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陈先银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农业农村局(莘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 252400

复制成功

摘要:

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承担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养殖技术推广指导、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重要职能,直接关系到广大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和城乡居民的餐桌安全。但受基层资源配置不均、专业人才匮乏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的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仍存在服务能力薄弱、响应不够及时、供给与需求脱节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在此背景下,系统梳理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的现存短板,探索科学有效的优化路径,不仅能够提升基层服务的整体效能,更能为防范重大动物疫病风险、促进畜牧业稳产保供提供有力支撑,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

关键词: 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现存问题优化对策畜牧业发展
DOI: 10.12428/zgny2025.09.023
基金资助:

引言: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基层畜牧兽医体系建设的投入,推动服务网络不断完善,但在实际运行中,许多乡镇和农村地区仍面临服务队伍不稳定、设备设施陈旧、服务方式单一等现实困境。尤其是在中小养殖户占比较高的区域,技术服务的滞后已成为制约养殖效益提升、阻碍疫病防控措施落地的关键因素。因此,立足基层实际情况,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对健全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促进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的主要现存问题

(一)服务队伍结构失衡,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基层畜牧兽医服务队伍面临人员老化、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不少乡镇兽医站工作人员平均年龄偏大,知识体系更新缓慢,对规模化养殖中的精准饲喂技术、新型疫病快速检测方法以及智能化防疫设备的操作应用掌握不足,难以满足现代养殖的技术需求。同时,基层岗位薪酬待遇偏低、职业发展空间有限,对高校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的吸引力不足,导致队伍“青黄不接”现象普遍。部分基层工作人员身兼多职,精力分散,无法全身心投入畜牧兽医技术服务工作,直接影响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设施设备配置不足,技术支撑能力薄弱

基层畜牧兽医服务机构的硬件设施和技术装备普遍滞后。多数乡镇兽医站缺乏标准化的疫病检测实验室,仅能开展简单的临床诊断,无法对非洲猪瘟、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进行快速精准检测,导致疫病早期发现和处置不及时。防疫物资储存运输设备如疫苗冷藏箱、专用消毒器械等老化破损严重,影响防疫效果。同时,信息化建设滞后,缺乏统一的服务管理平台,养殖档案、疫病监测数据、服务记录等信息分散,无法实现高效整合与共享,造成服务响应滞后、监管效率低下。

(三)服务模式固化单一,供需匹配程度不高

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多处于被动响应状态,服务模式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服务内容仍集中在动物强制免疫、疫病临床诊疗等传统领域,对养殖环境优化、粪污资源化利用、饲料营养配比优化等现代化养殖技术的推广力度不足。服务方式以线下上门服务和集中培训为主,受时间、空间限制较大,难以快速响应偏远地区养殖户的紧急技术需求。服务供给未充分考虑不同规模、不同养殖类型农户的差异化需求,导致服务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供需匹配度较低。

二、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的优化对策

(一)优化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服务水平

以“引才、育才、留才”为抓手,全面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队伍建设。通过提高基层岗位薪酬待遇、完善编制管理、拓宽晋升渠道等措施,吸引高校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扎根基层。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联合农业职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定期开展新型养殖技术、疫病检测方法、信息化工具应用等专题培训。推行“老带新”师徒结对制度,提升年轻人员的实操能力。同时,明确岗位职责,剥离与畜牧兽医服务无关的兼职任务,确保工作人员精力集中,打造一支稳定、专业的基层服务队伍。

例如,为解决基层兽医队伍老化问题,实施“基层畜牧兽医人才振兴计划”: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引进畜牧兽医专业本科及以上毕业生,给予每人3万元安家补贴和每月800元乡镇工作津贴;与本地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设“基层兽医特训班”,每月组织1次线上理论培训,每季度开展1次线下实操训练,内容涵盖生猪规模化养殖技术、重大动物疫病快速检测等;推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兽医站人员的核心职责为技术服务,不再承担非专业领域的兼职工作。实施一年后,该县基层兽医队伍平均年龄下降6岁,养殖户对技术服务的满意度从62%提升至90%。

(二)补齐设施短板,强化技术装备支撑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系统升级基层畜牧兽医服务的硬件设施和技术装备。按照标准化要求改造乡镇兽医站疫病检测实验室,配备酶标仪、PCR检测仪等精准检测设备,提升疫病早期诊断能力。更新疫苗冷藏运输车辆、便携式消毒设备、移动诊疗箱等防疫装备,保障防疫物资储存运输安全。搭建县乡两级一体化畜牧兽医信息化服务平台,整合养殖档案管理、疫病预警、技术咨询、在线问诊等功能,实现服务需求在线提交、服务过程实时跟踪、数据信息共享互通,提升服务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水平。

例如,整合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资金,用于基层畜牧兽医设施设备升级:为乡镇兽医站建成标准化疫病检测实验室,配备各类检测设备350台套;为每个乡镇配备1辆恒温疫苗冷藏车和3套便携式疫病采样设备;开发“畜牧通”手机APP,养殖户可通过APP提交技术咨询、疫病诊断申请,平台根据地理位置自动匹配附近兽医人员,实现“线上派单、线下服务”。升级后,该市基层疫病检测时间从原来的3天缩短至4小时,服务响应时间从平均30小时缩短至5小时。

(三)创新服务模式,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打破传统被动服务模式,构建“主动服务+多元供给”的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体系。根据规模化养殖场、家庭农场、散养户等不同养殖主体的需求,制定差异化服务方案:为规模化养殖场提供定制化技术服务,包括养殖环境智能化调控、疫病综合防控方案设计等;为中小养殖户和散养户开展“巡回服务+集中培训+定点咨询”相结合的服务,普及标准化养殖技术。拓展线上服务渠道,利用短视频平台开设“兽医讲堂”,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推广实用技术,解决偏远地区服务覆盖不足的问题。

例如,创新“分类施策+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模式:对辖区内规模化养殖场,指派专职技术人员担任“驻场顾问”,每月至少2次上门提供精准指导,协助制定个性化疫病防控预案;对散养农户,组织5支流动服务小队每月开展2次巡回服务,在养殖集中区设立6个“固定服务点”提供常态化咨询;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开设“乡村兽医小李”账号,每周发布4条养殖技术短视频,每周开展1次线上直播答疑。实施半年后,该县中小养殖户养殖成活率平均提升12%,线上服务咨询量占总咨询量的50%以上。

三、结语

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保障,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养殖主体的切身利益和公共卫生安全。当前存在的队伍结构失衡、设施装备薄弱、服务模式单一等问题,需要通过系统性、针对性地改革加以解决。在实践中,应立足基层实际,从队伍建设、设施升级、模式创新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避免形式主义整改。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真正下沉落地,充分发挥其在疫病防控、技术推广、质量监管中的关键作用,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何瑛. 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3(1):74-76.

[2] 罗绍兴,黄瑞芬,张丽,等. 探究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畜牧业环境,2023(6):118-120.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ISSN:3079-9147 (Online)
ISSN:3008-0223 (Print)
所属期次: 2025.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