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背景与智慧供电系统应用意义
1.1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重要性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作为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高效运行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其中,照明系统通过提供充足的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的道路照明,显著提升了行车安全性,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2]。同时,监控系统借助先进的传感器和通信技术,能够实时掌握路况信息,包括交通流量、车速以及突发事件等,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优化交通调度并提高整体运行效率。此外,机电工程还涵盖了收费系统、通信设备等多个子系统,这些系统的协同工作共同构建了高速公路智能化运营的基础架构,推动了高速公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智慧供电系统应用意义
智慧供电系统的引入为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运行带来了革命性的改进,其核心价值在于显著提升供电可靠性、降低运营成本,并助力高速公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而言,智慧供电系统通过智能配电设备和监测传感器的协同工作,能够实时监测电力负荷变化并及时调整供电策略,从而有效减少故障停电时间,保障各子系统的稳定运行[3]。此外,该系统通过对电能分配的优化管理,避免了传统供电模式中因能源浪费而导致的额外开支,进一步降低了运营成本[4]。更为重要的是,智慧供电系统的应用契合了当前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碳排放,为高速公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 智慧供电系统构成与原理
2.1 智能配电设备
智能配电柜和智能断路器是智慧供电系统中的核心组件,其主要功能在于实现精准配电与故障隔离,从而保障供电稳定性。智能配电柜通过集成先进的电路保护和控制技术,能够对电力进行有效管理和分配,确保各机电设备获得适宜的电压和电流[6]。同时,智能断路器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在检测到异常负载或短路时,可迅速切断故障回路,防止故障扩散至其他设备,显著提升了供电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这种精准的配电策略不仅优化了能源利用效率,还减少了因故障导致的停电时间,为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持续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2.2 监测传感器
电压、电流、温度等监测传感器在智慧供电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通过实时采集供电数据,为系统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例如,电压传感器能够动态监测电网电压波动,及时发现潜在的过压或欠压问题;电流传感器则用于记录负载变化,评估设备运行状态是否正常;而温度传感器可通过检测关键节点的温度变化,预警可能发生的过热故障[7]。这些数据被传输至后台管理系统后,经过分析处理,可生成设备健康报告,并触发相应的调控措施,从而实现对供电系统的全面监控与优化管理。
2.3 通信网络
通信网络作为智慧供电系统的纽带,承担着连接各设备并实现数据快速传输与远程控制的重要任务。该系统采用先进的通信接口和网络协议,确保了数据在本地端与远程控制中心之间的高效流转[6]。具体而言,通信网络支持实时数据收集与分析,使操作人员能够在远程监控中心全面掌握供电系统的运行状况。此外,借助高速通信技术,系统还可以快速响应突发事件,例如通过远程调控调整电力分配方案,或下达紧急停机指令以避免故障扩大。这种高效的通信机制极大地提升了供电系统的灵活性与智能化水平。
2.4 后台管理系统
后台管理系统是智慧供电系统的大脑,集成了数据分析、故障预警、远程调控等多项功能,实现了对供电系统的智能化管理。通过对前端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后台管理系统能够识别出潜在的供电隐患,并提前发出预警信号,从而指导维护人员采取预防措施[2]。此外,该系统还支持远程调控操作,例如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整电力分配方案,或优化设备运行参数,以提升整体能效。更为重要的是,后台管理系统具备强大的数据存储与查询能力,可为后续的性能评估与优化设计提供丰富的历史数据支撑,进一步推动了智慧供电系统的持续改进与完善。
3. 智慧供电系统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中的应用场景
3.1 隧道照明
智慧供电系统在隧道照明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其能够根据隧道内车流量、光线变化等因素智能调节照明亮度,从而保障照明效果的同时实现节能目标。隧道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照明系统的稳定性和节能性对整体运营具有关键意义。通过分布式调压智慧供电系统,可实现对隧道内照明设备的精细化控制。例如,在车流量较大的时段,系统自动提升照明亮度以确保行车安全;而在车流量较小或外界光线充足的时段,则适当降低照明亮度以减少电能消耗[7]。此外,智慧供电系统还能通过监测传感器实时采集隧道内的环境数据,如光照强度和车辆通行情况,并结合后台管理系统的数据分析功能,动态调整照明策略,进一步优化电能利用效率[8]。这种智能化的照明控制方式不仅提升了隧道照明的可靠性,还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为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3.2 收费系统
