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外科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
卢楠楠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心胸外科 450000

复制成功

摘要:

目的:探讨在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外科快速康复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00个样本随机分配成两组,一组接受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另一组则接受围手术期的外科快速康复护理,以此来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效果指标超过对照组,其GSES、MHC-SF、SF-36评分亦高于对照组,并且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表现更佳,P<0.05。结论:针对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外科快速康复护理,可显著加快其术后恢复,增强自我效能感,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应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 外科快速康复护理老年胸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满意度
DOI: 10.12428/hlyjzz2025.09.031
基金资助: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多。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其手术耐受性较差,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显著增高,术后恢复过程也更为缓慢[1]。外科快速康复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通过优化围手术期的各个环节,包括术前健康教育、术中体温管理、术后早期活动、多模式镇痛等措施,旨在减轻手术应激反应,促进患者快速康复[2]。因此,研究快速康复护理在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3年3月-2025年3月就诊于本院的100例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50例,男女分别28、22例,年龄60-80岁,均(70.49±2.36)岁,体质量65-75kg,均(70.24±1.26)kg;观察组50例,男女分别29、21例,年龄62-80岁,均(71.32±2.78)岁,体质量67-75kg,均(71.36±1.52)kg;统计学分析,组间可比,P>0.05,且对研究知情;纳入样本均明确疾病诊断且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排除并发其他严重性器质性疾病、癌症、精神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详尽的手术相关宣教,以确保患者对手术过程有全面的理解,并在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术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持续监测,同时持续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苏醒并维持意识的清晰。术后疼痛管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患者的具体状况评估疼痛程度,采取相应的疼痛缓解措施,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观察组进行外科快速康复护理。

(1)术前准备。首先,对心肺、肝肾等主要器官进行功能评估,并执行血常规、电解质、凝血功能等生化检验。此外,心电图、胸部X线、CT等影像学检查不可或缺。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时,需详尽阐释手术流程、潜在风险及并发症,并针对其疑问提供解答,以减轻其焦虑与恐惧。协同团队成员,制定周详的术前准备方案,包括禁食、肠道准备、预防感染等措施。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术前护理指导,明确告知正确的禁食时间、停药时间、沐浴及更换衣物等相关事宜。同时,提供疼痛管理相关资料,包括止痛药物及止痛泵的使用方法。

(2)术中护理。术中,对患者的关键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中心静脉压,通过双频脑电图(BIS)技术进行精确调控。鉴于老年患者心脏及肺功能的衰退,临床中常采用全身麻醉、椎旁或肋间神经阻滞等方法,旨在保障手术安全性的同时,减少全身麻醉药物的用量。手术期间,保持患者体温的稳定性极为关键,可利用加热毯和暖风装置来预防低体温的发生。术中,必须严格控制输液速率和液体总量,以避免过量液体负荷对心肺功能的潜在损害。疼痛管理方面,结合应用自控镇痛泵(PCA)与局部麻醉,形成综合性的镇痛方案。术后尽量避免使用可能抑制肠道运动的长期阿片类药物,以促进术后肠道功能的迅速恢复。同时,术中监控尿量,确保肾脏灌注,以预防急性肾损伤。

(3)术后护理。①精确调控输液量:依据患者实际病情调整输液量,确保液体量既不过剩亦不缺乏。②促进早期营养摄取与活动:激励患者尽早开始进食和活动,以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根据患者营养需求,提供适宜的营养支持。③提供心理支持与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其了解术后护理和康复步骤,同时解决术后的心理问题。④密切监测伤口护理:持续监测伤口及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检查伤口是否出血、渗液或感染,及时更换敷料,确保伤口清洁且干燥。⑤有效管理疼痛:定期评估患者疼痛水平和治疗反应,选择适当的止痛药物,并调整其剂量和使用方式。⑥合理安排液体和营养:依据患者饮水量和营养状态,妥善安排补液和营养供给。监控体液平衡和营养素的摄入,必要时进行液体和营养的补充。⑦推动患者康复: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嗽,预防肺部及其他并发症。早期进行呼吸、肌肉力量和肺功能的康复训练。建议患者尽快开始下床活动,如坐起、行走等,以防止血栓和肌肉萎缩。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理疗和运动等康复活动。

(4)术后康复和随访。术后初期(1-3d),关键在于对患者生理指标的严密监测,并指导患者进行翻身及踝泵运动,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在必要时提供雾化吸入治疗,以助于痰液的清除,降低肺部并发症的风险。术后3-7d,促进患者下床活动,从床边坐起逐步过渡到短距离行走。饮食方面,患者从流质食物逐步过渡至普通食物,并确保摄入充足的蛋白质,以促进伤口愈合。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焦虑的心理疏导。术后随访包括定期回医院复查,观察伤口愈合和肺功能恢复情况;予以居家呼吸功能训练,并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逐步增加锻炼强度。监控药物副作用,特别是抗凝药物的使用。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指导。为患者提供便捷、迅速的咨询服务,为老年患者提供标准化的康复指导。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

(2)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MHCSF):GSES的评分上限为50分,分数越高意味着自我效能感越强;MHC-SF涵盖情绪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三个维度,每个维度的满分均为10分,分数越高表明心理状态越佳。

(3)生活品质评估: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各项指标均以100分为满分,得分愈高,表明生活品质愈佳。

(4)自拟问卷评估组间护理满意度,分为3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计数资料行SPSS25.0处理,360截图20251015092345.jpg、n/%表示,t、检验。有差异性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手术指标

