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现状
1.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兴趣较低,缺乏能力的培养
由于古诗时间跨度较大,且历史背景存在着差异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其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较为局限,因此在对古诗的意境和含义理解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难度,无形中减少了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兴趣。而教学模式与教学改革的不匹配,“填鸭式”和“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不利于学生个性化主体的彰显,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2.教学模式单一,授课方式的守旧
古诗的内容短小精悍,富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同时期的背景所创作出的古诗内容也是千变万化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跟随古诗教材的主体内容,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式,避免授课方式的守旧而带来的弊端。
3.学生缺乏意境感悟
古诗词的优美在于,它往往能用精湛简练的语言描绘出深远幽长的意境。但是,在如今的小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目标仅仅是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课文,用形象思维描述诗中的画面,而对诗词的赏析涉猎极少,学生通过学习,难以领会其中的意境,也就领略不到古诗词的魅力所在。长此以往,学生便会认为古诗词没有什么可学的,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也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降低学习效率。
二、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策略
1.巧妙设计课程导入,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语文功底薄弱,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如果教师依旧秉持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感觉古诗枯燥乏味。教师开始研究如何设计课程导入,激发学生对古诗学习产生兴趣。在小学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备课和准备课件时与其他语文教师沟通交流,精巧设计古诗课堂导入,如设置预习问答导入,制作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小道具和图画进行导入,以及联系上堂课内容提示新课导入。如在学习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时,“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亲手制作一些小纸鸢,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直观地看到古诗中提到的实物来理解诗词含义。良好的课堂导入不仅能集中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还能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2.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
想要理解文学作品,无论是古代文学作品还是现代文学作品,除了要了解作者还要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有些古诗如果不明白写作背景,对于古诗的意思也就只能了解到一些皮毛,甚至无法去理解。教师在讲解古诗的时候可以巧妙的诗词的背景入手,可以将作者融入诗词的写作背景,将二者联系起来,让学生对作者和背景都有着深刻的了解,许多诗词的背景还特别有趣,能够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会产生好奇,在学习诗词的时候就更有积极性。比如杜甫的《绝句》,这首诗描写了杜甫晚年所居住草堂前的美好景色,我们知道这首诗写于公元762年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虽然忧国忧民,但是杜甫看到眼前的一切,也不禁想要拿起笔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结合了写作背景学生对于这首小诗就会有更深刻的感悟。
3.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
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具体方法有很多:一是介绍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三是运用直观法。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可以通过出示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四是丰富想象,教学时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例如《江雪》这首诗,启发学生的思索和联想:“大雪漫天飞舞,北风呼啸,天地间白茫茫一片的场面。”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和意境。
4.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值各项能力形成、发展的特殊时期,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正确地进行情感体验、情感表露对于他们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我们更应该回归作者的本位,让学生能够有正确的情感体验。比如,在《静夜思》这篇古诗的教学中,要注重对于学生情感体验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床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他没有电话可以跟亲人朋友聊天,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团圆。这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在月圆之夜却孤身一人的思乡之情。
5.课堂交流与互动,加深诗词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中因为每个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积累情况不同,可以通过学生之间合作学习,达到取长补短,互相增进的目的。课堂交流与辩论就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最好方式。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掌握诗歌基本含义之后进行课堂交流与互动,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提高诗词掌握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通过这种课堂互动方式可以让学生之间更好地沟通和交流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而且课堂互动可以调节教学气氛,把原本枯燥的古诗学习改变成趣味的交流学习,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三、结语
小学生对古诗的学习,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更是自身理解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最佳提升途径。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部分,语文教师不仅需要结合时代的特征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更要通过言传身教来提高古诗在学生学习中的意义,这是未来语文教学中的必然发展趋势和重要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J]. 江宝平. 甘肃教育. 2019(04)
[2]小学语文新课改背景下的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J]. 余玉芬. 科技资讯. 2017(18)
[3]小学语文新课改背景下的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J]. 孙永华. 课程教育研究. 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