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下猪 - 沼 - 菜系统的物质转化效率研究
曹钰隆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自由路十三号街坊6栋4号 内蒙古包头 014030

复制成功

摘要:

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受到广泛关注。猪 - 沼 - 菜系统作为其中的重要模式,对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保护及农业经济效益提升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与实验分析,深入探究该系统的物质转化效率。结果表明,氮、磷、钾等关键营养物质在系统中的转化效率受沼气发酵温度、pH 值,蔬菜种植品种与施肥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针对沼气发酵稳定性、蔬菜病虫害防治与沼肥安全使用等问题,提出优化沼气发酵工艺、科学防治病虫害及规范沼肥使用等策略。未来有望结合新兴技术,进一步提升系统物质转化效率,实现农业资源的更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循环养殖猪 - 沼 - 菜系统物质转化效率沼气发酵蔬菜种植
DOI: 10.12428/zgjz2025.08.141
基金资助:

0 引言

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该模式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减少环境污染,为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新途径。猪 - 沼 - 菜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循环模式,它将生猪养殖、沼气发酵与蔬菜种植有机结合,不仅有效解决了生猪粪污带来的环境问题,还为蔬菜种植提供了优质肥料,显著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1]。此外,这种模式在促进农业经济效益提升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中小规模养殖场中的应用,为平衡粪污处理与环境保护提供了新思路[2]。然而,系统内物质转化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其运行效果与可持续性,因此深入研究猪 - 沼 - 菜系统的物质转化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的关注不断增加,生态循环养殖模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提升整个生产链条的经济效益。在猪 - 沼 - 菜系统中,生猪养殖产生的粪污经过沼气发酵处理,转化为清洁能源和有机肥料。沼气可用于发电或供暖,而有机肥料则被应用于蔬菜种植,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这种闭环的生产方式显著降低了养殖业的污染排放,同时也提高了蔬菜种植的品质和产量。

该系统在中小规模养殖场中尤为重要,因为这些养殖场往往缺乏大型养殖场的粪污处理设施和高资金投入。通过生态循环模式,它们能够在较低成本下实现环境友好型生产,提高自身竞争力。从经济角度看,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养殖场的运营成本,还通过多样化的产品输出(如猪肉、蔬菜、沼气等)增加了收入来源。

然而,当前猪 - 沼 - 菜系统在物质转化效率上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沼气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菌种选择和发酵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沼气的产量和质量。此外,有机肥料的养分含量和施用方法也会影响蔬菜的生长效果。因此,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优化这些关键环节,以提高系统的整体物质转化效率。

通过对猪 - 沼 - 菜系统物质转化效率的深入研究,可以为生态农业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还能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因此,加大对该领域的科研投入,促进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 猪 - 沼 - 菜系统的构成与运行机制

猪 - 沼 - 菜系统由猪养殖、沼气发酵和蔬菜种植三个关键环节构成。在猪养殖环节,通常包括基础母猪繁育场和生猪养殖场,如500头基础母猪繁育场配以出栏10000头的生猪养殖场。这些养殖场所产生的猪粪便是系统的重要原料来源。沼气发酵环节则依托沼气工程,主要包括沼气发酵池、贮气罐、沼气发电机组等设备。猪粪便经过固液分离后,固体部分制成有机肥,液体部分进入沼气发酵池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沼渣和沼液。蔬菜种植环节则利用沼渣和沼液作为肥料,实现绿色种植。沼渣用作基肥和追肥,沼液不仅提供养分,还能抑制病虫害。通过这种物质流动,三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一个闭合的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猪 - 沼 - 菜系统的物质转化效率在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系统中的物质流动和能量转换机制使其成为一个高效且环保的农业生态系统。首先,在猪养殖环节,繁育场和养殖场的规模设计至关重要。以500头基础母猪繁育场为例,其每年可繁育大量仔猪,为后续养殖提供充足猪源。与此同时,生猪养殖场产生的猪粪便成为沼气发酵环节的重要原料。这些粪便富含未被消化的有机物,为厌氧发酵提供了充足的底物。