智慧供电系统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中的应用,主要集中于确保收费设备的不间断供电,从而避免因停电导致的收费中断和数据丢失问题,保障收费工作的正常进行。收费系统作为高速公路运营的核心环节之一,其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和服务质量。传统供电方式在应对突发停电或电力波动时存在一定局限性,而智慧供电系统通过配置不间断电源(UPS)和智能配电设备,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10]。具体而言,智慧供电系统能够在检测到电力异常时迅速切换至备用电源,确保收费设备的持续运行;同时,其监测传感器可对电力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潜在故障隐患并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发出预警,从而提前采取维护措施。此外,智慧供电系统还支持远程调控功能,管理人员可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对收费系统的供电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进一步提升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2]。这些特性使得智慧供电系统成为保障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
3.3 通信设备
智慧供电系统在高速公路通信设备中的应用,旨在为其提供可靠的供电保障,从而确保通信畅通,为车辆提供实时路况信息等服务。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高速公路通信设备的稳定运行对于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性至关重要。智慧供电系统通过分布式架构和智能化控制技术,能够为沿线分布的通信设备(如监控摄像头、信息显示屏等)提供高质量的电力支持[2]。例如,系统可根据通信设备的实际用电需求,动态分配电能资源,避免因电力不足或过载导致的设备故障。同时,智慧供电系统的监测传感器能够实时采集通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电力参数,并将数据上传至后台管理系统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通信设备供电状况的全面掌控。此外,该系统还具备故障自愈功能,能够在发生局部电力故障时快速隔离问题区域并恢复供电,最大限度地减少通信中断的发生[7]。通过上述措施,智慧供电系统不仅提升了高速公路通信设备的运行可靠性,还为智能交通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 智慧供电系统应用面临的挑战与解决策略
4.1 复杂环境下的设备稳定性
高速公路的运行环境复杂多变,高温、潮湿、灰尘等因素对智慧供电设备的性能与可靠性构成了严峻挑战。例如,在高温环境下,电子设备易发生过热故障,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潮湿环境可能引发设备短路或腐蚀问题,而灰尘积累则会影响设备的散热效果与电气连接性能[5]。为保障智慧供电系统在复杂环境中的稳定运行,可采取以下策略:首先,加强设备的防护设计,例如采用防水、防尘、耐高温的材料制造设备外壳,以提升其环境适应能力;其次,建立定期维护机制,通过巡检与保养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4.2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智慧供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涉及大量数据的传输与存储,包括实时电力参数、设备状态信息以及用户操作记录等,这些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然而,数据传输与存储过程中面临诸多数据泄露风险,如黑客攻击、非法访问等,可能导致敏感信息被窃取或篡改[15]。为应对这一挑战,可采取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措施:一方面,引入加密技术对传输与存储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截获或篡改;另一方面,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仅允许授权人员访问相关数据,同时记录所有数据操作日志,以便追溯与审计。此外,还需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与修复,提升整体安全性。
4.3 与其他系统的兼容性
智慧供电系统需与高速公路其他机电系统(如监控系统、收费系统等)协同工作,以实现整体运行效率的最优化。然而,不同系统之间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例如通信协议不统一、接口标准不一致等,这些问题会阻碍系统间的数据交互与功能协同[12]。为解决兼容性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制定统一的系统接口标准与通信协议,确保各系统之间能够无缝对接;其次,开发适配接口或中间件,用于解决现有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差异;最后,在系统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与其他系统的集成需求,进行充分的兼容性测试,确保各系统在实际运行中能够协同高效运作。
5. 智慧供电系统应用案例分析
5.1 案例介绍
以岳西至武汉高速公路妙道山隧道为例,该隧道左洞长3161.2米,右洞长3215.3米,监控等级按A级设计,是连接安徽与湖北两省的重要省际区域干线[7]。为解决传统供电方式中两端供电建设难度高、电缆投资大的问题,项目采用了分布式调压智慧供电系统。该系统通过在隧道洞口变电所配置智慧供电上端电源柜,输出单相3300V和1000V电压至隧道内各下端电源箱,再经降压处理为单相220V电压,为照明、通风及监控设备供电[8]。此外,中交一公局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在某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中应用的分布式智慧节能供电系统同样具有代表性,该系统通过优化能效和经济性,显著降低了能耗与运营开支[3]。
