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共享经济分析
朱亚宁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朱亚宁,.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共享经济分析[J]. 经济与管理学报,2024.7. DOI:10.12721/ccn.2024.157903.
摘要:
共享经济是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资源整合和重新配置的新型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产权得到分离,有效地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社会经济效益。本文对共享经济模式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叙述,通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分析探讨共享经济发展的合理性,并根据共享经济的发展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共享经济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企业理论有限理性
DOI:10.12721/ccn.2024.157903
基金资助: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以数字科技发展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创新性地催生了新的经济形态——互联网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作为互联网平台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展现出强大的活力,其在各个市场领域均有所渗透发展,吸引了大批群体参与创业就业。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缘于其背后的发展逻辑,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可以揭开其发展的逻辑,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共享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共享经济简述

(一)共享经济概念

共享经济是由数字平台推动的,以在线平台作为连接供给方与需求方的桥梁,实现双方点对点提供或分享商品和服务使用权的经济模式。虽然共享经济增加了盈利性性质,但其本质始终是让渡或共享商品及服务的使用权,而非是所有权的让渡。该经济模式通常包括:商品的再循环利用、耐用资产的重复使用、服务交换、生产资料共享以及社会关系的建立。

(二)共享经济特点

1、高效性。

一方面该经济活动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供给方与需求方通过互联网平台快速、精准匹配,从而降低双方搜寻时产生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共享经济实现了分散性资源尤其是闲置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效率。

2、低成本性。

共享经济的低成本性主要表现为交易的低成本性。一是交易过程的低成本性。共享经济可高效匹配供需双方,以降低双方搜寻和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时间成本。二是交易费用的低成本性。需求方只需要支付对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费用,而不需要购买其所有权,交易费用相对较低。三是商品和服务再造过程中的低成本性。

3、依托互联网平台。

共享经济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下应运而生,其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将多方参与者整合到一个平台中,完成经济活动。平台使用者越多,分散性资源越便于整合,更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共享,从而促进共享经济模式更好地运作和发展。

二、共享经济发展的合理性

共享经济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不仅仅是依托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同时也得益于其背后隐含的经济运行规则。利用新制度经济学方法分析共享经济,可以揭开其背后的发展逻辑和制度基础。因此,本部分将基于该研究方法分析共享经济存在以及发展的合理性。

新制度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学流派,以科斯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为发端,后由威廉姆森正式提出。新制度经济学在保留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将交易成本、契约、产权、制度变迁等概念引入,侧重从微观角度研究制度的形成、变迁以及制度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一)产权理论。

产权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的概念是产权。产权的意义在于可以通过一系列规则制度,约束人们对某些物品占有、使用以及获益的权力,规范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以共享单车为例,平台企业拥有单车的所有权和收益权,通过交易将使用权让渡给骑行需求者。在这种经济活动中,社会资源得到合理分配,提高了社会整体效益水平。

(二)交易费用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在经济活动中,供给双方的每一次交易过程都会产生成本,即交易费用。在共享经济中,交易双方只需要利用平台发布或搜寻分散性的资源,这就可以避免产生过多的事前交易费用。同时,资产拥有者将资源整合到平台中,只保留资源的所有权,分享或让渡资源的使用权,可以降低资产的专用性,从而降低交易费用。以网约车为例,网约车司机可以通过平台快速匹配附近的乘车者,节约了搜寻成本的同时也降低可能发生的空载风险。此外,网约车停靠位置灵活,这样可以避免交易地点固定,因而也可以降低资产的专用性。

(三)企业理论。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科斯解释了企业和市场机制以相互替代的方式同时存在于社会经济的现实,并指出二者均是用来合理分配资源的手段,在实际选择时需要比较二者的成本。在共享经济领域,企业通过开通互联网平台,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促成供需双方高效完成易活动,同时采用创新性的企业经营方式,将企业管理数字化,均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因此,共享经济吸引了大批就业创业者,得以在社会经济中占据一席之位,并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有限理性。

新制度经济学坚信人的意识是有限理性的。这使得人们做决策时总会面临一定的风险损失。共享经济的产生有效缓解了这一问题。共享经济领域中的供给方通常将资源信息发布在互联网平台中,这就实现了碎片化信息的高效整合,以降低在决策时需要面对的风险。

三、共享经济发展困境

共享经济作为新兴经济,基础规则和制度还有待完善,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这就需要其在自我完善的同时,也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并接受政府监管。

(一)政策法规难以适合新业态。

虽然近年来有关政府部门已经出台了部分针对共享经济细分的政策,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交易行为进行了规范,但是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法律条文。以滴滴出行为例,行业准入标准的缺失,致使部分不良分子混入,直接引发了一系列有关人身安全的问题。

(二)共享经济的信用体系缺失。

信用体系的缺失容易引发信任危机。一方面是共享经济需求方所带来的诚信道德风险。另一方面是共享经济提供者的信用水平缺失。

(三)竞争过度造成资源浪费。

共享经济发展初始内涵是整合闲置性资源,使其实现多次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共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得资源的大量投入早已超过市场的饱和状态,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源的浪费。

四、对策建议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出台有关共享经济领域的法律法规,有利于完善我国法律体系。严厉打击违约行为,增加违约的成本,降低违规违约行为发生率,保障共享经济参与者的利益。明确界定共享经济供给者的准入标准,从根本上减少违规违法操作。完善监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制定监管标准。

(二)建设共享经济的信用体系。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视共享经济参与者的信用程度。对失信群体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利用黑名单的方式,将失信群体排除在共享经济参与者的范畴之外。这样可以约束失信行为,使参与者自觉遵守信用,保证共享经济良性发展。

(三)强化对共享经济领域的监管。

加强共享经济领域内的行业监管,维护行业运营秩序。对盲目投资共享经济领域的行为加以限制,而对投资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或个人,提供一定的政策性奖励,以引导创业群体的理性投资,促进共享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峻夷.共享经济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解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9.

[2]宗平,李佳,周卓华.共享经济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13).

[3]吴杭韦,郑伟浩,朱迪.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共享单车探析:优势、问题与治理[J].生产力研究,2019(06).

[4]郑九兵.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D].深圳:深圳大学,2017.

[5]张曙光,张弛.使用权的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的视域转换和理论创新[J].学术月刊,2020.52(01).

[6]张玉净,刘术刚.共享单车经济体运营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39).

[7]王沫凝,李平.新制度经济学视域下通证经济发展探索[J].社会科学家,2020(0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