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协同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卜国庆
东阳市中医院 浙江东阳 322100

复制成功

摘要:

目的: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管理中实施多维度协同护理后,就其应用价值进行观察。方法:此次研究主要对象为:我院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共计80例;研究开展阶段处于: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期间。依据简单随机分组法均分患者于不同小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护理方案:常规术后疼痛管理;观察组护理方案:多维度协同护理。就其两组护理前后患者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护理前的指标数据(患者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比较发现无差异性,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上述数据指标则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管理中实施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利于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可促进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快速恢复。

关键词: 多维度协同护理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疼痛管理
DOI: 10.12428/xdyxyj2025.08.087
基金资助:

髋部骨折主要是由于机体的骨质疏松与活动能力降低而导致的跌倒风险性增加,其发生在老年群体中的几率较大。当前临床治疗中,手术治疗髋部骨折是常见的临床治疗手段,其治疗类型包括有关节置换术和内固定术。但是,手术治疗后常会出现诸多疼痛等并发症,其十分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并会对患者的长期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对患者进行术后疼痛管理是临床手术治疗的关键点。常规的护理方式在疼痛管理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寻找其他有效的护理方式更为重要。多维度协同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相对全面且专业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因此,此次研究应用多维度协同护理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之中,以期得到显著的应用价值结论。相关数据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此次研究主要对象为:我院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共计80例;研究开展阶段处于: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期间。依据简单随机分组法均分患者于不同小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

对照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23例、17例;年龄区间内最低63岁,最高73岁,均值为66.54±1.33岁。观察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21例、19例;年龄区间内最低63岁,最高72岁,均值为66.43±1.32岁。就两组基本性数据资料进行类型对比,无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案:常规术后疼痛管理。观察组护理方案:多维度协同护理,具体方式为:(1)向患者发放疾病及其相关治疗方式、术后护理要点的健康宣教手册,并通过口头讲解与播放视频的方式介绍髋部骨折的原因与手术方案及其注意事项,并告知患者该种手术的成功率,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2)多与患者进行交流,鼓励患者多表达内心忧虑,且帮助患者合理引导不良情绪的宣泄。(3)对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进行定期评估,采用对应的减痛干预措施;帮助患者调整舒适体位,抬高受伤肢体;注意护理操作的轻柔性,通过按摩、语言、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按照医嘱给予止痛药物进行干预。(4)及早进行踝关节及脚趾活动,每次活动维持时间5-10min,每天活动3次;患者术后第1-2天依据其病情状况进行指导膝关节与踝关节的活动。(5)在患者术后早期阶段定制清淡饮食,注重摄入蔬菜与粗纤维的食物;术后第2-4周多摄入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比如鸡肉、猪脊骨;患者术后第4周之后则进食滋补类食物,如猪骨汤和甲鱼。(6)要求患者家属多陪伴于患者身旁,给予其情感支撑;患者出院后则通过电话与微信等方式为患者进行随访护理指导。

1.3观察指标

就其两组护理前后患者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指标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式

研究资料类型涉及2种(计数、计量),均纳入到版本为SPSS22.0系统之中进行数据分析;计量类型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表达形式为:(ef8565d1-33b3-4421-a239-cb38a02599b9.png),实施t检验;计数类型资料表达形式为:(%),实施χ2检验;若数据之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则P值<0.05。

2 结果  

2.1关于护理前后患者疼痛评分指标对比数据

表1中提示:两组护理前的指标数据(疼痛评分)比较发现无差异性,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上述数据指标则比对照组更低,P<0.05。

表1护理前后患者疼痛评分(分)

1.png

2.2关于护理前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指标对比数据

表2中提示:两组护理前的指标数据(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比较发现无差异性,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上述数据指标则比对照组更高,P<0.05。

表2护理前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分)

2.png

3 讨论

髋部骨折主要包括有股骨颈骨折与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人发生该类骨折的致残、致死率均高。老年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形式。其中,保守治疗需要患者进行长期卧床,这会导致相关并发症频发,进而增加死亡的风险性。若老年患者不存在明显的手术治疗禁忌则可主张采用手术治疗法,虽该种治疗方式具有明显的疗效性,但是术后容易发生疼痛感,进而影响康复进程。常规护理中对疼痛管理的方式主要依赖于镇痛药物的使用,并不顾及患者的身心护理需求,因此其疼痛管理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1-2]

多维度协同护理属于临床护理服务中的新型护理模式,注重护理措施的实施全面性,强调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多方面协作,可多个方面的参与到患者的护理服务工作中,以此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实施效率。在此次研究数据中:观察组护理后的患者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数据指标则比对照组更优,P<0.05。分析原因在于多维度协同护理的实施可多方面制定疼痛护理方案,并注重患者的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到自身的疼痛管理过程之中,促进了机体的髋关节功能的有效恢复,且利于减轻术后疼痛程度。

综上所述,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管理中实施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利于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可促进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快速恢复。

参考文献

 [1] 陈露,徐李华,陈文秀,等. 多维度协同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5, 22 (03): 423-428.

 [2] 刘倩,石永秀. 协同护理模式结合阶段式康复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J]. 中华养生保健, 2023, 41 (18): 106-10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