5.2 应用成效分析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智慧供电系统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在供电质量方面,分布式智慧供电系统通过稳定电压输出,显著提高了电压稳定性,减少了因电压波动导致的设备损坏风险[8]。其次,在故障率方面,由于系统具备智能监控与故障隔离功能,能够有效减少故障发生次数,并快速定位与解决问题,从而大幅降低故障率[3]。最后,在运营成本方面,智慧供电系统通过优化电能分配与减少无功损耗,实现了节能目标,降低了整体运营开支。例如,妙道山隧道项目采用新方案后,电缆用量显著减少,供电成本大幅下降[7]。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智慧供电系统在提升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供电可靠性与经济性方面的优越性。
6. 智慧供电系统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中的发展趋势
6.1 与新能源技术融合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智慧供电系统与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的融合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融合不仅能够降低对传统电网的依赖,还能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推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绿色化进程[4]。例如,在高速公路沿线布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可以利用充足的阳光资源为隧道照明、监控设备等提供清洁能源。同时,风能作为一种清洁且可持续的能源形式,可在特定区域(如山区或沿海路段)安装风力发电装置,进一步补充供电需求。通过智慧供电系统的智能调度与管理,这些新能源能够被高效整合到现有供电网络中,实现多能源协同供应,优化能源配置,减少碳排放,助力高速公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6.2 更智能的故障预测与自愈功能
未来的智慧供电系统将借助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更加精准的故障预测和快速自愈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9]。具体而言,通过部署先进的监测传感器和数据分析算法,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并处理大量的供电数据,包括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的变化趋势。基于这些数据,AI模型能够学习历史故障模式,并预测潜在故障的发生概率及其可能的影响范围。此外,智慧供电系统还具备自动故障诊断与隔离功能,当检测到异常时,系统能够在毫秒级时间内定位问题源头,并通过智能切换装置迅速恢复供电,最大限度地缩短故障持续时间。这种“预测性维护”与“自愈”机制的结合,不仅能有效降低运维成本,还能显著提升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出行体验。
参考文献
[1]顾汶泰.智慧供电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2,(10):26-28.
[2]李彬.试析智慧供电系统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中的应用[J].幸福生活指南,2023,(25):64-66.
[3]赵强.智慧供电系统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21):120-123.
[4]曾柳雄.高速公路智慧节能型供配电方案技术应用研究[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3,(9):68-70.
[5]葛礼春.浅谈现代高速公路项目供配电技术[J].机电信息,2023,(16):85-88.
[6]武新超.高速公路机电设备智能供电技术应用与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4,(8):43-45.
[7]姜少飞.高速公路智慧供电系统的应用[J].中国交通信息化,2021,(11):135-137.
[8]袁慧.智慧供电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6,42(17):116-117.
[9]符方睿.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智能供电技术研究[J].机电信息,2023,(6):80-82.
[10]薛佩佩.分布式智慧供配电系统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24,(15):195-197.
[11]韦杰.高速公路项目机电设备的智能供电技术探讨[J].交通科技与管理,2023,(11):177-179.
[12]王治刚.智慧化建设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23):146-148.
[13]凌思威.虎门二桥分布式智慧节能供电系统的构建和实施[J].交通科技与管理,2023,(19):25-27.
[14]彭兴刚.探析高速公路分布式远距离智慧的节能供配电系统[J].低碳世界,2019,9(2):223-224.
[15]胡松洁.分布式智慧供配电系统在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中的应用研究[J].交通世界,2022,(34):171-173.
作者简介:罗彩莲(1977—),女,汉族,浙江杭州人,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