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现状分析及对策
陈先银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农业农村局(莘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 252400

复制成功

摘要:

随着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进程加快,以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的日益严峻,动物检疫作为畜牧兽医工作的关键环节,在防范疫病传播、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动物检疫体系已初步形成覆盖养殖、屠宰、运输、销售全链条的监管网络,但在基层实践中,仍面临检疫队伍能力不足、检疫流程执行不规范、部门协同不畅等问题,导致检疫“防风险、保安全”的核心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在食品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双重导向下,深入分析动物检疫现状,探索科学有效的优化对策,不仅能提升动物检疫工作的整体效能,更能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关键词: 畜牧兽医动物检疫现状分析优化对策质量安全
DOI: 10.12428/zgny2025.09.022
基金资助:

引言:动物检疫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疫病检查、监测和处理的行政执法行为,是阻断疫病传播途径、保障畜产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法规,不断完善检疫制度,但基层检疫工作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如检疫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流通环节监管漏洞等,给动物疫病传播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潜在风险。因此,立足畜牧兽医工作实际,精准梳理动物检疫现存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对健全动物检疫体系、提升疫病防控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的现存问题

(一)检疫队伍专业能力薄弱,人员配置失衡

基层动物检疫队伍面临“专业人才匮乏、能力参差不齐”的突出问题。多数乡镇检疫员未接受系统的畜牧兽医专业教育,对动物疫病诊断、检疫技术操作、法律法规解读等核心能力掌握不足,难以应对复杂的检疫场景。同时,检疫人员数量与养殖规模不匹配,部分乡镇仅配备1-2名专职检疫员,需承担辖区内养殖场检疫、屠宰场监管、运输检疫等多项工作,任务繁重导致检疫流于形式。此外,基层检疫员薪酬待遇偏低、职业发展空间有限,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稳定性差。

(二)检疫流程执行不规范,关键环节存在漏洞

动物检疫全链条流程中,养殖、屠宰、运输等关键环节存在不规范操作问题。养殖环节,部分养殖场未建立健全养殖档案,检疫申报不及时,甚至存在隐瞒动物疫病情况的现象;屠宰环节,少数屠宰企业为追求利益,规避检疫检验流程,对病死动物违规屠宰、加工;运输环节,检疫证明填写不规范、倒卖检疫证明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且跨区域运输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管,导致疫病跨区域传播风险增加。此外,基层检疫多依赖感官检查,缺乏精准的实验室检测支撑,难以发现隐性疫病。

(三)部门协同机制不畅,监管合力尚未形成

动物检疫工作涉及农业农村、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公安等多个部门,但各部门之间存在职责交叉、信息壁垒问题,协同监管机制不健全。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养殖、屠宰环节检疫,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流通、销售环节监管,但两者之间检疫信息共享不及时,导致“养殖端检疫合格、流通端不合格”的监管脱节现象。交通运输部门在动物运输环节检查中,对检疫证明的真伪识别能力不足,难以有效拦截违规运输行为。部门间缺乏统一的协调联动机制,导致监管资源分散,整体检疫效能难以充分发挥。

二、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的优化对策

(一)强化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检疫能力

以“专业化、规范化、稳定化”为目标,加强动物检疫队伍建设。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定向培养等方式,吸纳畜牧兽医专业高校毕业生充实基层检疫队伍,明确学历、专业等准入门槛。建立分层分类培训体系,联合科研院校、行业专家开展疫病诊断、检疫技术、法律法规等专题培训,每年培训不少于40学时,并将培训考核结果与岗位聘用挂钩。提高基层检疫员薪酬待遇,完善津贴补贴政策,拓宽职业晋升渠道,增强队伍稳定性,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检疫队伍。

例如,针对检疫队伍薄弱问题,实施“动物检疫人才提升计划”:通过公开招聘引进20名畜牧兽医专业本科毕业生,分配至乡镇检疫站;与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开设“基层检疫员特训营”,每月开展1次线上技术培训,每季度组织1次线下实操考核,内容涵盖重大疫病快速检测、检疫证明规范填写等;将检疫员纳入专业技术岗位序列,落实职称评定政策,基层工作满5年且表现优秀者优先晋升,同时每月发放600元检疫岗位津贴。实施两年后,该县检疫队伍专业人员占比从35%提升至78%,检疫操作规范率提升至95%。

(二)规范检疫流程,筑牢全链条监管防线

严格落实动物检疫全链条监管要求,规范养殖、屠宰、运输各环节检疫流程。养殖环节,督促养殖场建立完善养殖档案,强制推行检疫申报制度,对未申报检疫的养殖场依法处罚;屠宰环节,实行“驻场检疫”制度,检疫员全程监督屠宰过程,对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及产品强制进行无害化处理;运输环节,推广电子检疫证明,实现“网上申报、在线核发、全程可追溯”,严厉打击倒卖检疫证明、违规运输等行为。同时,在基层检疫站配备便携式疫病快速检测设备,提高现场检疫准确率,堵塞检疫漏洞。

例如,为规范检疫流程,推行“全链条闭环监管”模式:养殖环节,要求所有规模养殖场安装视频监控,检疫员通过远程监控核查养殖档案,申报检疫需提前24小时通过“动物检疫APP”提交;屠宰环节,向全市32家屠宰场派驻专职检疫员,全程监督“入场查验—同步检疫—产品出证”流程,对病死猪实行“定点收集、集中无害化处理”;运输环节,全面启用电子检疫证明,与交通运输部门共享证明信息,在高速公路收费站设置检查点,利用扫码设备核查证明真伪。实施一年后,该市违规屠宰案件同比下降62%,运输环节检疫合格率提升至98%。

(三)健全协同机制,凝聚联合监管合力

建立健全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形成检疫监管合力。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联合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1次工作会议,通报检疫工作进展,协调解决跨部门问题。搭建跨部门检疫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养殖、屠宰、运输、销售各环节检疫信息实时互通,消除监管盲区。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每年组织2-3次“动物检疫专项整治”,集中打击违规检疫、违规屠宰、违规运输等违法行为,形成监管震慑,提升整体检疫效能。

例如,建立“动物检疫协同监管领导小组”,由农业农村局局长任组长,市场监管、交通、公安等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每月召开联席会议;搭建“跨部门检疫信息共享平台”,农业农村部门将检疫合格信息实时推送至市场监管部门,交通部门在运输检查中可直接查询检疫信息;每年开展“绿盾”联合执法行动,四部门联合开展屠宰场检查、运输环节巡查,2023年共查处违规检疫案件45起,违规运输案件68起。协同机制建立后,该市动物疫病传播风险同比下降55%,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

三、结语

动物检疫是畜牧兽医工作的核心防线,直接关系到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当前存在的队伍能力薄弱、流程不规范、协同不畅等问题,需要通过系统性改革加以破解。在实践中,应立足基层实际,从队伍建设、流程规范、协同机制完善等维度精准发力,避免形式主义整改,切实提升动物检疫的专业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动物检疫的风险防控作用,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保障人民群众畜产品消费安全。

参考文献:

[1] 邹志锋. 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常见问题及改进策略[J]. 畜禽业,2023,34(10):33-35.

[2] 贾敏林. 探讨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的现状[J]. 吉林畜牧兽医,2023,44(11):173-174.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ISSN:3079-9147 (Online)
ISSN:3008-0223 (Print)
所属期次: 2025.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