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骨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
范精忠 张春雷
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吉林省松原市 138000

复制成功

摘要:

目的:对肌骨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选自60例在骨伤科治疗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肌骨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对照组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比较两组VAS评分、Mayo肘关节评分。结果:治疗后第7、14天VAS评分、Mayo肘关节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肌骨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 肱骨外上髁小针刀肌骨超声引导
DOI: 10.12428/xdyxyj2025.08.086
基金资助:吉林省卫生健康科技能力提升项目(2023-2025)相关论文,课题编号:2023LC120

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肱骨外上髁周围软组织炎性病理改变由慢性劳损或急性损伤导致。表现为肘部外侧疼痛,严重者影响前臂及腕关节的功能,在肱骨的外上髁形成了限制性的疼痛,严重时影响肘关节伸直,伸展手臂关节等,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目前临床上常用针刀进行治疗,临床上针刀治疗大多都是盲视下进行的,容易损伤肌腱、神经、血管等,造成不良后果。肌骨超声与针刀相结合,针刀借助肌骨超声影像,实现由盲视转化可视操作,可达到精准定位,精准松解,精准治疗。本研究选取肱骨外上髁炎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肌骨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能快速解除患者肘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2023年7月至2024年10月骨伤科门诊治疗的6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5.36±7.24)岁,右肘关节18例,左肘关节12例。对照组中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47.02±6.43)岁,右肘关节19例,左肘关节11例。本次试验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 2007 年版《临床诊疗指南 疼痛学分册》)

(1)肘外侧有明确压痛点。(2)伸肌腱牵拉试验阳性(Mills征)。(3)伸腕抗阻试验疼痛而且力弱。(4)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既往无小针刀或手术治疗史者。(3)自愿参加本试验,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不符合诊断标准者;(2)合并严重疾患者;(3)存在针刀禁忌证,不耐受者;(4)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

脱落与剔除标准

(1)试验中途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者。(2)治疗期间出现与针刀无关的严重并发症或疾病者。(3)自行停止治疗或放弃参加试验者。(4)试验过程中依从性差。

1.2 方法

治疗组:在门诊无菌手术室内患肢置于操作台上,碘伏消毒术区,先将超声探头涂无菌耦合剂,再套用一次性无菌膜,在探头区域涂无菌耦合剂。超声医师确定肱骨外上髁、伸肌总腱附着部的位置,了解病变周围的血管、神经等情况。确定进针点,术者采用1%利多卡因以肱骨外上髁病变部位局部行麻醉,在超声引导下动态观察,再将部分1%利多卡因注射入伸肌总腱内,右手持针刀进针,左手握超声探头,小针刀沿局麻进针点进入,小针刀刺入应与伸肌总腱肌走行相一致,在肌骨超声动态图像的引导下,调整针刀松解方向、位置,直达病变的核心位置,针刀对肌腱纵行分离、松解,小针刀刀口方向始终与伸肌总腱肌走向一致,同时术者在超声图像中观察松解的情况,术者持针刀松解时感觉刀下无阻力,无滞刀感,即操作完成,退出针刀后用消毒辅料按压针孔1min,无菌辅料包扎,术后3d去除辅料。

对照组:取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1g,治疗时以肱骨外上髁且最疼痛处为中心将药膏均匀涂抹,轻轻揉搓局部,使药膏渗透皮肤,每日3次,疗程为14d。

1.3 观察指标

(1)Mayo肘关节评分:在治疗后7d、14d对肘关节疼痛、运动功能、稳定性、日常功能等进行评分,优:90分以上,良:75-89分,可:60-74分,差:<60分。总有效率=优良率/总数。

(2)觉模拟评分法 ( VAS):对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第7、14天VAS评分进行比较。VAS分值为0至10分,从无痛至剧痛。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5.0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ayo肘关节评分,治疗后第7、14天,治疗组Mayo优良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见表1、表2。

表1                   治疗后第7天临床疗效比较                         

1.png

2.2.VA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第7、14天,治疗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 

