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好发生于四十岁以上人群,发生率约为13.7%[1]。病程进展中会反复发作,使患者进入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咳痰且质地黏稠等症状,增加患者住院风险,进一步提高死亡率,降低预后效果[2]。目前,西药主要采用解痉平喘、抗感染、吸氧等为基本的疗法,尽管能够减轻各种临床表现,但是长期大量应用抗菌药物,容易出现抗药性,为后续治疗带来更多困难,难以维持长期疗效。传统中医学,将该病归入“肺胀”范畴,多属于痰浊阻肺证,所以要以燥湿化痰、宣肺降气、疏通肺气为主要治疗原则,才能达到修复肺功能的目的[3]。二陈散、三子养亲散均由传统中药方剂制成,联合应用时能发挥理气、燥湿、化痰、平喘、止咳的核心作用,与AECOPD痰浊阻肺证的病机相匹配[4]。本院为深入分析二陈散合三子养亲散的疗效和安全性,开展随机分组研究,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计80例AE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参与研究,病例抽选时间控制在2024年5月-2025年5月,入院后随机分成各40例的两组,分组原则为奇偶数列法。参照组患者年龄55-76岁,均值(65.33±4.18)岁,男/女为22/18,病程5-10天,均值(6.54±1.42)天;研究组患者年龄56-77岁,均值(65.51±4.06)岁,男/女为21/19,病程4-9天,均值(6.23±1.38)天。以上资料两组之间P>0.05。
1.2 方法
1.2.1 参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持续性低流量吸氧,同时进行抗感染、平喘、祛痰、雾化吸入等治疗,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周期为2周。
1.2.2 研究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服用二陈散合三子养亲散,药物组成:茯苓15g、陈皮9g、法半夏9g、乌梅3g、生姜9g、炙甘草6g,以及莱菔子9g、白芥子6g、紫苏子9g。温水冲服,二陈散每次3-6g、三子养亲散每次3-5g,每日早晚各一次,餐后服用。治疗周期为2周。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各检验一次痰液中黏蛋白 5AC(MUC5AC) 含量,先在早上采集痰液标本,叮嘱患者用清水漱口,从肺深处咳出第1口痰液。之后进行离心处理,保留上层清液,保存在-20℃环境中。检查中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规范操作。
1.3.2 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各检验一次肺功能指标,使用肺功能测定仪器,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 、FEV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EC) 、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 。
1.3.3 用药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统计头晕、便秘、恶心呕吐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用SPSS26.0软件,卡方检验计数数据(%),t检验计量数据(±s),检验值P小于0.05时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MUC5AC水平变化
研究组治疗2周后MUC5A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也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MUC5AC水平变化(±s,ng/mL)
2.2 对比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
研究组治疗2周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提高,与参照组相比较提高程度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对比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s)
2.3 对比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研究组治疗期间发生率与参照组之间无差异,P>0.05。见表3。
表3 对比治疗相关不良反应(n,%)
3 讨论
COPD在临床中属于慢性进行性消耗性疾病,有着复杂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花粉、香烟等有害颗粒或气体进入肺部、气道,诱发慢性炎症反应,进而引起病情发作。而AECOPD是病程进展中,以气流受限加重、黏稠痰液分泌量增加、炎症加重等为主要特征的不良事件,不但使患者的肺功能显著降低,而且提高呼吸衰竭、心血管疾病等发生率,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5]。临床中多以西医治疗为主,通过氧疗、机械通气、抗菌药、祛痰药、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支持治疗,可以快速的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但是很多药物副作用大、容易产生抗药性,部分患者并不能达到理想疗效,甚至给身体带来额外损伤。
在传统中医不断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在中医理论中,将AECOPD归入“肺胀”、“喘证”等范畴。痰浊阻肺证是核心证型,主要是久病肺虚、外感淫邪,加之脾运失健、水湿不化,湿邪蓄积日久凝结成痰、阻滞肺腑,致使肺不能正常发挥宣发肃降功能,肺气壅塞,肺气上逆,患者喘息、咳嗽等症状会加重[6]。所以该病的病位在肺,还与痰瘀互结相关,本虚标实,其中肺、脾、肾亏虚为本虚,而血瘀、痰浊、外邪为标实[7]。故临床治疗宜从祛邪、扶正、固本方面入手,滋补肺、脾、肾,祛邪才能逐瘀,恢复肺气运行。
