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普胸外科术后患者的恢复阶段,个性化疼痛护理占有关键作用[1]。该类患者术后疼痛在影响患者的恢复和舒适度的同时,还会使其康复进程延长,甚至导致各种并发症发生。常规护理一般不能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要,而个性化疼痛护理则重点依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疼痛程度、忍受度和手术类型等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以全面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其生活质量提升[2-3]。因此,本研究重点评估在普胸外科术后进行个性化疼痛护理的干预价值,为临床普胸外科术后护理提供有效疼痛护理方案,以优化患者康复路径,促进医疗服务品质提高,详见下述。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共计抽选66例普胸外科手术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均是2023年7月-2024年8月期间入院,运用奇偶数列分组法;在观察组33例中,17例女,16例男,年龄20-65岁,平均(41.35±10.12)岁;在对照组33例中,15例女,18例男,年龄621-63岁,平均(40.62±10.26)岁;分组资料一致(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首先,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机体状况评估,并告知患者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叮嘱其用药方法,同时正确用药;其次,护士按时查房,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关注,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师予以处理;定期开窗通风和消毒,保证病房环境舒适。)
观察组:在以上干预基础上结合个性化疼痛护理,具体为:①术前,护士对患者进行一系列机体检查,讲解手术过程、方法和主治医师的情况,并提醒患者做好手术的准备。通过预测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程序,事先给患者讲解术后的护理措施,让其有思想准备。②术中,护士要主动与主治医师合作,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身体各项指标和患者心态等情况严密监测;如果患者的精神状态不好,可以和患者谈话来转移患者的精神,减少患者的紧张和恐惧。③确定手术顺利后,立即用温盐水和酒精对患者的切口进行清洁,然后将患者带到病房进行治疗;患者到病房后,要密切注意患者的各项指标,一旦有任何不正常的地方,立即报告医生,并进行相应的治疗。④术后创面的处理,护士要定时巡视患者的伤口,注意有无红肿、出血等情况,并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换药和消毒,防止因为伤口的感染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⑤术后疼痛干预:护士按照患者术前的疼痛评价,对患者进行局部护理,然后对患者的痛苦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并对患者的痛苦情况予以转移注意力和止痛药等不同干预方式,以减轻其疼痛感。⑥护士要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主动和患者进行交流,把有关疾病的知识、特点、症状和处理办法告诉患者,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护理,还可以在病房里给患者发放健康手册或者在病房里进行相关知识讲解,这样能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患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护士要仔细地纠正,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要求和问题,并且给出主动的回答,回答患者的疑问,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病情,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情况,开展有目的的健康教育。⑦心理指导和干预。护士应时刻注意患者的心态变化,在护理工作中,有些患者因疾病的煎熬,难免会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这增加了患者的精神压力,从而影响护理效果,对患者的康复也不利。因此,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措施的过程中,应该保持一种热情、周到、耐心的态度,提高自己的亲和度,运用某种交流方式,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掌握患者的精神状况和特殊要求,尽量满足患者的一切需要,根据患者的内心需要,制订适当的心理辅导方法;让患者消除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告诉患者不良情绪对护理、治疗和身体康复的不利作用,让患者认识到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对身体的重要作用,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同时也有利于患者与护士的心理辅导,让患者保持一个平稳的情绪,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在讲解手术治疗和术后护理过程的过程中,如果患者有异议,护士要耐心地、虚心地倾听患者的想法,按照患者的需求来检查自己的护理工作,找出问题,及时纠正,从而更好地预防和处理术后的并发症。⑧病房干预:护士要保证房间内的温度、湿度适宜,并将其调整至适宜的温度,同时保证房间内的空气流通,遵循无菌的准则,定时对房间进行消毒清洗,为患者创造一个无菌、安全、卫生的培养环境。同时,护士应在术后对患者及其家人进行讲解,让患者有充分的休息与睡眠。⑨ 营养指导:在以上干预基础上,通过调整患者的膳食,以加快患者的康复,提高治疗的疗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营养师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膳食,在术后早期可以用半流食来进行营养的补充,然后再慢慢地向正常的食物过渡。在康复阶段,要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要多吃一些对自身有好处的食物,比如:多吃一些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的食物,不要吃辛辣、生冷、刺激的食物;另外,可以看电视、听音乐等,稳定情绪。⑩加强对患者病情的监护,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平时要注意个人的清洁,如果有痰液,要及时地清理,以免造成呼吸道的堵塞。可以适当地下床,但要视病情而定。并对其进行呼吸、咳嗽等方面的训练。术后应密切注意引流和色泽变化,一旦发现有任何异常,应立即处理。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疼痛感、负性情绪、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包含的数据信息均用SPSS26.0处理。
