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消化性溃疡患者众多,该病由胃和十二指肠深层黏膜受损引起,全球约10%人口患病,4%患者因此死亡,主要因胃液和十二指肠液异常分泌引发。治疗以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为主,但需配合良好饮食习惯以提高疗效。饮食管理是多学科融合的护理方式,通过整合营养健康理念降低病情恶化风险。普遍认为饮食护理对康复至关重要,可减少胃酸分泌、增强黏膜保护、加速愈合,但具体机制及对临床症状、生化指标的影响尚不明确。研究选取7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饮食护理),旨在探讨饮食护理对溃疡愈合的影响,具体方法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12月收治的7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年龄25-52岁、溃疡直径0.6-5.2cm(均2.14±0.93cm),观察组年龄24-53岁、溃疡直径0.7-5.3cm(均2.17±0.92cm),两组性别、年龄、职业、溃疡直径等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采用抑酸、抗溃疡药物治疗+生活指导+心理疏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饮食护理(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温和的优质食物,避免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同时监测血液指标,评估疗效并调整方案。所有患者完成复查(症状改善、体检、胃镜、实验室指标)以评估愈合情况。
1.2 方法
常规组病人接受基本饮食照管:医生根据病情制定食谱,禁刺激性食物及烟酒,病人分次进食保证营养、促进胃肠恢复,饮食督导员定期查看并随病情调整食物。改进组在常规照管基础上增加营养调理,医生每日提供溃疡专用高蛋白易消化食品,按需调配软食、稀糊以减轻消化负担。观察组每日接受营养师指导,针对食欲不振、腹痛、消瘦等症状个性化调整,辅以中药调理改善胃肠功能、促进溃疡愈合;护理人员关注患者饮食习惯,督促按时进餐及合理膳食,确保营养均衡。
在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在相同的药物治疗方案下进行治疗,饮食护理干预在药物治疗的进行,为期8周。两组患者均定期接受复查,并进行相关临床评估。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主要使用几个指标对比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接受饮食护理干预之前和之后的情况变化。
治疗成功率作为核心疗效指标,依靠临床观察结合溃疡愈合状况进行评定。成功率的评定标准为:显著效果指溃疡全部愈合,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果指溃疡部分愈合,症状有所好转;无效果指溃疡没有显著好转或症状没有减轻。具体成功率计算公式为:(显著效果病例数+有效果病例数)除以总病例数乘以100%。
食欲不好、肚子痛、体重减轻和贫血等症状的严重程度分别采用评分量表进行评估。
评分使用15分量表,1分代表症状轻微,5分代表症状严重。食欲不振、腹痛、消瘦和贫血的评分都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对比,治疗效果的判断依据是,治疗后各项评分明显降低说明症状得到改善。
FIB、PLT、PT和MPV等生化指标用来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液状况。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平均血小板体积水平发生变化,用来判断治疗干预对患者凝血状况的作用。各项指标治疗后出现明显变化(P<0.05)就说明干预有效。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通过TNFα、IL2、hsCRP和IL6的测定反映患者的炎症反应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后炎症因子的显著降低,尤其是TNFα和IL6等提示干预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各项指标的改善将作为治疗效果的重要标志。
所有指标均通过统计学分析,结合组间差异进行综合评价,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分析数据。计量资料全部符合正态分布,使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比较不同组别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显示频数和百分比。治疗前后数据比较,组内不同时间点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不同组别时,分析两组差异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学检验显著性水平设定为小于0.05,小于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有效率比较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有效率差距很大,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得多,数据P值小于0.05,说明饮食护理干预让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食欲不振、腹痛、消瘦和贫血评分的变化,通过t检验分析发现,治疗后观察组的这些症状评分都比治疗前低很多,跟对照组比起来差距有统计学意义,数据P值小于0.05。这种差距说明饮食护理干预能很好地减轻溃疡患者的症状。
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和平均血小板体积这些生化指标,医生在两组治疗前后都进行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和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变化,跟对照组相比,差别很明显,数据证明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饮食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液学指标起到了一定作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2、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这些炎症因子的水平,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水平下降得很明显,对照组下降不明显,数据证明差异显著(P<0.05)。这些结果表明饮食护理干预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反应促进溃疡的愈合。