沼气发酵环节作为系统的核心之一,其主要设备包括沼气发酵池、贮气罐和沼气发电机组。沼气发酵池是厌氧发酵的主要场所,粪便中的有机物在此被微生物分解,产生富含甲烷的沼气。贮气罐用于储存沼气,以便随时供应发电和生产使用。沼气发电机组则利用沼气进行发电,不仅能满足养殖场和蔬菜种植基地的部分用电需求,还能减少对外部电力的依赖,降低运营成本。此外,发酵产生的沼渣和沼液也是宝贵资源。沼渣经过处理后制成有机肥,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力。沼液则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是蔬菜种植的理想肥料。

蔬菜种植环节通过使用沼渣和沼液进行绿色种植,不仅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蔬菜的品质和安全性。沼渣用作基肥,在蔬菜种植前施用,能够改善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沼液则作为追肥在蔬菜生长期间使用,其含有的营养成分可以迅速被蔬菜吸收,促进生长。同时,沼液中的某些成分还具有抑制病虫害的作用,减少了农药的使用,保障了蔬菜的绿色无公害品质。

通过猪 - 沼 - 菜系统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不仅实现了资源的高效转化和利用,还有效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保护了生态环境。养殖场的粪便得到合理处理,避免了环境污染;沼气发电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清洁能源,减少了化石能源的消耗;蔬菜种植环节的绿色生产方式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满足了市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这种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

2 猪 - 沼 - 菜系统的物质流动路径与测定

在猪 - 沼 - 菜系统中,物质流动路径呈现出清晰的循环特征。猪粪便作为系统的重要物质输入,首先进入沼气池进行发酵。这一过程涉及厌氧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产生沼气、沼渣和沼液[4]。沼气可用于满足村民生活及产业建筑的冷热电需求,而沼渣和沼液则被广泛应用于蔬菜种植环节。具体而言,沼渣可作为基肥施用于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并提供长效养分;沼液则可通过叶面喷施或灌溉的方式,为蔬菜生长提供速效养分[7]。为准确计算物质转化效率,需对系统中各环节的输入与输出量进行精确测定。例如,在猪养殖环节,记录每日粪便排放量;在沼气发酵环节,监测沼气产量及沼渣沼液的生成量;在蔬菜种植环节,统计施肥量及蔬菜产量。这些数据为后续分析关键营养物质的转化效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系统的物质流动路径,猪 - 沼 - 菜系统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与循环。猪粪便进入沼气池后,经过厌氧发酵,不仅生成了沼气这种清洁能源,沼渣和沼液作为优质有机肥料,有效提升了蔬菜种植的产量和质量。沼渣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能显著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土壤肥力,为蔬菜生长提供持久养分供应[8]。而沼液中含有丰富的速效养分,通过叶面喷施或灌溉可迅速被蔬菜吸收,促进生长,提高产量[9]

为了进一步优化系统的物质转化效率,科研人员可通过先进的监测技术,实时跟踪系统中各环节的动态变化。这不仅有助于及时调整生产管理策略,还能为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利用传感器技术对沼气发酵过程进行监控,可精确掌握发酵进度,及时调整发酵条件以提高沼气产量。同时,在蔬菜种植过程中,通过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和蔬菜生长情况,科学制定施肥计划,避免养分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10]

此外,该系统的生态效益也十分显著。通过对猪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减少了粪便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了水体富营养化和土壤重金属积累的风险。同时,沼气的使用减少了传统能源的消耗,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对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清洁能源和有机肥料,推动了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11]

综上所述,猪 - 沼 - 菜系统不仅在物质转化效率上表现出色,还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具备显著优势。通过科学的监测与管理,该系统能够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持。未来,随着相关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推广,猪 - 沼 - 菜系统将在更广泛的区域得到应用,为构建生态友好型农业体系贡献力量。

3 关键营养物质的转化效率计算与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计算氮、磷、钾等关键营养物质在系统中的转化效率,探讨影响这些效率的因素,如沼气发酵温度、pH值、湿度等环境条件,以及蔬菜种植品种、施肥方式、灌溉频率等农业管理措施。分析各因素的作用机制,并结合实际案例,例如在华北地区的某生态农场中,通过调整发酵温度和pH值,使氮的转化率提高了20%,提出优化物质转化效率的建议,以促进生态循环养殖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4 系统运行面临的问题及对物质转化效率的影响

