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对肿瘤临终患者的护理价值分析
徐莲群
中央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3

复制成功

摘要: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在肿瘤临终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优化肿瘤临终患者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42例肿瘤临终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干预组(安宁疗护)。结果:干预组疼痛NRS评分(2.1±0.8)分、恶心呕吐发生率14.3%,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侵入性治疗费用更低;护士情绪耗竭(18.2±3.5)分、去人格化(5.1±1.2)分更低,个人成就感(38.5±4.2)分更高(P<0.05)。结论:安宁疗护可改善患者症状与生活质量,提升家属满意度,降低费用,缓解护士职业倦怠,具临床价值。

关键词: 安宁疗护肿瘤临终患者护理价值症状控制家属满意度职业倦怠
DOI: 10.12428/hlyjzz2025.09.026
基金资助:

引言:

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肿瘤临终患者常伴随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躯体症状,同时面临死亡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其家属也承受着巨大的照护压力与心理负担。常规临终护理多聚焦于病情监测与基础护理,难以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多维度需求[1]。本院肿瘤科自2023年6月起开展安宁疗护实践,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MDT),针对肿瘤临终患者制定“症状管理-心理支持-死亡教育-家属照护”一体化方案。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照试验,系统分析安宁疗护对肿瘤临终患者的护理价值,为临床推广提供数据支撑。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肿瘤科2023年6月—2025年7月收治的其中42例肿瘤临终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临床评估生存期≤3个月;②意识清晰,可配合完成量表评分;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②家属拒绝参与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1例)与干预组(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见表1:

360截图20251014162922.jpg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临终护理

实施病情监测、基础护理与家属沟通。每日监测生命体征、疼痛程度并对症治疗;协助患者完成进食等日常护理,预防并发症;定期告知家属病情,提供照护指导。

1.2.2干预组:系统化安宁疗护

以多学科协作团队为核心,制定个性化方案:

症状管理:由肿瘤科医生、护士评估疼痛,按“三阶梯止痛原则”给药,联合营养师、呼吸治疗师处理其他症状[2]

心理社会支持:心理咨询师每周2次一对一沟通,邀请家属参与,帮助患者完成“未竟心愿”。

死亡教育:每周组织“生命末期沟通会”,讲解死亡过程与临终关怀意义。

多学科协作:MDT团队每周讨论病例,动态调整护理方案。

1.3观察指标

① 症状控制:用NRS评分评估疼痛,统计恶心呕吐发生率;

② 生活质量:以QLQ-C30量表评估生理、心理、社会功能;

③ 家属满意度:自制问卷评估,计算总满意度;

④ 治疗费用:统计侵入性治疗总费用;

⑤ 护士职业倦怠:用MBI量表评估情绪耗竭、去人格化与个人成就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症状控制效果与生活质量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NRS评分、恶心呕吐发生率及QLQ-C30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疼痛NRS评分、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QLQ-C30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60截图20251014162938.jpg

2.2家属满意度与侵入性治疗费用对比

干预组家属非常满意度、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满意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侵入性治疗人均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60截图20251014162958.jpg

2.3护理团队护士职业倦怠评分对比

干预组护士情绪耗竭、去人格化评分低于对照组,个人成就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360截图20251014163023.jpg

3讨论与结论

3.1安宁疗护对肿瘤临终患者的核心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护理后疼痛控制效果、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从“拒绝沟通”转为“主动与家人交流”,印证了安宁疗护在症状管理与心理支持中的优势。分析原因:安宁疗护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多学科协作实现症状精准管理,如疼痛三阶梯给药、个性化营养方案,同时心理疏导与死亡教育可缓解患者死亡焦虑,帮助其接纳生命末期[3]

从家属角度看,干预组家属总满意度(95.2%)显著高于对照组(71.4%),这是因为安宁疗护不仅提供患者照护,还通过“家属照护培训”“心理支持会”减轻家属照护负担与心理压力,如家属在护理团队指导下掌握了基础疼痛护理方法,焦虑情绪明显缓解。此外,干预组侵入性治疗费用(2860±520元)低于对照组(5120±680元),说明安宁疗护可避免“过度治疗”,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符合“价值医疗”理念。

3.2安宁疗护对护理团队的积极影响

护士职业倦怠是肿瘤科室常见问题,本研究中干预组护士情绪耗竭、去人格化评分低于对照组,个人成就感高于对照组,原因在于:安宁疗护明确了护士在多学科团队中的角色,如症状评估、心理沟通,通过“病例讨论会”“团队协作”提升护士工作效率,同时“患者症状改善”“家属认可”可增强护士职业认同感,缓解工作压力。

3.3本院安宁疗护实践的优化建议

基于本研究结果与临床实践,提出以下构建性建议:

①构建标准化安宁疗护护理模式:制定《肿瘤临终患者安宁疗护流程手册》,明确“评估-干预-评价”三阶段内容,如入院24h内完成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评估,每周开展1次护理效果评价,确保护理同质化;

②完善多学科协作团队(MDT):增设“临终关怀社工”岗位,负责链接社会资源,如公益组织、志愿者,同时建立“MDT会诊信息化平台”,实现医生、护士、营养师等成员实时沟通,提高协作效率;

③建立分层培训体系:针对新护士开展“安宁疗护基础培训”,针对资深护士开展“高级培训”,如死亡教育、复杂病例处理,每季度组织1次“安宁疗护案例分享会”,并与外院安宁疗护中心建立合作,开展跨院培训[4]

3.4结论

安宁疗护可有效改善肿瘤临终患者症状控制效果与生活质量,提升家属满意度,降低侵入性治疗费用,同时缓解护士职业倦怠,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通过构建标准化护理模式、完善MDT团队、建立培训体系,可进一步提升本院安宁疗护服务水平,为更多肿瘤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优质护理。

参考文献:

[1]吴俊,方庆凤,李园.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J].当代临床医刊,2022,35(02):93-94.

[2]郭雪梅.人文关怀结合安宁疗护对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价值[J].每周文摘·养老周刊,2023(16):0150-0152.

[3]李冬燕.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影响[J].每周文摘·养老周刊,2024(5):0149-0151.

[4]张丽,杨杰,宋昭银,等.安宁疗护对晚期肿瘤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主观幸福度的影响[J].婚育与健康,2024,30(21):187-189.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ISSN:3079-9198 (Online)
ISSN:3008-0177 (Print)
所属期次: 2025.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