观察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表1。

360截图20251015091805.jpg


2.2GSES、MHCSF评分

结合表2,观察组GSES、MHCSF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

360截图20251015091822.jpg


2.3SF-36评分

表3,观察组护理后的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360截图20251015091909.jpg


2.4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中,非常满意29例、满意20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中分别23、18、9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82.00%),x2值=7.111,P<0.05。

3 讨论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的数量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对于这些老年患者而言,胸外科手术无疑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治疗方式。围手术期作为手术的关键阶段,涵盖了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一系列过程,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术效果与康复情况[3]。传统的护理模式在围手术期虽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面对老年胸外科手术这一特殊群体时,逐渐显现出一些不足之处。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储备下降,对手术的耐受性和术后恢复能力都较年轻人差。在围手术期,他们更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切口愈合不良等,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给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外科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应运而生[4]。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强调通过优化围手术期的各个环节,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加速患者的术后恢复。将这一理念应用于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旨在打破传统护理模式的局限,通过多学科协作的方式,综合考虑老年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从患者的角度来看,实施外科快速康复护理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对于医疗机构而言,这也有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服务流程[5]。同时,该护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也符合现代医疗发展的趋势,能够推动护理学科的不断进步,为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提供更加科学、有效、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因此,深入研究外科快速康复护理在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意义[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指标超过对照组,GSES、MHC-SF、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更高,P<0.05。外科快速康复护理(ERAS)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策略,其内容贯穿于术前准备、术中操作以及术后全程管理。该策略的核心目标在于优化患者的生理状态,减轻手术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7]。对于老年胸外科患者而言,由于其生理储备的减弱及并发症的高发性,通过系统性的评估与干预,ERAS能够显著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及患者的预后。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肺功能以及心血管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并据此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老年患者由于慢性疾病或老化过程,常伴有营养不良,会影响伤口愈合和免疫力,因此术前营养风险评估至关重要,提供富含蛋白质和热量的饮食或肠内营养,以增强术后耐受力。在胸外科领域,尤其是肺切除手术中,肺功能检测至关重要[8]。因此,临床实践中应加强呼吸锻炼,如深呼吸、有效咳嗽和使用肺活量计,以提升肺顺应性,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对于慢阻肺(COPD)患者和长期吸烟者,术前戒烟2-4周可显著减少气道分泌物和感染风险。心血管评估则侧重于心脏储备、血压和血糖控制。对于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术中应合理用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并发症。术前心理护理同样重要,通过耐心沟通,让患者了解手术流程、潜在风险及术后康复计划,从而增强信心和依从性。手术中应减少创伤,维持体内平衡,预防并发症。微创技术如胸腔镜,能显著减轻患者伤害,减少痛苦和感染风险[9]。麻醉方案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避免认知损害。术中体温控制至关重要,需采取加温毯、调整手术室温度、预热输液等措施。输液控制需精确,避免心肺负担或灌注不足。术后早期标准化镇痛、活动和营养支持是快速康复的关键。多模态镇痛能减轻恶心、呕吐、肠麻痹等副作用。预防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肌肉萎缩,应尽早开始运动[10]。术后第1天,护士应协助患者进行床上运动,如踝泵运动、翻身、坐起,并在条件允许时早期下床活动。规律深呼吸和咳嗽训练,必要时配合雾化吸入、胸部物理治疗,降低肺不张和肺炎发生率。术后早期营养支持以易消化、高蛋白食物为主,促进伤口愈合和胃肠功能恢复。术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伤口愈合情况、引流量,及时发现和处理吻合口瘘、心律失常、感染等并发症。外科快速康复护理需关注身体和心理、社会适应,通过后续护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增强患者康复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出院前,为患者制定详尽的复健方案,包括饮食、运动指导和后续追踪,确保患者在家也能进行科学康复。优化围手术期各阶段,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ERAS在老年胸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尤为重要,多学科合作和个性化干预能有效应对老年患者多病共存的挑战,实现安全高效的康复。

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外科快速康复护理(ERAS)模式的效果及其满意度。研究结果表明,ERAS护理模式能够促进老年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并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整体满意度。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ERAS理念并针对老年患者生理特点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加强多学科团队合作,优化围手术期管理流程,以及重视患者心理支持和家属参与,对于提升护理质量及促进患者康复具有显著意义。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ERAS在不同手术类型及伴有并发症患者中的应用适宜性,以期优化临床操作规范。

综上,针对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外科快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促进其术后恢复进程,提升生活质量,且患者自我效能感更高,展现了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应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惠真,陈凤玉,李勤勤. 快速康复护理在胸外科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J]. 黑龙江医学, 2024, 48 (23): 2917-2919.

[2]王时婵. 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在微创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婚育与健康, 2024, 30 (09): 172-174.

[3]张佳,陈静,赵玉焕. 快速康复护理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 8 (26): 178-181.

[4]唐芬. 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在微创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中国社区医师, 2022, 38 (05): 120-122.

[5]周雨薇. 外科快速康复护理在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J]. 继续医学教育, 2021, 35 (09): 125-126.

[6]覃小祝. 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患者的快速康复护理开展及效果分析 [J]. 智慧健康, 2021, 7 (27): 115-117.

[7]秦占虹.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 19 (09): 130-131+135.

[8]牟秀芳.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的探讨 [J]. 中国农村卫生, 2021, 13 (08): 10-11.

[9]郑晓红. 快速康复护理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1, (03): 146-147.

[10]刘雪利,谢爱兰,刘菲菲,等. 快速康复护理对老年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住院时间与睡眠质量的影响 [J]. 当代临床医刊, 2021, 34 (01): 1-2+16.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ISSN:3079-9198 (Online)
ISSN:3008-0177 (Print)
所属期次: 2025.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