林业经济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阻碍了营林造林工作的发展。营林造林的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水平较低,同样限制了营林造林工作的发展,林业资源树木种类较多,种植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有限,不能对树木资源进行优化选择,无法满足因地制宜的种植需要,导致了树种存活率降低,从而影响了营林造林工作的推进。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对营林造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入,生态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全面,无法适应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资金投入不足
营林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各地政府对营林造林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投入在营林造林工作上的资金也不同,从平均水平看,无法满足营林造林的基本需求。并且这笔资金不是专属于营林造林工作的资金,政府将这笔投资的绝大部分应用在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上,只有少部分用在营林造林工作中,无法满足营林造林工作的需要,难以保障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较大程度上阻碍了营林造林工作,不利于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2.营林造林工作的科学方法
2.1提高育苗育种的水平
2.1.1选择优质树种
优质树种有抗自然灾害能力强、存活率高的特点,是营林造林工作的最优选择。在进行树种选择规划工作时,应提前分析所在地区的地质特点、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所在地区的树木品种。保障树种的生长习性与当地的地理条件相适应,土壤条件满足生长需要,促进树木的繁育生长。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树苗繁育基地,引进不同类型的苗木,通过种植与研究,选择最适合的树种。
2.1.2引进新的技术与设备
引进新的培育技术和设备也是树种优化的重要措施,对提高育苗成功率有较大的作用,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以培育出一批批适应性好、生长快的树种,满足营林造林工作的需要。同时,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形成明确的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科学的引导育苗育种工作的落实,鼓励技术人员不断学习,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2.2提高种植管理的科学性
2.2.1提高管理理念的科学性
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际的工作管理时,必须认识到传统粗放的营林造林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做出积极地转变,淘汰旧有制度,坚持全民股份合作管理,积极引导国有经营林场经营区周边的乡村,结合当前有利的政策,抓住机会打造国有林场与村集体的合作经营模式,避免资源浪费的同时,保障村集体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为提高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2.2.2提高林业管理的科学性
提高林业管理的科学性,首先,应在传统管理模式上对内容进行优化管理,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打造新的管理流程。落实树木的管理工作,用更科学的技术完成对林木修建、施肥、浇灌的工作。其次,分析历史遗留问题,及时更新管理办法,帮助村集体更好的参与到林业发展中,实现双赢。
2.2.3加强对营林造林人员的科学化管理
营林造林人员是营林造林工作的行为主体,是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林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提高种植管理的科学性,就要提高行为主体的技术能力。应定期展综合培训,邀请林木种植领域的专家,对日常的种植工作点评指导,并培训与传授领域内前沿的技术,提高营林造林人员的整体能力,同时管理人员应为营林造林人员提供线上网课和外出学习观摩的机会,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营林造林人员的专业技能,使其逐渐掌握更多先进理论与技术知识。
2.3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2.3.1推出吸引资金的优惠政策
由于营林造林期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财政拨款的资金较难维持相关工作的开展,因此,必须开拓新的资金获取渠道,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利用优惠政策,吸引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参与到营林造林工作中,推动营林造林工作的开展。
2.3.2优化林业发展结构
现有的林业发展结构滞后,缺乏自主生存能力,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所以,必须调整林业经济的经济结构,通过科学的手段开发新的品种,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化利用,逐步提升林业资源的价值,改变林业经济的发展布局,为林业经济的更好发展,拓宽新的产业道路。
结语:现代化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林业经济的地位逐渐提升,应充分认识到林业经济在经济体中的作用,同时不能忽略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的积极影响。要满足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营林造林问题,提高树种的存活率、加强对种植的管理,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推动林业经济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
参考文献:
[1]田智慧,范志鹏,刘利生.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营林造林工作探析[J].吉林蔬菜,2023(4):245-245.
[2]孙雷.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营林造林工作的研究[J].葡萄酒,2023(12):22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