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结合短视频在复发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王敏
江阴市人民医院 江苏江阴 214400

复制成功

摘要:

目的 研究“互联网+”背景下的“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联合短视频应用在复发性胰腺炎患者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4年1月到2025年4月到敔山湾消化一科在院治疗的发作两次及以上的65例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实施“互联网+”背景下的“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联合短视频干预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1)护理后3个月,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2)护理后3个月,观察组的自我效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互联网+”背景下的“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联合短视频对复发性胰腺炎患者具有重要的干预作用,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减少患者出现重返住院率的风险。

关键词: 互联网+teach-back健康教育短视频复发性胰腺炎
DOI: 10.12428/xdyxyj2025.09.008
基金资助:

在当前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在护理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健康教育模式,这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并促进康复的一种重要措施,健康教育模式和健康教育方法也在不断推新出陈。由于互联网+概念在不断的深入,所以医疗健康领域也因此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复发性胰腺炎在临床上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生会使患者面临着极大的身心痛苦,同时也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消耗量增加[1,2]。怎样才能有效对复发性胰腺炎的健康状态进行管理,同时降低其复发的风险,这也开始成为当前医疗机构需要迫切解决的一大问题[3]。这些年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主要强调患者参与和反馈,因此更适用于提高对患者健康教育的效率。短视频则属于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更加的直观、生动且易于接受,这种方式在健康教育中也逐渐的崭露头角。基于此本研究将“互联网+”背景下的“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联合短视频应用在复发性胰腺炎患者中所发挥的护理作用,详情见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4年1月到2025年4月到敔山湾消化一科在院治疗的发作两次及以上的65例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28岁~68岁,平均(46.73±6.98),体重指数(BMI)范围在24.97~32.45 kg/m2之间,平均BMI(28.68±1.75)kg/m2;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29~67岁,平均(45.92±7.03)岁,BMI介于24.12~33.03 kg/m2,平均(28.01±1.69)kg/m2。本研究遵循医学伦理原则,所有患者或法定代理人均知情同意,一般资料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病情发生超过两次的胰腺炎患者;(2)具有智能手机且会使用微信或抖音;(3)有正常的理解能力;(4)具备小学及以上的文化程度。

1.2.2排除标准

(1)有严重的语言沟通障碍;(2)存在严重的视力障碍;(3)有精神类疾病或者存在其他严重的器官疾病;(4)存在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生活不能自理。

1.3方法

1.3.1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定期对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并为患者详细阐述胰腺炎复发的主要原因,复发时所存在的症状表现,还要介绍有关的治疗及干预方法,积极提高患者的预防能力。对患者安排专业的护士予以面对面指导,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解答,监视其生命体征,及时处理患者存在的异常。鼓励患者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对其进行饮食的调理并敦促患者进行适当运动,强化身体能力。

1.3.2观察组

对患者提供基于“互联网+”的“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结合短视频进行干预,具体为:

(1)构建健康教育平台:在微信上基于“医萃园”公众号平台、“胰管家”微信群以及“肠路漫漫”抖音号构建起针对复发性胰腺炎的公众健康教育平台。健康教育平台定期对胰腺炎的发病原因、复发原因、症状表现、治疗要点、注意事项、饮食情况等发布相关的内容和短视频,使患者能在线进行学习。

(2)健康教育计划:以患者的需求为依据,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在制定教育计划时还要考虑患者的病情。健康教育计划应注意罗列和概括如何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还要针对时间节点和评估指标等作出系统性的评价。应充分确保健康教育开展系统且全面,而且还要符合患者的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

(3)理论知识教育:在患者入院后3~5日,利用科室的笔记本电脑等为患者和其家属播放关于胰腺炎这种疾病的有关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的短视频,同时针对治疗要点进行讲解。在短视频播放结束之后,在护士的引导下使患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复述,同时对患者的学习效果作出评估。如果患者存在复述错误的表现或存在有关知识理解不到位的情况,责任护士就要进行重点的讲解与巩固。

(4)构建线上联系:要求患者关注“医萃园”公众号,加入“胰管家”微信群,并关注“肠路漫漫”抖音号。指导患者学习并掌握通过有关的平台正确获得关于胰腺炎的健康教育内容的内容,并积极鼓励患者在线上参与关于疾病的互动及交流。