在猪 - 沼 - 菜系统的实际运行中,沼气发酵稳定性、蔬菜病虫害防治与沼肥安全使用等问题较为突出,对物质转化效率产生了显著影响。沼气发酵过程易受温度、pH值等因素波动的影响,导致发酵不稳定,进而减少沼气产量,影响蔬菜大棚的能源供应,最终阻碍蔬菜生长与物质转化[6]。同时,蔬菜病虫害防治不当可能引发病虫害蔓延,不仅降低蔬菜产量与品质,还可能影响沼肥的安全使用,从而干扰系统中关键营养物质的正常转化[10]。此外,沼肥的安全使用也至关重要,若未遵循科学规范,可能对土壤环境和蔬菜生长造成负面影响,进一步降低物质转化效率。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优化系统运行管理以提高物质转化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 解决策略

针对沼气发酵稳定性、蔬菜病虫害防治与沼肥安全使用等问题,需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高物质转化效率。在沼气发酵方面,应优化发酵工艺,通过控制发酵温度、pH值及原料配比,提升沼气产量与质量[11]。例如,可引入恒温发酵技术,确保微生物活性处于最佳状态。对于蔬菜病虫害防治,需采用科学方法,如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相结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而降低对环境和沼肥质量的负面影响[12]。此外,规范沼肥使用标准至关重要,应建立完善的沼肥检测与施用指导体系,确保其安全高效地应用于蔬菜种植,进而提升整体系统的物质转化效率。

6 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猪 - 沼 - 菜系统在物质转化效率方面的提升潜力巨大。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可以实现对系统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与精准调控,从而优化沼气发酵过程和蔬菜种植管理。例如,通过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沼气池温度、pH值等关键数据,并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发酵趋势,能够显著提高沼气产量与质量稳定性[13]。此外,在蔬菜种植环节,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灌溉与施肥系统可以根据作物需求精确供给养分,进一步提高沼肥利用率与蔬菜产量。同时,拓展系统功能也是未来的重要方向,如将光伏发电与沼气发电相结合,构建多能互补的能源供应体系,不仅可以满足自身用电需求,还可向电网输送多余电力,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14]。通过上述技术集成与创新,猪 - 沼 - 菜系统有望在未来实现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为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模式与路径。

参考文献

[1]王玲平;魏恒;陈雪红;王建辉.“猪—沼—菜”生态种养模式初探[J].中国畜禽种业,2022,18(11):186-188.

[2]陈磊;徐淑慧.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促进生态环境与农业绿色发展质量双提升[J].上海农村经济,2023,(8):18-20.

[3]蔡辛娟;肖红波.种养结合的生猪生态养殖模式探讨[J].中国兽医杂志,2021,57(2):108-113.

[4]杨纤婷;欧阳文慧;邬学斌;张春枝(指导);伍昌友(指导).基于沼气资源的智能化农村生态产业链构建经济分析——以牌合村生猪养殖为例的新农村生态能源利用[J].农村科学实验,2020,(15):13-14.

[5]黎永忠.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现代生态养殖模式研究[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8,0(10):74-75.

[6]林科全;袁赟.探析生态猪养殖与粪污处理技术[J].农家科技,2024,(19):79-81.

[7]陈珊;韩辉;张兴;张姗姗;李英姿.种养结合的农业生态循环模式探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20,0(2):63-65.

[8]黄红英.“畜-沼-菜”生态循环模式[J].农家致富,2018,0(10):39-40.

[9]栾可心;张铠;卢俊宇;周永馨;陈晓峰.以沼气池为纽带的种养结合农业发展思路——以烟台某农场为例[J].中国沼气,2022,40(6):79-90.

[10]王晓慧.基层兽医畜禽疾病防治误区及出路探析[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8,0(10):75-76.

[11]周玲玲;王夏雯;田福发;姜若勇;陈立昶.苏北地区“猪-沼-菜”循环农业模式研究[J].北方园艺,2013,(23):219-220.

[12]顾宇.浅谈“种养结合+休闲农庄”生态循环模式[J].甘肃农业,2022,(3):89-91.

[13]梁吉义.生态农业系统物质能量循环利用与案例分析[J].科学种养,2020,(10):60-62.

[14]姚松林.粪污资源化利用对畜牧业发展的意义及对策[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2,(4):129-130.

[15]秦智勇;苏银美.用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可持续性畜牧业[J].山东畜牧兽医,2015,36(8):76-78.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ISSN:3079-9155 (Online)
ISSN:3008-0053 (Print)
所属期次: 2025.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