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实践与应用效果
1姚亮 2唐中智 3李晶晶
1湖北省创新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 ;2成都航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3博爱县垚生鑫贸易有限公司 河南省焦作市 454000

复制成功

摘要: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的重点领域,推行绿色施工技术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围绕建筑工程中的绿色施工技术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性,随后从节能、节水、节材、环境保护及节地五个维度,详细探讨了各类绿色施工技术的实践要点,包括太阳能利用技术、雨水回收系统、新型环保建材应用、扬尘噪声控制技术以及施工总平面优化等。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绿色施工技术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工程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绿色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建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为建筑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对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实践应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
DOI: 10.12428/kjxxyyj2025.09.063
基金资助:

一、引言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其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消耗、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愈发突出。据相关数据统计,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占全国总能源消耗量的30%以上,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扬尘以及噪声污染,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质量与人们的生活健康。在此背景下,绿色施工技术应运而生,其以“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环境保护)为核心理念,旨在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与管理方法,实现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发展。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政策支持。然而,在实际工程实践中,部分建筑企业对绿色施工技术的认知不足、技术应用水平较低,导致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未能充分发挥。因此,深入研究建筑工程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实践要点与应用效果,对于推动绿色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一)缓解资源环境压力

建筑工程在传统施工模式下,对水资源、能源以及建筑材料的消耗巨大,且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与污染物。绿色施工技术通过采用节能设备、雨水回收利用、新型环保建材等手段,能够有效减少资源的消耗与浪费,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二)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

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深入人心,市场对绿色建筑的需求不断增加。建筑企业采用绿色施工技术,能够提升工程质量与绿色化水平,满足市场对绿色建筑的需求,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

传统建筑施工模式存在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等问题,已无法适应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绿色施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模式,能够推动建筑行业从传统的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绿色化发展转型。

三、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实践要点

(一)节能技术实践

节能技术是绿色施工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在实践过程中,首先应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因施工工序不合理导致的能源浪费。例如,在混凝土施工中,采用分层浇筑、合理养护的方式,减少混凝土养护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其次,应推广使用节能设备与器具,如节能型塔吊、施工电梯、照明灯具等。节能型塔吊与施工电梯采用新型节能电机,能源利用率较高,相比传统设备可节约能源20%以上;LED节能照明灯具的能耗仅为传统白炽灯的1/10,且使用寿命更长,可显著降低施工过程中的照明能耗。

(二)节水技术实践

水资源短缺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节水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节水技术的实践主要包括雨水回收利用、施工用水循环利用以及节水器具的使用等方面。在雨水回收利用方面,可在施工现场设置雨水收集池、沉淀池等设施,收集雨水并进行处理,处理后的雨水可用于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搅拌、砂浆制备、施工设备清洗以及绿化灌溉等。

(三)节材技术实践

节材技术主要通过优化材料采购、减少材料浪费、推广新型环保建材等方式,实现建筑材料的节约与高效利用。在材料采购方面,应根据施工进度与工程量,制定科学合理的材料采购计划,避免材料积压与浪费。

(四)环境保护技术实践

环境保护技术旨在减少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扬尘控制、噪声控制、废水处理以及建筑垃圾处理等方面。在扬尘控制方面,可采取施工现场封闭围挡、洒水降尘、喷雾降尘、车辆冲洗等措施。施工现场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5m的封闭围挡,减少扬尘的扩散;在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及材料堆放区铺设混凝土硬化路面,并定期进行洒水降尘;在塔吊、脚手架等部位安装喷雾降尘系统,利用高压喷雾抑制扬尘的产生;在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平台,对进出车辆进行冲洗,避免车辆携带泥土上路。在噪声控制方面,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夜间(22:00-次日6:00)与午休时间进行高噪声作业;对于高噪声设备,如破碎机、振捣棒等,应采取减振、隔声等措施,如安装减振垫、设置隔声棚等,降低噪声的传播;同时,应选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减少噪声源的噪声强度。

(五)节地技术实践

节地技术主要通过优化施工总平面布置、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护周边土地资源等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在施工总平面布置方面,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周边环境以及施工需求,合理划分施工区、办公区、生活区以及材料堆放区等功能区域,避免功能区域交叉重叠,提高土地利用率。例如,将办公区与生活区集中布置,采用多层活动板房,减少占地面积;将材料堆放区设置在施工区域附近,减少材料运输距离,同时避免材料堆放占用过多土地。

四、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案例分析

为进一步验证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本文以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为例进行分析。该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5万m²,共建设10栋住宅楼,在施工过程中全面推行绿色施工技术,具体应用情况与效果如下:

