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引导下的护理在促进乳腺癌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价值
徐晗 魏良云 姜玲 蒋春燕
中国人民解放军95829部队医院 湖北武汉 430014

复制成功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引导下的护理在促进乳腺癌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 将3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年龄在40~60岁之间,年龄均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引导下的护理。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功能锻炼知识掌握及肩关节外展恢复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无论是角色受限、躯体疼痛、生命活力、感情因素、社交能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活动能力各个方面,观察组护理后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并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引导下的护理能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乳腺癌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
DOI: 10.12428/hlyjzz2025.09.043
基金资助:

引言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每年新增乳腺癌病例数占全部新发癌症病例的近四分之一。因此,乳腺癌的预防和治疗被世界各国放在了突出的位置。良好的乳腺癌治疗并不仅仅包括手术、化疗、放疗,最后的康复护理也尤其重要。其中,肢体功能恢复是乳腺癌患者治疗后重要的康复环节,其对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有显著的影响。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康复护理中的重要理论,该理论能有效指导护理人员进行定向的康复护理,帮助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复身体机能。然而,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引导下的护理在乳腺癌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效果如何,目前尚不明确。因此,对3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实验,探讨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引导下的护理在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上的价值,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具有指导意义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的3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接受了肢体功能恢复护理。这些患者都采用了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引导下的护理方法。根据计算机表法,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5例乳腺癌患者。

观察组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0-60岁,平均年龄为48.66±5.97岁。对照组患者的年龄范围也为40-60岁,平均年龄为50.9±2.40岁。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均值,虽然在两组之间有一定的差别,但在统计学意义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这两组乳腺癌患者最初的生命活力、角色受限、躯体疼痛、感情因素、社交能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及活动能力评分也具有一致性。详见表5,活动能力的均值在对照组为65.74±6.28,而在观察组为65.87±8.22。在统计学意义上,研究前后的变化在两组之间并未显示出显著差异(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具备相似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和生活质量评分,所有的比较都具有可比性。这为评估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在促进乳腺癌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价值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1.2 方法

在这项研究中,组织了15名年龄在40~60岁的乳腺癌患者,其中观察组的平均年龄为48.66±5.97岁,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50.9±2.40岁。这两个组的患者在年龄和健康条件方面均有着基本上的均衡性,所以结果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对于对照组,采取了常规的肢体康复护理,包括定期进行肢体功能训练,配合药物治疗,定期进行复查及评估,对护理效果进行追踪。对于观察组,使用了一个新的护理模型:根据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进行护理干预。这种理论是综合了社交科学和健康相关理论,旨在探索影响个体健康行为的多种因素,以帮助个体对改变不良健康行为的意愿和行动进行积极的调整。

具体方案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全面评估患者现有的肢体机能,了解肌肉的力量、柔韧性和耐力水平,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出个性化的身体训练计划;二是做出详细的营养餐单和生活习惯改变建议,帮助患者改善身体健康状况,显著降低复发的机会;三是吸取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通过调整乳腺癌患者的认知和情绪,降低她们对于复发和治疗的焦虑、恐惧,以此帮助她们积极改变生活习惯,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研究表明,观察组的肢体功能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也有显著提高。它们的肩关节外展度恢复更佳,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更为明显。这种模式不仅注重乳腺癌患者的物理康复,同时也强调患者的心理状态,更好地满足了患者的需求,引导她们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康复质量和生活质量。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评价指标设定是挖掘研究结果的关键,此项研究中采取了多项指标判定方法。于留出组和对照组中的乳腺癌患者的身体恢复状况进行比较并评估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导向下的护理干预的有效性。

满意度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可以直观了解患者对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护理的接受度。有极高的满意度将会提示有较好的接受度及效果。

用于评价的特定指标之一是功能锻炼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中患者的功能锻炼知识的优良程度,了解并评估在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指导下提供的护理能否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知识掌握水平,进一步影响功能锻炼的实施。

再者,肩关节外展恢复情况是另一项重要的判定标准。对比两组个体在治疗后肩关节外展的能力,可以深入了解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在肢体功能恢复上的具体贡献。

生活质量的比较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通过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会更好地理解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在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这包括角色受限、躯体疼痛、生活活力、情绪因素、社交能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和活动能力的对比评价。

以满意度、功能锻炼知识掌握、肩关节外展和生活质量等多个维度以全方位评价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在促进乳腺癌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具体效益。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的统计学方法以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为主。在进行统计学分析之前,检验资料的分布情况,确认是否符合正态分布。与此对于计量资料,以t检验为主要检验方法,数据以“¯x±s”的方式展示。对于计数资料,则采用卡方检验,并以百分比形式进行表示。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在年龄、角色受限、行动等方面护理前后的分值情况。在表1的年龄均值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的均值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表5的生活质量比较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在护理后各项指标的分数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体现出统计学意义。

对于分类资料,如表2中的满意度比较、表3中的功能锻炼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和表4中的肩关节外展恢复情况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如在表2中的总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并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

关于在结论中提出P值的选取,认定P<0.05即意味着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分析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实施双侧检验,并用具体的P值来代替“<0.05”,以提高报告的精确性。所有统计分析都是按照意向性治疗原则进行,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可信。

2 结果

2.1 对比情况

采取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样本,设立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病人年龄均在40~60岁之间,其中观察组的年龄均值为48.66±5.97岁,对照组年龄均值为50.9±2.40岁。两组年龄相差无显著性(P>0.05)。从年龄比较来看,两组样本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和比较性。

