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土木建筑施工中,由于存在较多的施工废弃物,所以会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因此,如何利用施工废弃物,做到变废为宝,是当前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以土木建筑施工中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提出了几项创新方案,旨在为今后土木建筑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土木建筑施工废弃物的分类
土木建筑施工废弃物是指在土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主要包括废弃的混凝土、砖、瓦、石灰渣、水泥袋等。施工废弃物不仅会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施工废弃物的处理问题。施工废弃物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必须要对其进行妥善地处理。当前,我国土木工程领域普遍采用的是物理分选与破碎技术和化学处理与改性技术,这些方法虽然能够有效实现施工废弃物的处理,但是其成本较高、应用范围较窄。因此,必须要研究更加先进的资源化利用技术,以便实现对施工废弃物的有效处置[1]。
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使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同时,还能有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此外,资源化利用技术还能降低建设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土地资源、实现能源高效利用、优化工程建设过程等。总之,资源化利用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推动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三、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
3.1传统处理方式及其局限性
目前,我国在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处理技术比较落后,大部分施工废弃物都需要通过焚烧或填埋等方式进行处理,不仅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增加资源的消耗;二是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技术水平比较落后,难以实现产业化发展;三是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因此无法实现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2]。
3.2主要资源化利用技术概述
3.2.1物理分选与破碎技术
目前,国内外有很多研究者利用不同的物理分选和破碎方法,将废弃物进行了分类。但是,对建筑废弃物的处理,仅仅依靠物理分选和破碎,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例如,对于混凝土废渣、废砖,虽然可以通过物理分选的方法进行回收,但是由于其本身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金属,在利用物理分选进行回收时会造成二次污染。针对这一问题,人们提出了化学处理的方法。通过化学处理能够让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和金属等物质氧化为无害物质。但是,化学处理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改进。
3.2.2化学处理与改性技术
通过对废弃物进行化学处理,可以使其成为一种可以利用的原料。例如,可以将废弃混凝土的强度提高,使其变成强度更高的混凝土;或者将废弃混凝土变成一种活性物质,可以对其进行加工,使其成为水泥混凝土;又或者将废弃混凝土制作成轻质隔墙和砌块。此外,还可以对废弃物进行改性处理,比如通过化学反应对废弃物进行改性处理,使其成为一种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通过对废弃物进行化学处理和改性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废弃物的利用率和再利用率。但是,化学处理和改性技术都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同时还会产生较多的废水和废气等污染物[3]。
3.2.3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是将施工废弃物经过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后,对其进行生物发酵,使其成为一种可供人类食用的有机资源。但是,在利用生物处理技术时,必须保证废弃物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微生物已经被消除。此外,在利用生物处理技术进行废弃物处理时,还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因为这种技术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必须保证其安全性和环保性。
3.3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外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如何对废弃物进行高效分选和破碎,以便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二是如何通过化学处理和改性技术对废弃物进行处理,使其变成一种可供人类使用的材料;三是如何对废弃物进行高效发酵处理,以便使其成为一种可供人类使用的肥料。在未来发展中,应该加强对绿色再生与循环利用技术、高效分选与智能管理技术、复合催化与复合利用技术、新型资源化利用工艺的研究,以便使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进一步发展。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增强环保意识,从而实现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可持续发展[4]。
四、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
4.1新型资源化利用工艺
4.1.1绿色回收与再生技术
新技术包括:(1)绿色回收与再生技术:基于现有设备,对破碎、筛分、筛分等工序进行改造,将破碎后的废石、废混凝土等材料进行再次利用。(2)绿色再制造技术:应用智能机械设备对其进行二次再制造,有效提高其回收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3)再生利用技术:采用机械粉碎、水热联合等工艺将废弃物中的钢筋、混凝土等材料进行分离,利用资源化装置进行分离后再利用,有效提高其回收利用率。(4)资源化利用技术:将现场废弃物资源化为可再生资源,并利用现代化技术对其进行加工生产,有效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利用率。
4.1.2高效分选与智能管理
将建筑废弃物通过自动控制设备进行分选,可将其中的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分离,再根据其成分和特点进行相应的再利用。通过对建筑废弃物的分选处理,可以将建筑垃圾中的废旧混凝土、钢筋、模板等材料进行高效回收,并应用智能机械设备对其进行处理,有效提高其利用效率。另外,还可以通过应用智能管理系统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处理,对现场废弃物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利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对现场废弃物的处理量、处理时间、处理率等进行有效控制,并及时向相关部门上报相关数据。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废弃物利用率。
4.1.3新型催化与复合利用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对废弃物进行处理,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建筑废弃物中添加一些催化剂,以提高其利用效率。在利用催化剂时,可以将废弃物中的有机质进行催化分解,使其转化为可利用的原料。另外,还可以通过生物催化技术对废弃物进行处理。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废弃物的利用率,而且还能实现资源循环利用[5]。
4.2关键技术参数优化