(一)节能技术应用效果

该项目在施工现场安装了总容量为50kW的太阳能光伏板,为施工现场的照明、办公设备以及小型施工设备提供电能。同时,推广使用节能型塔吊、施工电梯以及LED照明灯具等节能设备。通过节能技术的应用,该项目施工期间共节约电能8.5万度,减少化石能源消耗约30t标准煤,降低碳排放约75t,节能效果显著。

(二)节水技术应用效果

项目施工现场设置了容量为800m³的雨水收集池,并配套建设了沉淀池、过滤系统以及加压泵站。收集的雨水经处理后用于混凝土搅拌、砂浆制备、施工设备清洗以及施工现场绿化灌溉。同时,施工现场推广使用节水型水龙头与淋浴器,并建立了施工用水循环利用系统。通过节水技术的应用,该项目施工期间共节约自来水5.2万m³,节水率达到35%以上,有效缓解了施工现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三)节材技术应用效果

在材料管理方面,该项目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优化下料技术,提高了钢筋、木材等材料的利用率。其中,钢筋利用率由传统施工模式下的85%提升至95%以上,节约钢筋约200t;木材利用率由70%提升至85%,节约木材约50m³。同时,项目积极推广新型环保建材,如采用再生骨料混凝土用于室外道路施工,共使用再生骨料约300m³,减少建筑垃圾排放约400t;采用新型节能保温材料用于建筑外墙保温,不仅提升了建筑的保温性能,还减少了保温材料的用量约15%。通过节材技术的应用,该项目材料成本降低约8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四)环境保护技术应用效果

在扬尘控制方面,项目施工现场设置了高度为2.8m的封闭围挡,在主要道路铺设了混凝土硬化路面,并安装了喷雾降尘系统与车辆冲洗平台。通过这些措施,施工现场的扬尘浓度得到有效控制,经检测,施工现场周边空气中PM10浓度平均降低约40%,未出现扬尘污染超标现象。在噪声控制方面,项目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夜间高噪声作业,并对高噪声设备采取了减振、隔声措施。经监测,施工现场周边噪声昼间平均值控制在55dB以下,夜间平均值控制在45dB以下,符合国家噪声排放标准,未对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在废水与建筑垃圾处理方面,项目设置了沉淀池与隔油池,对施工废水与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废水达标排放;对建筑垃圾实行分类收集与处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0%以上,减少了建筑垃圾的排放。

(五)节地技术应用效果

项目在施工总平面布置时,充分考虑了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与施工需求,将办公区与生活区集中布置在施工现场北侧,采用三层活动板房,占地面积仅为800m²,相比传统单层布置方式节约占地面积约1200m²。同时,项目将材料堆放区设置在施工区域附近,减少了材料运输距离,提高了施工效率。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避免破坏施工现场周边的植被,对临时占用的土地在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了土地复垦,恢复了土地的原有功能。通过节地技术的应用,该项目土地利用率提升约20%,有效节约了土地资源。

五、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实践与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

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涵盖节能、节水、节材、环境保护及节地五个维度,在实践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与应用各类绿色施工技术,确保技术应用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3.通过实际工程案例验证,绿色施工技术在降低能源消耗、节约水资源与建筑材料、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能够为建筑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

(二)展望

尽管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着技术水平有待提升、成本较高、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未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绿色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1.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加大对绿色施工技术的科研投入,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合作,研发更多高效、低成本的绿色施工技术与产品,提升绿色施工技术的整体水平。

2.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降低建筑企业应用绿色施工技术的成本,提高企业应用绿色施工技术的积极性。

3.加强宣传与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绿色施工理念与技术,提高建筑企业与从业人员对绿色施工技术的认知水平;同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提升其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力。

4.建立健全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完善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与方法,加强对绿色施工过程的监督与管理,确保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得到有效保障。

总之,绿色施工技术是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政策的不断完善,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化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建平,杨冲.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居业,2024,(01):125-127.

[2]蒲智琦.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的应用研究[J].佛山陶瓷,2024,34(01):110-112.

[3]许柏歌.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运用探究[J].陶瓷,2024,(01):95-97.

[4]温清尧.建筑工程施工中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24,(01):231-233.

[5]刘建生,公秀娟.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的应用[J].新城建科技,2023,32(24):42-44.

[6]朱军,才琳.浅析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产业,2023,(12):94-96.

[7]孙祥霞.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绿色节能施工技术解析[J].居舍,2023,(35):52-55.

[8]唐元鹏.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大众标准化,2023,(23):138-14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