二陈散是一种主攻湿痰证的中药,主要成分为茯苓、陈皮、法半夏、甘草,作用为理气和中、燥湿化痰。三子养亲散是一种主攻痰壅气逆食滞证的中药,主要成分为莱菔子、紫苏子、白芥子,作用为降气化积、温肺祛痰。两个药方联合应用,能够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以达理气降逆、燥湿化痰的效果。药方中的君药为法半夏,能够消痞除满、降逆和胃、燥湿化痰,在痰湿之证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8]。因为患者痰湿互结,气机不畅,治痰先治气,故辅以陈皮,达到燥湿祛痰、利气行滞的效果。茯苓则是一味具有健脾、渗湿、化痰作用的药物,可增强茯苓、法半夏的功效,兼顾渗湿、化痰,达到湿化痰消的效果。而乌梅是一味有着敛肺作用的药物,配合半夏,既可消痰,又不伤及正气。但是半夏具有毒性,而生姜的使用可以去除其毒性,还能助陈皮、半夏,增强降逆化痰效果。炙甘草的主要作用是调和诸药。另外,莱菔子具有较强的消食能力,还能导滞、袪痰、理气;紫苏子则擅长降,可以达到止咳、化痰、祛痰的效果;白芥子可以达到利气畅膈、温肺化痰的效果。以上药物合用,可以行气降逆、祛痰、燥湿。
在本次研究中,将上述中医治疗方法给予研究组患者,2周后进行痰液检查,MUC5AC含量也明显下降。说明,二陈散合三子养亲散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这是患者肺功能降低、气道阻塞、黏性痰液增多的核心因素,在炎症因子诱导下由气道上皮大量分泌MUC5AC,所以根据该指标水平变化,可以评估患者气道高反应状态[9]。由于二陈散、三子养亲散核心作用是燥湿祛痰,而且多味中药提取物有着抗炎作用,所以可以减少炎症因子产生量,有效降低MUC5AC在患者痰液中的含量。
在本次研究中还发现,研究组患者治疗2周后,不仅FEV1、FEV1/FEC、MVV水平明显提高,痰液中的MUC5AC含量也明显下降。究其原因,是二陈散合三子养亲散经过现代药理学证实,半夏不仅拥有常规药理作用,还同时有着止咳、促进胃肠道蠕动、抗氧化、抗炎、抑菌等作用。陈皮提取物则可以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患者喘息症状,其中的挥发油成分还可以化痰[10]。茯苓主要成分有着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抗炎等功效。紫苏子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止咳化痰作用,能有效缓解胸闷、咳嗽、气喘等症状。莱菔子中含有莱菔素,可以抗菌,缩短咳嗽持续时间。白芥子主要成分可以发挥化痰、镇咳的作用。乌梅的种子、外壳都有着较强的镇咳效果。除此之外,生姜还具有抗菌、抗氧化、抑制呕吐等功效。甘草提取物能够抗抑郁、抗炎、提高免疫力。因此,在多种现代药理学作用下,可以强效抗炎、祛痰、止咳、平喘,减轻气道慢性炎症反应,避免大量合成黏性分泌物,同时促进痰液排出,恢复气道畅通,为恢复肺功能奠定基础。
本次研究中,二陈散合三子养亲散治疗的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与参照组之间无差异(P>0.05)。这是因为,多味中药相互配伍,能够中和单味药物的消毒性,还能攻补兼施、燥润相济,所以可以在增效的同时不会毒性叠加,能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综上所述,AE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治疗过程中运用二陈散合三子养亲散,可以减少MUC5AC分泌量,促进肺功能恢复效果,而且用药期间不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值得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刘靖,武小杰,赵辉,等.截喘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阻肺型患者的肺功能[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 30(4):332-335.
[2]胡小玉,王士汉,孙琮,等.生脉散合杏苏二陈方辅助西医基础治疗气阴两虚兼痰浊证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 19(5):946-951.
[3]陈卜伟,周燕,符海燕,等.理痰汤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阻肺证临床观察[J].中国药业, 2024, 33(15):98-101.
[4]龙海扬,梁伟庆,吴聪,等.宽胸理肺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对痰浊阻肺型AECOPD患者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3, 23(41):177-181.
[5]郝丽丽,刘利娟,张改.三子养亲汤加味结合穴位贴敷治疗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壅肺证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 40(11):2242-2244.
[6]曾小氓,张勇,刘樟继,等.二陈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痰浊壅肺型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效果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 2024, 31(9):1075-1076.
[7]黄容,易薇.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痰浊阻肺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 22(11):47-49.
[8]梁芹芹,叶蒙娇.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痰浊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J].新中医, 2025, 57(3):28-33.
[9]刘发燕,王莉,严红萍,等.二陈汤联合苏子降气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壅肺证)的临床疗效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 2024, 54(2):52-56.
[10]李东升,董晶晶,张晓谊.二陈汤加减方联合西药治疗对痰浊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5, 6(7):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