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临床中的常见病,此疾病对患者的病情危害性较大,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是较为常见的,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从临床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导致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因素还不明确,而如何对此症状进行预防是尤为重要的。据临床的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在患者介入术后早期给予持续腰穿引流,对清除血性脑脊液,避免血管瘤痉挛的发生尤为重要[2]。因此,本研究以我院选取患者为例,在患者中实施脑动脉瘤破裂介入,栓塞术治疗,同时给予早期持续腰穿引流和护理,对其效果展开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试验研究工作在我院展开,对应的时间范围为: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研究对象的选择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人数为50例。患者中,共有男性30例,女性20例,患者中对应年龄最大的人为85岁,对应年龄最小的人为38岁,患者所对应的年龄均值为(65.56±4.34)岁。本研究选取患者均为单一性发病,未合并其他症状,并且意识清醒,无精神病史等遗传情况。同时患者均在了解本研究、并签署相关同意书条款后开始试验,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并通过。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及时治疗,实施中,对患者展开各项检查,并给予止血药物(尼莫地平)。并为患者实施脑血管造影,对患者脑动脉瘤所在位置进行明确,完善各项检查后,保证在患者发病6h给予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并在患者术后早期配合持续腰穿引流,实施中,引导患者采用侧卧位,并抱膝,选择入路为L3、L5,随后给予常规腰穿,其中穿刺针选择:16G硬膜外穿刺针,穿刺深度控制在5-6cm,并观察其脑脊液,发现其流出后,则可退出针芯,随后在椎管内放置腰大池引流管(无菌),放置深度的控制以15-20cm为主。随后需要将穿刺针取出,并给予医用创可贴,上面覆盖脱脂纱布后进行固定处理,外置导管的位置与脊柱走向相同,出颈椎处。引流袋需要与导管相连接,挂置患者床旁(10-15cm高度)。
同时为患者配合护理实施:具体展开过程中,需要先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进行了解,并根据实际给予患者心理指导,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和各项治疗实施的必要性,以柔和、耐心的态度回答患者疑问,消除患者的担心、焦虑等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同时需要给予患者病情监测,主要观察患者的意识、颅内血压等情况,并指导患者保证绝对的卧床休息,分析患者是否伴随头痛等不良症状,发现异常需要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患者积极处理,保证患者健康。此外,还需要给予患者引流护理,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引流液颜色,记录引流量,明确引流液颜色,保证及时发现异常。同时需要保证引流管固定,定期观察其是否发生脱落、弯折等不良情况,发现后及时处理,避免对患者造成危害。此外,还需要给予患者感染预防,需要保证整个持续腰穿引流在无菌环境下展开,严格执行无菌原则。穿刺完成后,还需要对患者的穿刺口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是否出现红肿、渗液等情况。在对患者的引流管位置进行更换时,需要注意先夹闭接近患者身体部位的引流管。
1.3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50例患者的恢复效果。
1.4统计方法
对数据进行统计,将软件SPSS20.0进行应用,主要计算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主要为(计数数据)的计算,则用 n (%)来进行计算,用卡方来进行检验,如果结果被表达成 P<0.05,则认为这一次的研究比较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本研究50例患者经过持续腰穿引流和护理后,有2例患者发生脑积水,发生率为4.00%,其他患者均无异常。患者对应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89±2.35)天。同时,患者中对护理表示非常满意的有37人,表示满意的有12人,1人不满意,患者对应的满意度为98.00%。
3讨论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是临床中的常见情况,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给予早期介入栓塞术是有效方法[3]。此过程中配合术后早期持续腰穿引流,可将患者血性脑脊液及时排出,减少其对患者脑膜所造成的刺激作用,从而促进患者恢复。与此同时,持续腰穿引流可进一步促进患者的脑脊液循环,其可有效实现对患者脑脊液压力的调节,使其维持在稳定范围内,保证患者健康,减轻患者的术后脑疼痛发生率[4]。
但是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此操作也伴随一定的危险性,容易增加患者的感染风险、增加脱管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因此,配合护理操作尤为重要[5]。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监测,保证及时发现异常。同时需要给予患者引流管护理,保证引流管固定性,减少脱管、曲折等情况的发生。此外,还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关注度,给予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从而保证患者正确看待疾病,提高其配合依从性,保证患者健康,促进其快速恢复[6]。
综上所述,在动脉瘤破裂介入术后患者中实施持续腰穿引流术,其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恢复,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配合,可进一步保证患者的恢复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宣传。
参考文献:
[1] 苏志辉,冯才政,赵林.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反复腰穿引流和腰大池持续引流的效果比较[J]. 临床医学,2023,43(9):25-28.
[2] 林超群,范学政,邱波.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血性脑脊液引流方式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21,43(5):639-642.
[3] 刘文胜,蔡玮,谢树波,等. 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分析[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2,6(2):79-81.
[4] 刘方. 微创脑室穿刺外引流联合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效果分析[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25,31(1):38-40.
[5] 常健,廖昆,龚明. 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动脉瘤破裂后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 系统医学,2024,9(17):120-123.
[6] 王乃冰,袁兴,李俊明. 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4,9(32):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