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骨超声应用于诊断不同程度腕管综合征的准确性评价
陆泽华
杭州富阳江南医院 超声 311421

复制成功

摘要:

目的 分析肌骨超声用于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诊断的价值。方法  从2023年3月-2024年3月疑似CTS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均行常规CT和肌骨超声检查,常规CT检查结果纳入A组,肌骨超声检查结果纳入B组,对比两组诊断结果,并对比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患者的肌骨超声检测结果。结果 以综合诊断(临床表现、体格检查、神经传导检查等)为金标准,阳性87例,阴性13例。B组诊断准确率高于A组(P<0.05);B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和阳性预测值高于A组(P<0.05);轻度组CSA1、CSA2、ΔCSA、R-CSA、FR、血流异常率低于中度组、高度组(P<0.05),中度组CSA1、CSA2、ΔCSA、R-CSA、FR、血流异常率低于高度组(P<0.05)。结论 肌骨超声用于CTS诊断,能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诊断效能,有利于更加准确地评估CTS分级。

关键词: 肌骨超声腕管综合征准确性诊断效能超声参数
DOI: 10.12428/xdyxyj2025.09.019
基金资助:

腕管综合征(CTS)的主要诱因是腕管内的正中神经受到压迫,患者以30-60岁中年群体为主,患者常见手部麻木、疼痛、蚁走感,病情严重者上述症状可能辐射至肘、肩部,大多数患者活动及甩手后上述症状可减轻[1]。如果CTS患者未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可能导致手部感觉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瘫痪等不可逆改变,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因此,CTS早期准确诊断尤为重要。临床主要依靠X线、CT等方式诊断CTS,但是这些影像学检查方式具有辐射高、费用高、操作复杂、误诊率高等缺点[3]。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临床将具有准确性高、无辐射、无创、方便、快捷、费用低等优点的肌骨超声用于诊断CTS,其能清晰观察肌肉、浅表神经解剖结构,清晰显示肌肉、肌腱、韧带、周围神经、骨关节等组织结构病变情况,为临床诊断CTS提供更为直观、准确的参考依据[4]。本研究分析肌骨超声诊断CTS的价值,旨在分析肌骨超声的准确性、诊断效能、检查数据等,为临床CTS分级提供科学依据。阐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23年3月-2024年3月疑似CTS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年龄23-68岁、均值(43.26±4.57)岁,体重45.53-89.12kg、均值(60.75±6.82)Kg,男/女(57/43)。

纳入标准:出现手部麻木、疼痛等疑似CTS症状,资料完整,自愿参与,知情同意,签署书面文件。

排除标准:确诊为周围神经病变者、腕管结构解剖学异常者、有腕部手术史者、类风湿性关节炎者、孕妇、恶性肿瘤者等。

1.2 方法

1.2.1 A组

A组采用常规CT检查。(1)告知患者检查前注意事项,强调禁饮食时间和去除佩戴的金属物品。了解患者病情,确定检查参数(层厚、层距、扫描速度等)。(2)患者仰卧,手臂伸直并轻微外展,在皮肤上标记检查部位。(3)从腕关节近端至远端进行横断面扫描,必要时可加做冠状面或矢状面重建。(4)后处理图像,获得符合诊断要求质量的图像,详细填写检查报告。

1.2.2 B组

B组采用肌骨超声检查。(1)指导患者调整舒适的坐位,叮嘱其自然将手腕放置于检查床上,充分暴露检查区域。(2)使用5-18MHz的超声探头,调整能获得最佳图像的参数(图像深度、增益等)。(3)通过纵切和横切平面识别并标记腕管结构(腕横韧带、正中神经、尺神经等)。(4)横切腕管远端1cm处的正中神经最狭窄处,测量其横截面积,和正常参考值比较。静态观察神经的连续性、边缘是否光滑、有无增厚或压迫征象。(5)让患者活动手指,观察正中神经在腕管内的滑动情况,动态评估有无卡顿或阻力增加。轻压腕管,观察正中神经是否出现信号中断或异常运动。(6)记录神经直径变化、血流信号改变等异常表现。(6)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超声表现,进行病情分级(无、轻度、中度、重度)。

1.3 指标观察

(1)诊断准确性=准确例数/总例数×100%。(2)诊断效能:以敏感度、特异度、阴性和阳性预测值评估。(3)肌骨超声检查分级结果。测量钩骨水平MN横径和前后径,计算神经扁平率(FR);轨迹描记法测量腕部豌豆骨水平MN横截面积(CSA1)、前臂旋前方肌近侧端水平MN横截面积(CSA2),计算ΔCSA(CSA1-CSA2)、R-CSA(CSA2/CSA1);能量多普勒观察MN内部血流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6.0处理数据,( ±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用t值与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诊断准确性

以综合诊断(临床表现、体格检查、神经传导检查等)为金标准,阳性87例,阴性13例。常规超声诊断:阳性例,阴性例。肌骨超声诊断:阳性例,阴性例。B组诊断准确率高于A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诊断准确性[n(%)]

11.png

2.2 比较诊断效能

B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和阳性预测值高于A组(P<0.05),见表2、3。

表2 分析诊断结果

22.png

表3 对比诊断效能

33.png

2.3 对比肌骨超声检查分级结果

    轻度组CSA1、CSA2、ΔCSA、R-CSA、FR、血流异常率低于中度组、高度组(P<0.05),中度组CSA1、CSA2、ΔCSA、R-CSA、FR、血流异常率低于高度组(P<0.05),见表4。

