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治疗过程面临着许多挑战。大豆小分子肽作为一种天然活性肽,在糖尿病足治疗中备受关注。本研究探讨大豆小分子肽在糖尿病足治疗中改善营养不良、抗氧化、抗炎和促进患足愈合的效果。通过本研究,希望为糖尿病足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1月至2024年07月期间收治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研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1]。纳入标准:1.年龄在18岁及以上;2.已被确诊为糖尿病;3.存在糖尿病足病变的症状或体征;4.愿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年龄在18岁以下;2.未被确诊为糖尿病;3.无糖尿病足病变的症状或体征;4.有其他严重疾病或并发症;5.无法配合研究要求或无法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1)血糖控制:糖尿病足的治疗基础是良好的血糖控制。患者应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剂量。此外,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2)休息与减压:糖尿病足患者需要充分休息,特别是病情严重时需要卧床休息。同时,积极处理患者的心理压力,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3)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和消炎药物。抗生素用于治疗感染,消炎药物可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在使用药物之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4)伤口处理:正确处理伤口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至关重要[2]。患者应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对于较深的溃疡和坏死组织,可能需要手术修复或局部创面清理等处理。(5)营养支持:糖尿病足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因此合理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应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加快伤口愈合和提高抵抗力。可向专业营养师咨询,制定适合个体的饮食方案。(6)康复锻炼:适量的康复锻炼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肌肉力量、平衡性和循环系统功能。患者可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太极等。(7)预防并发症:糖尿病足患者易合并其他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等。对于这些并发症,患者应积极防治,定期体查相关指标,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
实验组接受常规治疗加用大豆小分子肽(商品名:提能1号,临沂山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SC12537130200700)。大豆小分子肽治疗:(1)大豆小分子肽剂型选择:大豆小分子肽可以制备成口服剂、外用剂等不同剂型。在糖尿病足治疗中,常采用口服剂或外用剂的形式给予患者。口服剂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达到全身治疗的效果;外用剂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处,局部治疗。(2)剂量选择:大豆小分子肽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通常建议初始剂量为每天2-3次,每次20-40毫克,温开水冲服,随着治疗的进行可以逐渐增加剂量。剂量的调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综合考虑,必要时可以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3)用药时间选择:大豆小分子肽治疗通常需要长期连续使用,建议至少连续使用3个月以上。治疗时间的长短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整[3]。在治疗初期,可能需要更频繁地使用,并在病情稳定后逐渐减少用药次数。(4)饮食搭配:在大豆小分子肽治疗中,合理的饮食搭配是很重要的。患者应遵循糖尿病饮食指南,减少摄入高糖、高脂和高盐的食物,控制饮食总热量。同时,应增加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瘦肉、鱼类等。饮食搭配的合理性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加速糖尿病足的康复过程。(5)注意事项:在使用大豆小分子肽治疗前,应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并告知药物过敏史、现有疾病史和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大豆小分子肽治疗一般较安全,且副作用较少,但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消化道不适等副作用。如果出现副作用,应及时就医处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血糖监测、营养评估、炎症指标检测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3观察指标
(1)营养状况:包括体重、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等。这些指标反映了患者的营养状态和蛋白质供应情况。(2)抗氧化指标: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等。这些指标评估了抗氧化能力,反映了机体对抗氧化应激的能力。(3)炎症指标: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等。这些指标反映了炎症反应的程度,评估了患者体内炎症水平的变化[4]。(4)足部愈合情况:包括溃疡面积的缩小程度、愈合时间、愈合率等。这些指标评估了治疗对于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溃疡的愈合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用于分析和处理特定测量数据(x±s)的数据。以%为单位计算数据,并用χ2检查数据;P>0.05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营养状况
实验组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在治疗结束时,实验组患者的体重增加明显,血红蛋白水平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也增加。
2.2抗氧化指标
实验组的抗氧化反应得以增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增加,这表明实验组患者的体内抗氧化能力提高,有助于抵御自由基的危害[5]。
2.3炎症指标
实验组患者的炎症水平明显下降。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这表明大豆小分子肽治疗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糖尿病足患者的炎症状况。
2.4足部愈合情况
在治疗结束时,实验组患者的足部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大豆小分子肽治疗能够促进足部的愈合过程,可能是通过改善营养状况、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来实现的。
