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护理进展
陈湘玲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复制成功

摘要: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脏病变,糖尿病是慢性代谢性疾病,两种疾病均存在病程周期长、难治性等特征,其中糖尿病可作为肝硬化的并发症存在。肝硬化并发糖尿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主要考虑与肝脏糖原代谢障碍相关,可通过保肝类、降糖类等药物治疗。除治疗措施外,护理干预也是该病研究重点方向之一,从既往大量研究成果中总结,护理方法主要包括营养支持、用药管理、并发症防控等。本文将以此为方向,总结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护理研究现状,并总结如下。

关键词: 肝硬化糖尿病发病机制营养评估护理
DOI: 10.12428/hlyjzz2025.08.092
基金资助:

受生活习惯改变、老龄化趋势等影响,促使我国多种慢性病患病率呈显著增长趋势,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肝硬化等[1]。其中,肝硬化是常见慢性肝脏病变,多从乙型肝炎发展而来,因肝脏功能受损与糖代谢紊乱,容易并发糖尿病,而高血糖状态又会加重肝脏负担,从而形成恶性循环[2]。为快速控制病情,除对症用药之外,加强护理干预改变患者生活方式也能起到重要作用[3]。当前对该病护理干预研究方向较多,护理措施与评估方式等比较复杂,本文选取发病机制、护理方法两个方向总结近几年研究成果,旨在梳理具有代表性的护理模式及操作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1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疾病特点

1.1临床特点

肝硬化患者病情呈慢性进展,能持续损害各器官功能,从而引发感染、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4]。肝硬化患者因肝脏功能损害,可能诱发肝源性糖尿病。关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徐兰玲[5]等研究指出,通过对患者临床特点分析,根据症状采取对症治疗,能有效改善血糖水平及肝功能。据此研究可知,掌握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疾病特点能够为临床治疗实践提供重要指导,是实现精准治疗的可靠依据。申姗姗[7]等分析了慢性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合并糖尿病后,促使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等肝功能指标水平升高,提示肝脏损害加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预后较差。

1.2发病机制

肝硬化是多种慢性肝脏病变进展的终末阶段,疾病发生与肝细胞反复损害所致纤维组织过度沉积相关,此外,还可受到肝脏炎症、代谢异常、酒精等多因素影响[7]。糖尿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主要考虑胰岛素功能障碍、代谢系统紊乱等,在此基础上,饮食习惯、遗传等均会增加患病率。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机制未明,从有关研究来看,胰岛素抵抗、肝功能损害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8]。肝硬化进展过程,伴随肝脏组织炎症反应,可能引起胰岛素抵抗,且肝脏功能损害会影响对葡萄糖的利用率,由此导致患者血糖水平升高。

2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措施

2.1动态病情观察

肝硬化与糖尿病两种疾病均存在诸多潜在并发症,尤其肝硬化病情呈持续进展,在与糖尿病相互作用下,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因此,在患者治疗期间,应注意追踪病情变化,为个性化治疗及护理提供指导[9]。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监测中,重点在于对血糖水平、肝功能水平的评估,以及对并发症的预测与判断。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夜间低血糖风险较高,因此,应重视对低血糖病史患者的血糖管理。在患者采用长效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期间,用连续血糖监测(CGM)技术,便于掌握血糖波动,有助于识别夜间低血糖。对于肝功能,主要采取定期复查肝功能措施,一般复查频率为6个月一次[10]。对于并发症的判断,主要依据患者症状表现,如发热、咳嗽、泌尿系症状提示可能并发感染;牙龈出血、鼻出血、黑便提示出血倾向。提醒患者,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复诊,通过医学手段确诊,并采取对症处置。

2.2针对性用药护理

肝硬化与糖尿病均以药物治疗为主,疾病同时存在促使患者服药类型较多,潜在不良反应风险增加,需重视用药安全管理。鉴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无需长期住院治疗,用药干预主要采取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其目的在于增强患者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11]。责任护士掌握患者治疗情况,包括药物类型、数量、作用、副作用等。明确用药期间严重不良反应为肝肾损害、低血糖等,提醒患者定期复查,评估肝肾功能,若有严重损害酌情调整治疗方案[12]。针对采用胰岛素控糖患者,提醒患者每日检测血糖水平,根据血糖波动及头晕等症状判断有无低血糖发生。为患者介绍低血糖发生后处理方法,例如,自觉头晕、乏力、出汗等症状时,立即寻找安全位置坐下或半卧位,通过食用饼干、水果、饮用饮料等方式促使血糖升高。

