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探析
马龙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马龙,.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探析[J]. 农业学报,2024.5. DOI:10.12721/ccn.2024.157042.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趋势,农业经济面临着深刻的变革。为了有效应对这些变化,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举措不仅着眼于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更希望通过系统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现阶段,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问题仍然困扰着广大农村地区。尽管如此,乡村振兴背景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农产品营销和品牌建设等多方面改革,农业经济管理可以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提升整体竞争力,助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关键词: 乡村振兴背景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042
基金资助: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国家应对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农业经济管理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挑战,如生产效率低、科技应用不足、品牌化程度不高等。同时,乡村振兴为农业经济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通过一系列优化策略,可以解决传统农业中的深层次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备广泛的实践价值。

现状分析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现状分析,可以从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以及乡村振兴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影响两个角度进行探讨。当前,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资源配置不合理依然是困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等资源的配置效率较低,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现代化农业机械和科技手段的应用受到制约,这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力,还限制了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其次,农业政策执行力度不足,政策知晓率和落实率都有待提高,农业补贴及扶持政策未能全面惠及广大农民,政策资源在基层的分配和利用存在不均衡现象。此外,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市场风险较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产品种类单一且附加值低,市场价格波动大,导致农民收入不稳定,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优化农业经济管理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路径。一方面,通过政策扶持,可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例如,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农业信息化的推进等,都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注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有助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改善农村经济结构。此外,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还加强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农业金融产品的丰富和普惠金融的推进,使农民和农村企业更容易获得信贷支持,解决了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乡村振兴的实施,显著改善了农村社会治理体系,提升了乡村社会的治理水平,有助于稳定和繁荣农村经济,不断推动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升级[1]

优化策略探讨

科技创新与农业现代化

科技创新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其对农业生产效率、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现代农业对科技的依赖逐渐增强,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农业生产率已成为共识。通过生物技术,农业能够实现高效种植和病虫害防治,基因编辑技术使得作物的抗病虫害、耐旱性和营养价值显著提高,从而降低了农业生产的风险,提高了产量和质量。智能农业设备的普及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无人机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不仅能够高效地进行农药喷洒,还可以通过高空拍摄进行农田监控,及时发现农作物生长问题。自动化设备和精准农业技术的结合,使得播种、施肥、灌溉等环节更加精确和高效,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传统农业面临种植结构单一、附加值低等问题,亟需通过结构调整提升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需要依据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一方面,应鼓励高效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的发展,以提升农业效益。例如,可以推广优质高效农作物种植,结合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选育抗病、高产的品种,从而提高农作物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进一步深化,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物流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的加工增值能力。此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需要优化,以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资金需求。应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项目的资金支持,创新农业信贷产品,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通过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为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供坚实保障[2]

资源配置与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资源配置的优化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至关重要。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首要任务。合理规划农业用地,推进土地流转,可以有效解放土地生产力,提升耕地集约化程度。集中连片的土地有利于机械化作业,能够提升土地利用率和生产效率。试想,一块连续的大田在拖拉机的轰鸣中将各项农活一气呵成,远比分散耕作高效得多。农机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是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重要环节。通过推广适合当地作物种类和农业规模的先进农机,提高农机的利用率,能够减少人工劳动力的使用成本和时间。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高昂的地区,自动化和智能化农机具的推广应用,更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利器。农业技术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本资源配置是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另一条路径。加大对农业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低息贷款和融资便利,让农民能够及时购入必要的生产资料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

农产品营销与品牌建设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营销与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是提升农业经济竞争力的关键。现代市场需要的不仅是优质的产品,更需要一个有辨识度且信任感强的品牌。建设强有力的农产品品牌,首先需要注重产品品质,从源头开始严格把控,确保安全、健康、环保的生产过程,让消费者对产品建立信任感。其次,结合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目标市场,开展有效的市场营销活动。通过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农产品可以打破地域限制,直接面向广大消费者,实现销售渠道的多样化。与此同步,农民和基层合作社应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此外,还可以借助培育地方特色品牌,利用区域特色和文化优势提升品牌识别度和影响力。现代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产品的品牌附加值和情感认同。因此,在品牌建设过程中,通过故事化营销,将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传承精神和绿色健康理念传递给消费者,增强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和认同感[3]

结语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首先,科技创新与农业现代化的结合能够切实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其次,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不仅可以提升农业经济的综合效益,还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多样化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而农产品营销与品牌建设,则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让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因此,综合各方面策略,农业经济管理可以更好地应对新时代的挑战,实现农村的全面振兴和长期繁荣。

参考文献

马琳.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J].广东蚕业,2023,58(04):96-98.

支晗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23,(06):45-48.

邵升.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探析[J].山西农经,2023,(21):144-14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