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技术分析
罗彩莲1 潘安2 曾屹丹3
1.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九衡公寓1-3-801 311118;2.苏州工业园区苏虹东路501号 215021;3.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文星街工商银行宿舍 644000

复制成功

摘要:

建筑机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技术分析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项目的顺利推进。本文详细分析了电气线路、设备操作及施工现场管理等安全隐患,介绍了电气系统检测、定期巡查与专项检查等排查技术,阐述了线路敷设、设备操作及施工现场管理等治理技术,并探讨了制度建设、人员培训及应急预案制定等体系建设内容。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建筑机电工程施工安全水平,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建筑机电工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技术电气线路施工现场管理
DOI: 10.12428/zgjz2025.10.311
基金资助:

1. 引言

在现代建筑领域中,建筑机电工程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其涵盖了电气、给排水、暖通空调等多个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功能实现与运行效率[2]。然而,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机电系统复杂性的增加,施工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不仅威胁到项目的顺利推进,更对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6]。因此,深入分析建筑机电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技术显得尤为必要。通过对相关技术的系统研究,可以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保障工程质量与人员安全,从而推动建筑机电工程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2. 建筑机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分析

2.1 电气线路安全隐患

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是建筑机电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其问题主要表现为线路老化、短路和过载等现象。线路老化可能由于长期使用或环境因素导致绝缘层破损,进而增加触电风险;短路则可能引发电气火灾,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而过载问题通常源于线路设计不合理或后期负荷增加,导致线路发热甚至烧毁。这些问题的产生往往与工人操作不当密切相关,例如在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线路敷设,或者对线路连接处理不到位。此外,材料质量不过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部分施工单位为降低成本选用劣质电缆或配件,从而埋下安全隐患。同时,监管缺失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的发生频率,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使得违规操作和质量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和纠正[4][7]

2.2 设备操作安全隐患

设备操作不当是建筑机电工程施工中另一重大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违规操作和超负荷运行两个方面。违规操作通常是由于工人缺乏专业培训,未能熟练掌握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或者出于赶工期等原因忽视安全操作规程。例如,在启动设备前未进行必要的检查,或者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随意调整参数,这些行为都可能导致设备故障甚至事故发生。超负荷运行则往往源于施工计划不合理或设备维护不足,设备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状态会加速其老化,并增加机械故障的风险。此外,工人安全意识淡薄也是导致设备操作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部分施工人员对潜在风险认识不足,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从而进一步加大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10]

2.3 施工现场管理安全隐患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是建筑机电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之一,具体表现为材料随意堆放、安全标识缺失等现象。材料随意堆放不仅会影响施工效率,还可能导致通道堵塞,增加人员摔倒或物体坠落的风险。安全标识缺失则会使施工人员无法及时识别危险区域或操作要点,从而增加误操作的概率。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和执行不力。一方面,部分施工单位未能建立科学合理的现场管理制度,缺乏明确的责任分工和操作流程;另一方面,即使制定了相关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流于形式,未能有效落实。这种管理上的漏洞不仅会直接影响施工安全,还可能对工程质量和进度产生负面影响[7][13]

3. 建筑机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技术

3.1 电气系统检测技术

在建筑机电工程施工中,电气系统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运行。为了及时发现潜在的电气隐患,可以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对电气系统进行全面检测。例如,红外测温仪能够通过对电气设备表面温度的扫描,快速识别出是否存在过热现象,从而判断设备是否存在过载或接触不良等问题[3]。此外,漏电检测仪的使用能够有效检测电气线路中的漏电情况,避免因线路老化或绝缘层破损引发的安全事故[12]。通过结合这些先进设备的运用,可以在早期阶段发现线路故障、设备过热等隐患,从而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2 定期巡查与专项检查技术

除了电气系统检测技术外,定期巡查与专项检查技术也是排查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通过制定详细的巡查计划,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全面巡查,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定期巡查的内容应包括施工现场的环境状况、设备运行状态以及人员操作规范等方面。同时,针对特定环节或高风险区域,还可以开展专项检查,深入排查潜在的安全隐患。例如,在机电设备安装阶段,可以对设备的固定情况、接线规范性等进行专项检查,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规范[8]。此外,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巡查计划与专项检查方案,能够提高排查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从而进一步保障施工安全[14]

4. 建筑机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治理技术

4.1 线路敷设治理技术

为解决线路敷设隐患,可采用新的施工工艺。一方面,规范线路走向至关重要,需结合地基特点进行管线施工,确保线管预埋、线槽敷设等符合实际建设要求,避免不同线路及电压在同一管或槽中敷设[1]。另一方面,加强绝缘保护是防止电气事故的关键措施,通过使用高质量的绝缘材料,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以降低线路老化、短路等风险[4]

4.2 设备操作治理技术

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是规范设备使用的核心。规程应明确设备操作的步骤、注意事项及应急处置方法,确保工人操作有章可循。同时,加强设备维护与保养,定期检查设备性能,及时更换老化部件,防止设备带病运行[2]。此外,对工人进行专业培训必不可少,通过培训使其掌握设备操作技能,了解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从而减少因操作不当引发的安全问题[11]