2结果
2.1对比疼痛感
观察组比对照组干预后的疼痛程度低(P<0.05),见表1。
表1:对比疼痛感(±s,分)
2.2对比心态变化情况
在消极情绪上,相比对照组,观察组评分低(P<0.05),见表2。
表2:对比负面情绪(±s,分)
注:同组前后对比,P<0.05*。
2.3对比满意度
相比对照组的满意度,观察组更高(P<0.05),见表3。
表3:对比满意度[n(%)]
2.4对比生活质量
干预后,在生活质量上,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4。
表4:对比生活质量(±s,分)
注:同组前后对比,P<0.05*。
3讨论
在普胸外科术后患者中进行常规护理措施,通常不能满足其具体需求,使其护理疗效差。个性化疼痛护理可针对患者的具体疼痛程度、持续时间、耐受性等差异,予以全面、综合的针对性护理措施,从而减轻其疼痛和焦虑感,降低并发症可能性,促进康复效果[4]。
本研究结果呈现,个性化疼痛护理的实施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消极情绪,提升其满意度与生活质量。原因如下:首先,经过术前综合评估,为患者提供有效且个性化的术前指导,如疼痛管理措施、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方案等,以缓解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感,为其术后疼痛管理做好准备[5]。其次,术中,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情况及疼痛反应密切关注,予以有效镇痛药或局部麻醉等方式缓解其疼痛程度,以减轻其对患者的身心压力[6]。再者,术后创面处理和伤口护理,比如保证伤口干燥和清洁,更换敷料等,能够降低患者的伤口感染可能性,改善其疼痛程度[7]。此外,术后疼痛干预,可依照患者的具体耐受度和疼痛强度,予以针对性疼痛护理。比如,当患者的容忍度较高,痛苦可耐受时,可以用谈话、聊天、听音乐、读书等方法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痛苦;若患者的耐受性比较差,出现了严重的术后疼痛,护士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止痛护理,根据医生指示,给患者服用止痛药物,但是一定要控制好药量,避免患者出现耐药性,或者是止痛药的副作用会对患者的身体带来伤害[8-9]。最后,经过术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病房护理、营养支持和病情监护等一系列术后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应对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的身心问题,使其配合护理,均衡饮食,提升机体抵抗力,缓解疼痛,加速康复进程[10]。可见,个性化疼痛护理经过细致且全面地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有效疼痛干预措施,以减轻其疼痛与焦虑感,促进其康复进程,改善预后。
综上,个性化疼痛护理不仅可促进普胸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疼痛感减轻,还可改善其负性情绪,提升其护理认可度与满意度,加速康复进程,提升其生活质量,凸显其干预优势,可提倡。
参考文献
[1]吴美华,陈飞燕.基于决策树筛选的疼痛因素指导护理策略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4,37(22):3921-3924.
[2]陈秀霞.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疼痛程度、并发症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4,11(9):2045-2047.
[3]柴卓玉,马晓慧.全面围术期护理对手足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进程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30):170-173.
[4]林艺武,卓慧珍,林琴.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肠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3,30(9):192-196.
[5]程领,薄霞,张玉珠.基于MDT的循环护理对胸外手术围术期疼痛的影响[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3,28(1):82-84.
[6]吕迪,刘广,肖荆.预见性护理联合导尿管追踪护理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泌尿系统感染及疼痛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33):143-146.
[7]景红.个性化护理对胸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情绪状态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29):143-145.
[8]罗晓颖,王婧娜.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优质护理对胸外科手术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0):163-165.
[9]陈冬琴,李小兰,杨晓丽.沉浸式游戏交互反馈机制下术后疼痛护理管理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中的护理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4):688-690.
[10]沈蓉,金旦飞,孔敏.自我管理教育联合强化疼痛护理在心胸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2(6):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