建筑废弃物处理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实际生产中,主要是通过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方法来实现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但这种方法的成本比较高,而且过程比较复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复合处理技术来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例如,将建筑废弃物与其他物质混合后进行混合处理,或者将废弃物与其他物质混合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再利用微波辐射进行辐射处理。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废弃物的利用效率,而且还能有效解决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但是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对相关技术参数进行优化。
4.3技术集成与系统化应用
为了实现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必须要对其进行系统化应用,即通过将不同技术进行集成,形成更加高效的处理工艺。通过对各种技术进行整合,可以形成一种新的处理工艺,使废弃物能够得到高效利用。同时,还应该将各技术进行集成,形成系统化的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有效提高废弃物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水热联合处理技术、水热联合+微波辐射处理技术、水热+微波辐射处理技术、水热+微波辐射处理技术等集成在一起,从而使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艺更加完善,并且还能提高其利用效率。
4.4成本效益与环境影响分析
成本效益与环境影响分析是建筑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重要内容,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建筑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进行成本效益与环境影响分析,可以确定该技术在经济和环境方面的优势。同时,还应该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全面分析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可行性,从而使该技术能够得到更加广泛地应用。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成本效益和环境影响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来解决。因此,在未来发展中,应该加强对成本效益与环境影响的研究,以便使该技术能够得到更好地应用。
五、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实际应用与推广
5.1应用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在土木工程领域已经开始大力推广资源化利用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二是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三是资源化利用技术的产业化水平较低,无法实现规模化应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加强对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施工理念的认识;二是加强对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工作的支持;三是加强对应用实践经验的总结。
5.2推广模式与管理措施
在推广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将市场需求作为出发点,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推广模式。二是要加大政府对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支持力度,对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进行补贴。三是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以便及时掌握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情况。此外,还应该加强对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管理和监督。具体来说,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各方职责,以便确保资源化利用技术能够得到有效推广。此外,还应该制定严格的标准体系,确保资源化利用技术能够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应用。
5.3政策支持与标准体系建设
为了加快建筑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推广,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对相关企业进行补贴,并对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单位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为了进一步提高资源化利用技术的产业化水平,还应该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包括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艺标准、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备标准和过程标准和效果标准等。同时,还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以便及时掌握建筑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情况。此外,还应该建立严格的标准体系,以确保资源化利用技术能够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应用。
结语
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人们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个背景下,如何提高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减少施工废弃物的产生,是当前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土木建筑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其应用现状,同时又提出了几项技术创新方案,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对其推广模式和管理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资源化利用技术是一种新型环保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水平。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与改革,才能够更好地推广这项技术。
参考文献
[1]唐中华.超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现代工程科技,2025,4(16):25-28.
[2]张永斌.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24):82-84.
[3]雒民龙.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基坑支护技术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22):86-88.
[4]尚同悦.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分析[J].价值工程,2025,44(21):24-26.
[5]赵远,黄帅刚.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标准[J].大众标准化,2025,(12):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