表4 对比肌骨超声检查分级结果[n(%)]

44.png

注:和轻度组对比*P<0.05,和中度组对比#P<0.05。

3 讨论

CTS是由于腕管中正中神经受压而影响神经功能的一种神经卡压性疾病[5]。CTS具有复杂的致病机制,主要涉及外源性压迫(长时间使用键盘、鼠标等进行反复重复性动作)、腕管管腔狭窄等[6]。此外,部分患者由于手腕管内结构先天性异常、损伤、局部炎症等因素诱发CTS[7]。CTS患者中占比较高的是计算机程序员、装配工、钢琴家等括长期从事重复性手腕运动的群体。CTS患者常见手部麻木、疼痛、乏力等表现,患病初期,患者睡醒的时候感觉手部麻木、疼痛、肿胀,活动手腕后相关症状显著改善甚至消失[8]。随着病情发展,白天腕关节重复动作时会出现麻木、疼痛等症状,甚至少数患者感觉前臂、上臂甚至肩部麻木和疼痛[9]

临床用于诊断CTS的常用方法有CT等影像学技术,其具有扫描速度快、密度分辨率高、形成无重叠断面图像等有点,临床医生通过CT图像能清晰地观察腕管及其周围结构。另外,CT能进行多平面重建,有利于医生对病变部位的解剖关心进行多角度观察,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必要时候进行增强扫描,能发现微小病变。但是CT用于诊断CTS具有一些缺点:CT检查有一定的辐射性,可能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特别是如果患者需要多次进行CT检查,辐射风险更高;CT图像难以清晰显示软组织,而CTS病变主要涉及神经和软组织卡压,诊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CT检查要求患者高度配合,如果患者配合度差,容易产生影响图像质量的伪影,导致漏诊率、误诊率较高。

本次研究结果,B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阴性和阳性预测值高于A组(P<0.05),证实肌骨超声用于CTS诊断,能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诊断效能。肌骨超声是一种无创、实时成像技术,其能显示正中神经的形态学变化(横截面积增大、神经束膜增厚及周围水肿等),还能测量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评估神经功能受损情况,从而提升诊断CT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0]。肌骨超声能在CTS患者早期轻微病变时清晰显示正中神经受压情况,临床医生通过神经周围高回声带判断水肿或炎症,从而提高早期诊断CTS的准确性,提高诊断CTS的敏感度[11]。肌骨超声能清晰显示正中神经病理变化,准确排除软组织肿胀、关节积液等其他可能导致手部麻木、疼痛等CTS类似症状的疾病,降低误诊率,提升诊断CTS的特异度。肌骨超声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能更加准确排除非CTS患者,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提高诊断CTS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

 轻度组CSA1、CSA2、ΔCSA、R-CSA、FR、血流异常率低于中度组、高度组(P<0.05),中度组CSA1、CSA2、ΔCSA、R-CSA、FR、血流异常率低于高度组(P<0.05),证实肌骨超声用于CTS诊断,有利于更加准确地评估CTS分级。CSA增大是CTS的典型表现,CSA1、CSA2反映腕管入口和旋前方肌近侧端正中神经的受压情况,CTS病情越严重,腕管内正中神经受压程度越高,导致其横截面积增加[12]。肌骨超声能准确测量CSA1、CSA2,从而为临床诊断CTS病情严重程度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ΔCSA、R-CSA是临床常用的评估正中神经受压程度的指标,肌骨超声通过计算这两个数据,能进一步提高判断CTS病情严重程度的准确度。CTS患者常表现局部血流异常,腕管内正中神经受压,影响手部血供异常,患者病情越严重,正中神经血供受阻程度越高,血流异常率随之升高。

综上所述,肌骨超声用于CTS诊断,能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诊断效能,有利于更加准确地评估CTS分级。

参考文献:

[1]梅宇波,张明亮,张平,等.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临床分型中的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21,37(9):1227-1229.

[2]姚晶晶,岳湘竹.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临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罕少疾病杂志,2022,29(8):100-102.

[3]李建平.高频超声与神经肌电图在腕管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20,1(4):238-240.

[4]辛敏慧,史妹,李忠举,等.高频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24, 35(2):129-132.

[5]张庆梅,纪别克,刘作武,等.神经电生理联合超声检查在腕管、肘管综合征中的应用[J].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19,28(4):218-221.

[6]金潇潇,徐华军.类风湿性与特发性腕管综合征肌骨超声影像的对照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21,33(4):480-481,486.

[7]张静,罗珊,乔雅馨,等.高频超声与神经肌电图对于腕管综合征诊断价值的对比[J].健康之友,2019,1(24):122.

[8]迟斌.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20,20(2):191,194.

[9]罗艳红,陈怡,韦玉国,等.高频超声测量正中神经横断面积及受压率对腕管综合征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7):185-188.

[10]董慧琴,张钰敏,汪洋,等.肌骨超声对不同程度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4, 26(9):762-767.

[11]朱学平,张国锋,陈薇薇,等.超高频剪切波弹性超声成像检测正中神经改变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30(22):31-35.

[12]纪柳.正中神经横断面积及扁平率的超声参数与腕管综合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1,44(8):922-92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