表1糖尿病足治疗效果对比
3讨论
大豆小分子肽作为一种天然活性肽,被广泛研究用于糖尿病足治疗中。糖尿病足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状况,包括体重减轻、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和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等。研究表明,大豆小分子肽可以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吸收,并提高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实验结果显示,在大豆小分子肽治疗后,糖尿病足患者的体重逐渐增加,血红蛋白水平也明显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增加。这些结果表明,大豆小分子肽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糖尿病足患者往往存在氧化应激损伤,其中丙二醛等指标明显升高,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大豆小分子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和其他活性氧化物,从而减轻氧化应激反应[6]。研究结果显示,大豆小分子肽治疗可使糖尿病足患者血液中丙二醛等氧化应激指标明显降低,同时能够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这表明,大豆小分子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糖尿病足患者通常伴随着局部或全身性的炎症反应,如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等。大豆小分子肽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和炎症因子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大豆小分子肽治疗后,糖尿病足患者的炎症指标,如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这说明大豆小分子肽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损伤。大豆小分子肽对于糖尿病足患者的足部愈合也具有积极作用。它可以促进伤口表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从而加速伤口愈合过程。实验结果显示,在接受大豆小分子肽治疗的患者中,足部溃疡的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愈合率也明显提高。这表明,大豆小分子肽可以促进糖尿病足患者的足部愈合过程。大豆小分子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生物活性肽,可为糖尿病足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从而改善营养状况。研究表明,大豆小分子肽具有优异的营养价值和生物利用度,能够增加食欲和促进消化吸收。此外,大豆小分子肽中富含多种必需氨基酸,对于恢复和修复组织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患者康复和伤口愈合。糖尿病足患者存在持续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氧化应激反应增加,自由基生成增加。大豆小分子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并保护身体组织免受损害。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小分子肽治疗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足患者丙二醛等氧化应激指标的水平,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损伤。糖尿病足患者常伴有局部或全身性的炎症反应,而大豆小分子肽被认为能够调节炎症因子的产生,具有抗炎作用。它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组织损伤[7]。实验结果显示,大豆小分子肽治疗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足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炎症程度。糖尿病足患者的足部溃疡常常难以愈合,而大豆小分子肽能够促进伤口愈合过程。研究发现,大豆小分子肽能够加速肌肉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伤口愈合。此外,大豆小分子肽还可以促进血管新生和胶原合成,从而改善组织再生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接受大豆小分子肽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中,足部溃疡的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愈合率也明显提高。在使用大豆小分子肽进行治疗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此外,糖尿病足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除了药物治疗,还包括伤口护理、合理饮食、血糖控制、体力活动等方面的管理。大豆小分子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可以与常规治疗相辅相成,共同发挥治疗效果,并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8]。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改善营养不良、抗氧化、抗炎和促进患足愈合等作用,大豆小分子肽在糖尿病足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效果。这使得大豆小分子肽成为一种具有潜力的辅助治疗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大豆小分子肽的疗效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和证据支持,而且治疗方案需要个体化。因此,在使用大豆小分子肽治疗前,还应与医生进行详细咨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参考文献
[1]王万民,田涛.多学科协作序列综合治疗对降低严重糖尿病足截肢率的应用研究[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21,34(04):249-251.
[2]段丽君,商书霞,郭洪涛等.糖尿病伴感染性疾病的分类、病原菌特点及影响因素[J].现代医学,2021,49(12):1389-1393.
[3]高怀林,通络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及对微循环的影响.河北省,河北以岭医院,2021-12-23.
[4]王珍,郝波.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析[J].安徽医学,2021,42(12):1391-1394.
[5]王璟,李大勇.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感染糖尿病足合并下肢缺血1例[J].中国民间疗法,2020,28(01):86-87.
[6]吴志贤,黄茵,张慧君等.PTA联合NPWT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01):35-37.
[7]王筠,王陇.糖尿病足的临床诊断及其治疗进展研究[J].人人健康,2020,(01):73+255.
[8]马媛媛.观察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