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实践研究
贺聪聪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贺聪聪,. 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实践研究[J]. 教育实践与创新,2022.6. DOI:10.12721/ccn.2022.157058.
摘要:
在高职院校中,各门课程都需要开展“课程思政”的教育任务。大学英语由于课程本身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基于大学英语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的元素,并以身作则,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精神,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本文从课程内容、教师思政素质以及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论述将思政元素与大学英语课程相结合的措施办法,旨在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希望提供给读者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 高职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
DOI:10.12721/ccn.2022.157058
基金资助:

1.现阶段大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

新时代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很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影响,特别是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世界虽然能够便于人们接受信息,但由于其中也存在各种负面信息内容,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不良影响。同时,由于大学生的个性比较鲜明,缺乏对自身思想素质和品德修养的重视,从而对金钱以及享受有过多的追求。对此,大学阶段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人才。

2.将“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大学英语的必要性

首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有指出,要将立德树人融入到当代教育中的各个环节,并围绕这个目标进行课程方案设计。而高职大学英语作为大学中比较重要的课程,必须将“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其次,由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可能会受到社会中各种思想的影响,将思想教育工作贯穿到整个教育中,能够发挥出教育的价值,实现育人的作用,这也是高职院校应该承担起的教育责任。这就要求学校应该重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将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再次,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在信息获取方面越来越便捷,在众多互联网信息中可能会包含大量的西方价值观以及思想文化,这就导致当代大学生会受到影响。比如,当代大学生会喜欢过“洋节”,可能仅仅是为了追赶潮流。因此,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对相关文化进行讲解,并与中华的传统文化进行比较,这能够充分为学生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可以引导的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还能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有助于为社会以及国家的建设提供大批热爱民族文化的人才,从而保障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

3.将“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应用路径

3.1以课本为基础,挖掘思政元素

在进行大学英语的教学时,相关课程内容应该考虑到思政教育意义,在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应该将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元素进行挖掘,并与思政产生联系。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新生代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的第二册为例,其中的课程主题包括时间管理、金钱观、职场、公益事业等。因此,教师应该对课程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在教学方案中引入思政的元素。比如,通过该教材第一单元阅读部分《如何防止拖延症?》和听力部分《不同生活方式》的主题可以引导大学生合理对时间进行规划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第八单元《每个人都要参与进来》和《志愿者工作》的主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的志愿者事迹,从而弘扬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

3.2提升教师素质,充当思政引导者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引导者,其专业知识与德育意识会对“课程思政”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思政教育能力以及思政素养,这有利于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从而满足将思想政治与大学英语相结合教学需求。其次,高职学校应该结合当前大学英语的现状,积极提升教职人员的德育意识以及教学能力。比如:第一,高职院校应该重视教职人员自身的思政教育能力以及思政素养,定期开展教研会、交流会等方式安排大学英语教师进行思政知识的学习。第二,高职院校应该安排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引导教师对课程中的思政素材以及内涵进行挖掘,从而激发大学教师的思政意识,有利于提升大学英语教师思政教育能力。第三,高职院校应该鼓励大学英语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这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思政意识,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3.3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政实效性

由于思政教学是有实效性的,对此,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方法。第一,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运用图片、视频以及音频等方式展开教学活动,这不仅能够提升课程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将课程知识生动、真实的展现在学生眼前,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第二,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比如主题演讲、英语辩论赛等。同时,还应该明确学生的主体身份,利用翻转课堂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内容的学习,并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力。第三,教师应该多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通过彼此的交流能够共同成长。比如,教师可以多收集一些当前比较热门的时事热点,并通过英文的方式进行报道,在报道完成后,教师可以用其中的问题作为主题,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第四,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应该加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慕课、微课等方式与大学英语课程进行结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鼓励学生以当前国际的热点新闻为主题,制作英语演讲的微课视频,并在其中论述自己对国际局势的看法,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的提升学生英语演讲的能力,还能将思政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当前国家局势以及对国家的影响,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政素质,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水平。

4.结语

对此,为了更好将大学英语与思政元素进行结合,教师不仅应该将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元素进行挖掘,并与思政产生联系,同时也要积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另外,高职院校还应该重视教职人员的思政素质与思政教学的能力,加强对教职人员的培训,通过专门的培训有利于提升教职人员的素质与能力,从而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莹.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动态系统化设计与创新实践研究[J].林区教学,2021(11):33-35.

[2]于洁.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9):72-73+77.

[3]王甲能,郭宁,贾爱武.《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创新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3):142-14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