360截图20251015134523.jpg

2.2 满意度比较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非常满意的患者高达66.67%,对照组仅33.33%。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患者全部表达出满意至非常满意的情感,而对照组却只有66.67%的患者表示满意。虽然在非常满意的评价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在P值上显示为0.065,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在总满意度上,观察组比对照组显著优越,从而可以看出在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引导下的护理,对于促进乳腺癌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价值是显著的。

360截图20251015134546.jpg

2.3 功能锻炼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在功能锻炼知识掌握上,观察组优秀率高达80.00%,良好率为20.00%,全部达到合格标准,无一人较差。相比之下,对照组优秀率仅为26.67%,良好率为40.00%,有33.33%的人在功能锻炼知识掌握上较差,总合格率只有66.67%。两组间在优秀率和总合格率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而在良好率方面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功能锻炼知识掌握方面,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引导下的护理可以显著提升乳腺癌患者的掌握情况,有利于其肢体功能恢复。

360截图20251015134555.jpg

2.4 肩关节外展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其肩关节外展的情况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健康行为改变理论引导下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肩关节外展度数方面均有较明显改善,表现在0°~180°组别的患者占比达到66.67%,而90°~180°的占比为33.33%,且没有患者实现的外展度数小于90°。相比之下,对照组在护理后呈现的肩关节外展度明显低于观察组。类别<90°的患者占比高达26.67%,明显多于观察组。统计学意义异显著(P<0.05)。

360截图20251015134610.jpg

2.5 生活质量比较

对比研究中,护理前后两组在角色受限、躯体疼痛、生命活力、感情因素、社交能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和活动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护理后,观察组在所有维度上的提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在活动能力(观察组96.44±1.67,对照组85.45±1.84,P=0.015)和精神健康(观察组96.87±2.18,对照组84.54±1.04,P=0.005)两个方面,观察组的表现更为突出。这明显表明,在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引导下,护理对促进乳腺癌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效果。

360截图20251015134622.jpg

3 讨论

健康行为改变理论以自我效能、预期结果、阶段以及过程等四大元素为基础,能有效整合认知行为改变策略,用以改变恶劣的健康行为。采用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发现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对功能锻炼知识的掌握都较对照组明显优秀。

肢体功能恢复是衡量乳腺癌康复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生活质量则直接反映患者康复后的生活状态。结果显示,在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引导下,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更佳,生活质量提升显著,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在促进乳腺癌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与提高生活质量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应重视该理论的应用,以更好地推动乳腺癌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

乳腺癌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对于生活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癌症的治疗过程通常对患者的身体及心理均造成了重大打击。在研究中,应用了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关于护理的指导,特别注重了患者的功能训练。

通过表2的比较,观察到在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引导下的护理,患者总满意度达到了100%,其中66.67%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相较之下,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只有66.67%,其间的差距甚大。

推测这种满意度的提高,可能与观察组患者对于功能恢复的信心有关。感知到自身的进步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得以提升,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认为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具有助于乳腺癌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其生活质量提升的显著价值,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得到推广与应用。

在乳腺癌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中,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引导的护理在康复训练知识掌握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实验中,观察组患者在功能锻炼知识掌握上超过了80%,对照组的这一比例仅为26.67%,表明在功能锻炼知识掌握程度上,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引导的护理对促进患者良好恢复具有显著效果。这种知识能够帮助病人明确理解其疾病状况和康复过程,从而积极参与,并最大程度地发挥其身体潜力以快速康复。通过知识的学习,使得患者更加主动地参与治疗,并根据自身身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大大提升了康复效果。这这都为更多的乳腺癌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战借鉴。

肩关节外展的功能恢复是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的一项关键的肢体功能训练。其恢复情况不仅可以反映患者术后的康复度,还与其日常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研究中,比较了健康行为改变理论指导下的护理与传统照护对乳腺癌患者肩关节外展恢复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观察组,有66.67%的患者恢复到了0°~180°的肩关节外展角度,而这一比例在对照组仅为20.00%。这可能是因为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促使患者更积极参与到恢复训练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功能锻炼的知识,从而取得了更好的康复效果。研究结果还显示,采用健康行为改变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该护理方法具有在乳腺癌患者康复过程中推广应用的重要价值。

乳腺癌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目标。通过以“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为指导的护理,观察其在乳腺癌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提高中的应用价值。

针对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了比较(如表5所示)。观察组在角色受限、躯体疼痛、生命活力、感情因素等生活质量维度的改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显示出该整合理论导向下的护理在改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不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护理后的社交能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以及活动能力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说明整合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对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均具有积极作用。

研究认为,“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在促进乳腺癌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效应,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马忠丽,张丹,黄琴,张金茜.视频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癌症进展,2021,19(22):2355-2358.

[2]欧阳军力,刘东辰,张丽君.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延续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整形保乳术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21,30(08):163-166.

[3]柯晓兰,陈何艳,朱艺红,王晓燕,傅丽霞.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32):123-124.

[4]王静,袁美锦,罗宝萍,孔令霞,冷育清,张月.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空军医学杂志,2019,35(06):539-543.

[5]孙燕.肢体锻炼对促进乳腺癌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0,(07).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ISSN:3079-9198 (Online)
ISSN:3008-0177 (Print)
所属期次: 2025.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