所有数据均按上述统计方法进行处理,P值小于0.05均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显效和有效患者比例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提示饮食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疗效具有积极影响。详见表1。
2.2 食欲不振、腹痛、消瘦和贫血评分的对比
观察组在治疗后食欲不振、腹痛、消瘦和贫血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四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饮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相关症状,促进其整体康复。详见表2。
2.3 FIB、PLT、PT 和 MPV 的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FIB、PLT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 PT、MPV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凝血功能,促进溃疡愈合。详见表3。
2.4 血清TNFα、IL2、hsCRP和IL6水平的比较
观察组在治疗后血清TNFα、IL2、hsCRP和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饮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调节免疫炎症反应。相比之下,对照组虽有所改善,但差异较小,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详见表4。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属于一种普遍胃肠道疾病,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加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导致这种病发生。饮食护理干预可以让疾病治疗过程变得顺利,起到关键作用,合理膳食调整能够帮助溃疡愈合,缓解症状,增强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接受饮食护理干预之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29%,数据高于对照组71.43%。观察组显效率达到54.29%,对照组40.00%相比之下增加不少,无效率5.71%,少于对照组28.57%很多。
科学饮食护理干预可促进溃疡愈合、提升疗效,其作用机制涉及多方面:控制饮食结构、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减轻胃酸对溃疡面的侵蚀,加速黏膜修复;增加优质蛋白、维生素及矿物质摄入,可加速组织修复、增强免疫;规律饮食、少量多餐可平衡胃液分泌、减轻胃肠负担、提升消化吸收功能。该干预可提高消化性溃疡治疗有效率、促进溃疡愈合、改善临床症状,适合临床推广。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常伴食欲不振、腹痛、消瘦、贫血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及治疗。研究通过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症状评分(食欲不振、腹痛等)变化,发现观察组评分显著降低(分别降至1.40±0.27、1.24±0.23、0.87±0.14、0.75±0.13),对照组评分(2.17±0.39、2.09±0.17、1.45±0.29、1.23±0.25)下降幅度较小,表明饮食护理能有效缓解症状。这可能与饮食护理调节整体健康、提供营养、改善胃肠功能、调节肠道微生态及降低炎症有关;对照组改善有限或因常规治疗的局限性。
消化性溃疡常伴FIB、PLT、PT等凝血功能异常,针对性护理可改善血液指标。观察组饮食护理后,FIB、PLT、PT、MPV均显著改善:FIB从3.72g/L降至2.45g/L(对照组3.18g/L,P<0.05),抗炎及降血栓效果更优;PLT从228.34±40.67×10⁹/L降至191.56±19.27×10⁹/L(对照组209.17±24.28×10⁹/L,P<0.05),血液流变性提升;PT延长至13.58±1.63秒(对照组10.36±1.57秒,P<0.05),凝血功能改善,血栓风险降低;MPV升至10.27±1.85fl(对照组8.39±1.64fl,P<0.05),血小板功能改善,出血风险降低。饮食护理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及血液流变性,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及凝血功能,促进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饮食护理干预可改善溃疡患者症状及健康指标。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患者血液炎症因子变化发现,饮食护理组治疗后TNFα、IL2、hsCRP、IL6水平低于非饮食护理组。TNFα、IL6为促炎因子,溃疡患者体内水平升高提示炎症活跃。治疗后饮食护理组TNFα从80.35±13.80 ng/L降至39.30±5.35 ng/L,IL6从108.39±23.47 pg/L降至49.25±10.24 pg/L;对照组虽有改善,但降幅低于观察组。IL2升高与免疫反应相关,观察组治疗后IL2升至12.14±2.36 pg/L,高于对照组,提示饮食干预对免疫功能有积极调节作用。hsCRP降低表明疾病缓解效果显著。饮食护理通过减少炎症因子、调节免疫反应,改善溃疡患者疗效及健康指标,促进溃疡修复,支持其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晓玲尹利静.饮食护理干预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J].益寿宝典,2022,(06):0050-0052.
[2]董秀芬.消化性溃疡的饮食护理[J].健康女性,2020,12(16):109-110.
[3]时风华刘洁.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饮食护理干预探究[J].饮食保健,2020,7(07):152-153.
[4]张洁张伟伟.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2,(07):0120-0123.
[5]申艳杨娇.消化性溃疡患者接受饮食护理干预的价值探讨[J].特别健康,2020,(07):217-217.
[6]李丹丹.浅谈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饮食护理[J].饮食保健,2020,7(02):233-234.
[7]罗婷.消化性溃疡的饮食护理进展[J].养生保健指南,2021,(08):215-215.
[8]刘晓玲,任红梅,苏爱平.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研究[J].心理月刊,2021,(19):138-139.
[9]武小姗曲小雪.饮食护理干预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益寿宝典,2021,(04):0035-0036.
[10]胡燕秋.饮食护理干预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3,(10):0155-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