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在水稻的种植和生长过程中,要想提升品质保证产量,则需要对田间管理引起足够重视,可以说田间管理技术的有效运用,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水稻种植的收益,并且合理的田间管理技术落实,能够促进水稻更加健康茁壮的生长发育,不仅能提升水稻的抗逆性,同时还能提升水稻产量,为区域内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1.水稻种植中的选种、育苗和移栽管理
1.1对栽植地的妥善选择
在水稻种植前应当对栽植地进行合理选择,确保土壤、地势和水文条件能够适合水稻的生长,首选透气性和排水性较好的土壤类型,并且保证土壤足够肥沃,具有足够的土层厚度,确保水稻生长过程中能够获得充足的水养供给,并且要对土壤中的酸碱度和各类元素的含量进行检测,确保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
1.2重视品种的选择
要想实现水稻的高产丰产,并且确保后续的田间管理技术能够拥有更为明显的实施效果,则应当重视水稻品种的选择,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种植之前不仅要对不同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进行了解,还要明确栽植区域的气候温度情况,同时对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范围进行掌握,确保所选择的品种能够较好的适应当前的环境。在品种确定后,需要对种子进行妥善的筛选,确保种子颗粒均匀颜色饱满,将干瘪和残缺的坏种筛除,为后续水稻的健康生长奠定基础。
1.3育苗环节
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育苗是十分关键的环节之一,良好的育苗手段能够促进水稻根系的健康发育,并且提升秧苗的活力和抗性,同时增加分蘖能力,为后续的茁壮生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育苗环节的关键在于播种时机的科学选择,这样才能保证秧苗在生长最佳的时机进行移栽,防止受到不良的气候和环境的影响,造成产量和质量的下降。在水稻实际育苗的过程中,应当时刻对播种量、水分和施肥时间进行掌握,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同时关注天气的变化情况。播种之前可以进行药物浸种,能够有效降低秧苗发生病虫害的概率。
1.4秧苗的移栽
传统的水稻移栽主要是通过人工插秧的方式完成,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背景下,各类农机设备得到推广和运用,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还能够改善人力插秧存在的误差,更好的控制插秧精度,对水稻行距和间距进行合理控制,有利于田间的光照和通风,提升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明显的运用和推广价值。在实际移栽环节,对插秧机的合理运用能够从根本上提升移栽成活率,并且对株距的统一控制能够使每一株秧苗都能获得更加充足的空间和养分,为后续的健康生长发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水稻生长期的田间管理
2.1水稻出苗期的管理
在水稻出苗期间,为了提升出苗率和秧苗的茁壮程度,需要采取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其中包括进行适时的灌溉,确保水稻田间的含水量始终保持在60%-70%,使田间土壤足够湿润,但是要避免存在积水,这样才能为秧苗的萌发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还要在水稻的出苗期适量施加一定的生物酶制剂,这样能够在促进种子萌发的同时,帮助秧苗更好的扎根。另外还要合理施加其他肥料,结合土壤当前的肥沃程度,对氮肥和磷肥进行科学添加,从而促进水稻秧苗的健康生长发育,并结合栽植地的实际情况,以及气候和温度等,对不同的水稻品种采取不同的抚育措施。
2.2水稻分蘖期的管理
分蘖期是水稻生长过程中十分关键的时期,在返青阶段需要将稻田中的水深保持在3-3.5cm,防止干苗情况发生,通过浅水勤灌的形式来保持稻田始终处于薄水层。足够的水分供给能够为水稻分蘖创造有利条件,帮助叶片更好的生长,同时也能提升土壤中的含氧量以及其他养分的含量。通常每亩稻田的分蘖数应当控制在40万-50万个,可以通过“前促、中控、后攻”的施肥方法,控制无效分蘖的生长。撤水晒田是最好的方法,有利于限制无效分蘖,巩固有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强水稻抗倒力。
2.3水稻结实期管理
水稻结实期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水稻粒大饱满,减少空秕粒。需要在出穗扬花期间,保持一定的水层,调节水温,提高空气湿度,有利于开花授粉。到灌浆期,浇灌一次水后,自然渗透落干3d左右,再进行一次灌水。这样反复几次,可以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水稻根系活力,有利于结实,促进籽粒饱满。到蜡熟末期,应将水放干,以保证籽粒质量。
2.4水稻田间肥料管理
合理的肥料管理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在施肥时,要遵循“适量、适时、适肥”的原则,确保施肥效果最佳。首先,要根据土壤类型、品种特点和生长阶段,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在施肥过程中,要确保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比例合适,避免肥料过量或不足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其次,要掌握合适的施肥时间。通常,水稻施肥分为基肥、追肥和穗肥三个阶段。基肥在育苗前施用,追肥在分蘖期和拔节期施用,穗肥在孕穗期施用。要根据水稻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适时适量施肥。最后,要重视有机肥和生物肥料的应用。有机肥和生物肥料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水稻生长。在施肥过程中,可以适当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料,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性能,为水稻的生长提供更多的养分,促进水稻的丰产和高产目标实现。
结语: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技术的分析与实践对提高水稻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可以促进水稻优质高产,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未来,学者应进一步加强对水稻种植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服务,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推动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符稚.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措施探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2(8):3.
[2]高伟元.怀集县高产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23, 41(19):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