(5)饮食及用药指导:在患者入院5~7日,病情基本稳定,责任护士应再次对患者重申饮食和用药的必要性。可以采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对患者推送胰腺炎恢复期的饮食和相关用药的注意事项的短视频,鼓励患者进行在线学习,同时使患者对于了解到的内容进行复述。责任护士对患者所复述的内容进行纠正和评估,保证患者可以对有关的内容进行正确的理解和掌握。

1.4观察指标

(1)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自护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 ESCA)评估两组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包括自我概念(9个)、健康知识水平(14 个)、自我责任感(8个)、自我护理技能(12个),共43个条目,各条目为 0~4 分,各维度得分越高代表自护能力越高。

(2) 自我效能:采用自我效能量表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评估自我效能水平,量表包含应对效能(7个条目)、任务效能(5个条目)2个维度,各条目均为 0~5 分,总分为 0~60 分,分值越高代表其自我效能越高。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8.0统计软件实施分析,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

2.结果

2.1自我管理能力对比

护理后3个月,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比(`x±s,分)

1.png

2.2自我效能对比

护理后3个月,观察组的自我效能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对比(`x±s,分)

2.png

3.讨论

复发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这种疾病是患者经历过超过两次的急性胰腺炎发作,而且发作间隔至少在3个月以上[4]。急性胰腺炎发作主要与患者酗酒、胆结石、高甘油三酯、腹部外伤、病毒感染等存在关联,这种疾病发作之后病程较快,而且病症的严重程度轻重不一。有文献统计[5],约30%左右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在首次发作之时就可能存在复发的风险,其中还有3%~14%的患者会最终进展成为慢性胰腺炎,这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加重了医疗资源的损耗和家庭的经济负担。还有一些人群合并糖尿病、血脂异常、酒精性胰腺炎和胆源性胰腺炎等情况,这类人群具有更高风险的复发性胰腺炎发病几率[6-8]

在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之下,医疗健康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递,护理不具备和患者之间进行沟通与反馈的职能,这会使得健康教育的效果不理想。而“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属于一种双向信息传递的教育策略,更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和信息反馈,在具体的研究中要求患者使用自己的语言对有关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复述,以便于确保信息准确的基础之上增强患者的记忆能力。在进行健康教育中联合短视频这种新兴的信息传递手段就可以更加生动、直观的对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普及,进而进一步提高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效果。所以本研究在“互联网+”背景下,将“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与短视频相结合对复发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分析其所发挥的作用。结果可以看出“互联网+”背景下的“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结合短视频干预在复发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经过分析可以发现,“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在干预中要求患者对于所学的健康教育内容进行复述,这能增加患者对健康信息获取的主动性,也可以增强其理解的能力,可以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记忆,提高了知识的实际应用性和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而且短视频是新兴的信息传播手段,其最大特点就是直观和生动,能有效提高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在护理中,患者通过观察短视频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胰腺炎的有关知识和护理技巧,这也能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的“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联合短视频对复发性胰腺炎患者具有重要的干预作用,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减少患者出现重返住院率的风险。

【参考文献】

[1]王健, 郁毅刚, 林庆斌, 吴燕生. 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临床急诊杂志, 2023, 24 (12): 637-641.

[2]隽梦雪, 田湘萍, 杨焕东, 王慎田, 许建民. ERCP在不明原因的急性复发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作用[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23, 26 (10): 804-806.

[3]胡云涛, 刘念, 黄小华.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T2WI序列影像组学特征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J]. 磁共振成像, 2023, 14 (09): 76-80.

[4]许艳华, 吴飞, 杨文谨. 慢性胰腺炎患者出院后实施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复发的影响[J]. 黑龙江医学, 2022, 46 (20): 2482-2484.

[5]孙海丽, 沈爱武, 陈肯. 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分析及内镜治疗探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 26 (20): 81-84.

[6]路鸣, 王晨, 余静, 程申濠, 徐青. T1 mapping和细胞外容积分数在诊断急性胰腺炎及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应用价值初探[J]. 磁共振成像, 2021, 12 (11): 26-30.

[7]黄莹, 苗雨, 林晚, 刘昊, 张飞雄, 阮继刚. 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 宁夏医学杂志, 2021, 43 (11): 968-971.

[8]马艳.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诱发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J]. 当代医学, 2021, 27 (25): 161-16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