4.3 施工现场管理治理技术

改善施工现场管理需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及人员职责,制定详细的管理流程,确保施工管理有序进行。其次,加强现场监督,设立专职监督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巡查,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行为[7]。最后,合理规划材料堆放区域,避免材料随意堆放影响施工安全及进度,通过科学布局提高施工现场的空间利用率及安全性[13]

5. 建筑机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体系建设

5.1 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是建筑机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的基础。通过明确各方责任,规范施工流程,可以为排查与治理工作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在机电安装工程项目中,由于涉及人员、设备、材料、技术及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复杂因素,必须制定严格且科学的管理制度来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8]。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应明确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此外,还需根据《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评选办法》等相关文件的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标准和操作规范,从而推动施工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管理措施[14]。这些制度的建立不仅能够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还能有效防范风险问题的发生,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支持。

5.2 人员培训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与专业培训是确保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环节。在机电安装工程中,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质量。因此,必须通过系统化的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一方面,应针对施工人员开展事前安全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并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3]。另一方面,还需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使其具备识别和应对安全隐患的能力。同时,应定期组织安全知识考核和实操演练,以检验培训效果并持续改进培训内容。研究表明,通过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可以显著降低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率[11]。因此,人员培训不仅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工程安全目标的重要手段。

5.3 应急预案制定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是建筑机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施工现场,尽管采取了多种预防措施,但仍可能存在不可预见的安全事故。为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减少损失,必须提前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明确应急处理流程与方法,包括事故报警、人员疏散、现场救援等具体步骤,并指定专人负责协调和实施[12]。此外,还应结合工程特点,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及其隐患进行专项分析,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例如,对于电气设备可能引发的火灾或触电事故,应配备足够的消防设备和绝缘工具,并定期检查和更新相关设施[14]。通过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并将其纳入日常安全管理体系中,可以有效提升施工现场的应急处置能力,从而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6. 实际案例分析

6.1 成功案例经验借鉴

在建筑机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领域,成功案例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例如,某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引入先进的红外测温仪和漏电检测仪等设备,对电气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了多起线路老化及设备过热隐患[2]。此外,该项目还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了各方责任,并通过定期巡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有序推进[6]。这些措施不仅有效降低了事故发生率,还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应用与体系建设经验。

6.2 失败案例教训吸取

然而,忽视安全问题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也不容忽视。例如,某住宅楼机电安装工程因工人操作不当和设备维护不足,导致电气线路短路引发火灾,造成多人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5]。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施工企业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系统的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同时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标识缺失,进一步加剧了安全隐患[10]。这一案例深刻揭示了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强调了在机电工程施工中必须加强安全管理,以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建筑机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技术的系统分析,明确了电气线路、设备操作及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排查与治理技术措施。研究表明,科学的安全隐患排查技术和有效的治理技术能够显著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从而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项目的顺利推进[2][6]。此外,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完善的制度建设、全面的人员培训以及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是提升施工安全水平的重要保障。这些成果不仅为当前建筑机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实际工作中的技术应用和管理优化奠定了基础。

7.2 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机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技术将朝着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智能化监测技术的应用,例如基于物联网的实时监控系统、大数据分析预测平台等,有望进一步提升安全隐患排查的效率和准确性[3][12]。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在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中的应用也将为施工安全管理带来新的突破。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与制度建设的融合,推动智能化技术与传统治理手段的协同发展,以实现建筑机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全面提升。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还将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陈金锡.建筑机电设备施工管理关键点分析[J].居业,2023,(10):143-145.

[2]张建军.建筑机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技术[J].中国地名,2023,(11):127-129.

[3]鄢希良.建筑机电工程的施工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10):65-67.

[4]唐仕聪.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4):194-195.

[5]黄仲明.探究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15(12):231-232.

[6]马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重要性[J].陕西建筑,2024,(6):125-127.

[7]武建生.机电设备在建筑安装施工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建材发展导向,2022,20(15):107-109.

[8]陈磊;毕超;李柏金.机电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J].集成电路应用,2021,38(8):150-151.

[9]赵建彬.浅谈建筑机电工程项目的安装管理[J].工程设计与施工,2022,4(12):19-21.

[10]熊凤强.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探究[J].市场周刊·理论版,2020,(81):213-213.

[11]邓小波;史露;张小宁.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J].智能城市,2021,7(17):91-92.

[12]闫铭;孙朋.对机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探讨[J].河北农机,2021,(19):68-69.

[13]常庆杰.机电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电脑乐园,2021,6(9):248-249.

[14].第二批鲁班奖评选工作通知发布[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3):72-72.
作者简介:罗彩莲(1977—),女,汉族,浙江杭州人,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ISSN:3079-9155 (Online)
ISSN:3008-0053 (Print)
所属期次: 2025.1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