表3                     VAS 评分比较

2.png

2.3 随访

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肘关节活动均恢复正常。无复发病例及并发症出现。

3 讨论

肱骨外上髁炎病因主要是由过度运动劳损导致,伸肌总腱发生撕裂而自身修复不能完全修复导致运动障碍,次要原因是伸肌总腱供血不足,伸肌总腱细胞得不到充足营养因而导致损伤得不到修复,附着在肱骨外上髁的伸肌总腱炎性退行改变,进而引起局部疼痛,活动受限。肱骨外上髁炎的发病机理主要有四种学说:前臂伸肌总腱起点损伤,神经微血管卡压,桡神经分支受累,环状韧带变性、创伤性炎症。肱骨外上髁伸肌附着点慢性劳损多数学者认为前臂长期牵拉活动导致,附着在肱骨外上髁伸总肌腱逐渐变性,进而局部组织机化、肌腱粘连等改变。附着在肱骨外上髁伸肌总腱劳损、撕裂、甚至形成瘢痕,导致肘关节局部骨膜炎、伸肌腱下滑囊炎等,最终导致环状韧带变性、筋膜嵌顿、滑膜皱襞增生等病理改变[1-2]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痹症"的范畴,主要为局部摩擦劳损,气血、经络不通畅,因而导致经脉瘀阻进而导致不通则痛。或由于风、寒、湿邪侵袭于肘部,时间长久导致气血痹阻,筋脉失养,不荣则痛 。治则以疏通经络为主。

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药物治疗:可以较迅速改善症状,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药物作用后容易导致再次疼痛。(2)物理治疗:如微波治疗、体外冲击波等,物理疗法有着比较好的疗效,没有明显的负面作用,而且较其他方法安全,更加直接,一般适用于轻微患者,病情较重者效果不甚理想。(3)封闭治疗:封闭治疗操作方便,损伤较小,可快速减少疼痛,改善局部肌肉的紧绷,改善局部的循环,有助于消肿、消炎,治疗后腱鞘炎复发率高,多次注射导致肌腱钙化、损伤等缺点。(4)富血小板血浆,通过从自己身体抽取富血小板血浆离心浓缩后注射到肱骨外上髁,提高组织的自愈能力。血小板的α颗粒中促生长因子,可以促进无菌性炎症的修复。但是其价格昂贵,在临床上很难被患者接受。(5)手术治疗:保守治疗6至12个月后,症状仍不能有效缓解,则考虑手术治疗,手术切开能较彻底松解,术后基本恢复正常,但手术需要有较大创口,创口需要约半月才能愈合,如局部护理不当有可能导致伤口感染等并发症。(6)小针刀治疗,小针刀对针刀兼具针灸和手术刀二者相结合的特点,具有疏通局部经络、松解软组织粘连,达到缓解症状直至治愈的作用,针刀操作具有微创、愈合快等特点。但传统针刀仅凭医生经验及感觉操作,常常以患者疼痛处或者局部压痛点为进针点,并进行局部松解,医生操作针刀时对针刀进入的深度及针刀切割局部组织的范围掌握的不够全面或者说仅凭经验治疗,其操作针刀具有很大盲目性,操作针刀容易导致血管、神经和肌腱的副损伤,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副损害。肌骨超声能清楚显示血管、神经、肌腱等组织,术者可以精准地用针刀进行切割、松解,而且能动态、实时观察治疗时局部动态解剖结构,达到精准治疗,减少副损伤的发生[3-4]

随着肌骨超声技术进步,临床上较多骨科疾病可以借助超声实现微创化治疗,超声可以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及局部解剖,为微创化治疗提供条件。肌骨超声能够通过动态观察肱骨外上髁局部较为完整的解剖,肌腱的回声、血流、神经等的情况,可以清晰显示肱骨外上髁炎病变位置,病变性质。针刀松解、切割对局部组成产生的刺激,在局部病变区域可转变为热量,促进局部组织内的小血管得到扩张、改善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的增加带来更多的营养物质,促使局部组织的炎症得到吸收、修复局部疼痛自然就好转,功能得到良好恢复。针刀治疗的方式是局部松解、治疗的结果局部血运得到改善,其优点创伤小、出血少,愈合快,效果好,患者易于接受。肌骨超声能够动态观察肱骨外上髁局部解剖及附着肌腱的回声和血流情况,清晰显示局部病变位置,病变性质[5-6]。肌骨超声与针刀相结合,针刀借助肌骨超声影像,实现由盲视转化可视操作,可达到精准治疗,为肱骨外上髁炎患者提供一种微创化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肌骨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能快速解除患者肘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操作简便,值得临床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志荣.海桐皮汤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疗效观察[D].  福建: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                       

[2]向明.肱骨外上髁炎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2017,5(02)142-144.

[3]杜玉刚,石陨.肱骨外上髁炎外治法研究进展[J].中国民间疗法         2023,31(05)113-116.

[4]刘丹,胡志俊,唐占英等.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进展与展望[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2,56(11)97-101.

[5]刘子祥.超声引导下腰椎软组织针刀松解术的解剖学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6]周生伟,杨智.超声在肱骨外上髁炎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24,21(09)180-184.

作者简介:范精忠,男(1969.6),吉林公主岭人,汉族,本科,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创伤及骨关节病研究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所刊发的文章将授权中国知网或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检索,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