2.3营养评估及膳食指导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会增加机体营养消耗,为预防营养不良及通过饮食控制血糖,需重视对患者的膳食指导。张曼琦[13]等研究发现,根据动态营养风险评估结果对患者采取睡前加餐护理干预,降低了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且患者血糖及肝功能水平控制良好。黄燕白[14]等研究中同样将营养评估作为根据,开展分层护理干预,发现该模式改善了患者机体营养状态。营养评估能客观反映患者机体营养水平,同时参考血糖波动情况,在不升高血糖的前提下,指导患者保持膳食营养均衡,多摄入蛋白质(瘦肉、蛋类、豆制品、鱼类)、维生素类食物(新鲜蔬菜、低糖水果),有利于增强免疫力。

2.4并发症预防性护理

肝硬化与糖尿病病情控制不当均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肾脏病变等,因此,加强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关键[15]。吴一花[16]等研究中,对70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分组观察,发现与常规护理组相比,综合护理组患者消化不良、便秘、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在护理措施上,除常规病情观察、用药指导等,重视生活方式干预,例如,根据病情严格管理禁食时间,恢复进食后提供个性化饮食指导,避免食物刺激引发消化不良;纠正吸烟、饮酒等嗜好,避免影响病情变化而增加潜在并发症风险。此外,低血糖也是不容忽视的并发症,严重时可致患者休克,干预措施包括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口服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并规律进食[17]

2.5个性化心理护理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病情复杂、周期长,绝大多数患者心理压力大,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加强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能提高其治疗依从性[18]。荣静[19]等研究发现,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社会支持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陈晓旦[20]等发现,合理情绪疗法在改善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社会支持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的有效措施,包括家庭支持、同伴支持等,三元联动护理模式集中家庭、社区、家庭主体优势,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护理服务,强化心理支持效果,从而改善了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合理情绪疗法通过认知普及、领悟、修正、再教育几项措施,纠正患者对疾病与治疗的错误认知,用放松训练消除心理压力,逐渐提高康复信心,最终提高心理弹性水平。

3 结论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复杂,治疗难度高且周期长,在此期间,患者病情及生活质量容易受并发症、不良反应、不良情绪等影响,而护理干预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手段。从既往研究成果来看,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发挥辅助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等作用,而护理模式或方法具有多样性特点,能满足绝大多数患者需求。

参考文献:

[1]JINHOU,LI, MIN,WEI, YUNQING,ZENG, et al. Efficacy of endoscopic therapy combined with 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versus Hassab’s operation for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with 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 and hypersplenism: a multicenter cohort study based on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J]. Surgical Endoscopy,2024,38(10):5723-5731.

[2]靳燕彩.针对性护理对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15):2878-2880.

[3]余晓若.ADOPT护理模式在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福建医药杂志,2023,45(6):159-161.

[4]MOHAMED I. ELSAID, NA LI, STEPHEN A. FIRKINS, et al. Impacts of 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s on the risk of adverse live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 cirrhosis and type 2 diabetes[J].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2024,59(9):1096-1110.

[5]徐兰玲,周文亮,张世玺,等.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与临床治疗经验分析[J].实用糖尿病杂志,2021,17(1):83.

[6]申姗姗,张青立,王晓宇,等.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21,29(12):90-92.

[7]UCHIDA, YOSHIHITO, IMAI, YUKINORI, TSUJI, SHOHEI, et al. Significance of portal venous blood flow as a factor to determine live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due to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following achievement of sustained viral response by sofosbuvir plus velpatasvir[J]. Hepatology research: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Japan Society of Hepatology,2023,53(9):815-828.

[8]莫石柯.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肝功能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1):105-107.

[9]芦静,丁洁,陈艳.系统化护理干预在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3):131-134.

[10]步光奎,廖江涛.老年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23,52(9):1334-1337.

[11]彭光婷,王金艳,卜露.优质护理对2型糖尿病并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效果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24,27(12):175-179.

[12]杨欣.优质护理干预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8):156-158,169.

[13]张曼琦,刘梅红,刘静,等.基于动态营养风险评估的睡前加餐在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5,22(1):76-79.

[14]黄燕白,陈香花,詹秀金,等.基于营养状态开展分层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肝功能与血糖水平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7):119-122.

[15]郭耀花,蔡养勤.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2,20(34):99-103.

[16]吴一花,黄颖,俞奇俊.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效果及对其并发症发生率影响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18):145-149.

[17]古宝欢,刘杰,李干文.肝硬化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方案与血糖稳定性肝功能及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5):3560-3562.

[18]吴芸.心理护理联合饮食疗法对改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1,01(01):377-378.

[19]荣静,杨秀梅,张燕娟."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社会支持对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22,29(01):98-101.

[20]陈晓旦,曾庆磊,张毓珍,等.REBT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1,48(3):561-564.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ISSN:3079-9198 (Online)
ISSN:3008-0177 (Print)
所属期次: 2025.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