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基础设施提出了越来越高层面的要求。水利水电工程始终被认为是关乎着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1]。该工程不仅能够起到利用、调节水资源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有着较高的应用频率[2]。难度高是边坡开挖的显著特点。因而在工程开始前需进行完善的施工方案的制定,并选择适宜的支护技术,最大限度降低开挖期间边坡移位现象出现的几率,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客观保障。
1 边坡开挖技术分析
1.1 岩质边坡
钻爆法是现阶段开挖岩质边坡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方式[3]。该边坡的特质对开挖方式产生了直接影响,主要运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包括台阶爆破、逐层爆破,具体爆破方式需根据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而定,以下是对这两种爆破方式的具体分析。
台阶爆破。台阶爆破是开挖岩质边坡时较为常见的一种手段。该手段以其安全性高的特性,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运用。涉及范围广是岩质边坡开挖施工的主要特点。因而如何保证边坡的稳定性是这一开挖作业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如若在此期间施工人员未遵循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则不仅会直接影响边坡的整体质量,严重时还会致使边坡滑移现象的出现。但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台阶爆破方式可将施工质量显著提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边坡滑移发生的风险性。
逐层爆破。逐层爆破也是开挖岩质边坡时应用频次较高的方式。岩质边坡开挖作业会受到开挖高度控制程度的显著影响。开外角度较大、坡面较薄的岩质边坡在开挖过程中施工难度会大大增加。故作业人员应当选取边坡切角作为开挖的初始位置,并对开挖质量高度控制。但这一类型的开挖方式施工环境较为复杂且工期较长,因而施工单位应当选择经验丰富且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工作人员进行施工。
1.2 土质边坡
在对土质边坡开展开挖作业时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充分考量本区域的土质特征,而后进行适宜的施工方式的选择,从多角度保障边坡的稳定性。现阶段施工单位开挖土质边坡时更加倾向于运用自上而下的方式,且要求开挖作业人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专业的素养,可及时、准确处理突发情况,确保开挖作业的全过程符合相关规定要求。质地松软是土质边坡的典型特征[4]。所以在开挖时工作人员可对削层厚度适当控制。为了对开挖质量进行保障,作业人员可根据现实情况对反铲挖掘机设备反复使用,而后完成修坡、消坡等作业。且在开挖期间,监理人员应当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责,发挥监管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有效控制施工的成本,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开挖的质量。
2 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工程中的应用流程
2.1 前期准备
在施工开始前,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工程工艺要求、地质条件、地质结构等信息详细了解,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方案需以书面形式展现出来。施工人员在施工开始前,需对施工指导书的具体内容充分了解,并依照相关规定展开支护作业。此外,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对边坡的实际情况详细检查,明确边坡的情况,并根据现实需要及时完成作业方式的调整,从根本上对边坡支护施工的质量进行保障。
2.2 锚杆支护施工操作
在水利水电工程边坡开挖支护技术中锚杆支护施工操作被认为是基础性工作[5]。在推进锚杆支护操作时需展开集中钻孔施工,从而将相应的焊管连接起来。同时管理人员也应根据锚杆倾斜角、基础岩石确定数据参数,以此为相关人员集中调整提供客观参考,使得锚杆支护施工可在工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2.3 排孔施工操作
排孔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该施工既应对相应的排水质量进行满足,同时也应将工程中潜在的隐患集中解决。相关人员需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地下水的有效处理,需借助混凝土桩、冲孔桩联合的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桩结构完成施工,以此增强边坡自身的稳定性,避免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渗水、漏水等不良现象,进而降低工程坍塌的几率。在开展排孔施工操作期间,工作人员需对排水孔与锚杆之间的距离集中处理,同时也应更加倾向于选用高品质的管材料,以此不断将工程的基础功能、安全系数加以提升。
2.4 预应力锚索
在推进预应力锚索施工时,需进行专门安全检查人员的设置,使其能够定期完成安全检查工作,及时解决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锚索施工时应当牢固连接高压油管、高压风管的接口[6]。当锚索造孔运用潜孔捶风动钻进时需要对有效的防尘措施进行采取。待开孔时需将孔口松动的岩块及时清除,以免岩体因冲击钻而出现掉落的情况,致使安全事故的发生。锚索张拉时需将警戒线设置于伸长端,预防因伸长异常而引发事故。
3 边坡施工的维护方法与安全检测
水利水电工程在开展边坡开挖期间会受到如施工突发事件、工期延长、爆破安全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上述因素均会致使边坡开挖和支护间出现程度不一的空间差、时间差,从而严重影响边坡施工质量。与此同时,如若开发区域山坡地质环境较差,日常会出现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则会使得边坡施工难度显著上升。因而相关部门应当通过一定措施的采取,不断提升边坡施工的稳定性、有效性。相关部门需对开挖边坡定期检测,并详细记录地质实际情况。对于边坡开口线上下区域应当展开锁口与锚固操作。相关部门还可借助层层维护的方式,降低泥土、滚石对操作的影响性,保障施工可顺利进行。此外,施工单位应当给予地质较差的结构重点关注,并定期展开相关检测,以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水利水电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故而水利水电工程也成为了社会层面所重点关注的国家工程。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发挥着极为显著的作用。我国现今边坡开挖支护技术水平较之以往有了显著的提升,但仍旧有可供进步的空间。因而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日后施工的过程中,应循序渐进提升边坡开挖支护技术水平,进而提升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促进我国水利水电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柴俊. 水利水电工程边坡开挖支护施工技术研究[J]. 价值工程,2021,40(12):90-91.
[2] 陆素洁,司广全. 水利水电工程边坡开挖支护施工技术探究[J]. 建材发展导向(上),2021,19(4):272-273.
[3] 张建玲. 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研究[J]. 砖瓦世界,2021,12(14):257..
[4] 王乐飞.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分析[J]. 建材发展导向(上),2021,19(5):262-263.
[5] 孙敬东,焦翔鹏. 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J]. 砖瓦世界,2021,24(8):267.
[6] 武胜利. 水利水电工程边坡开挖支护施工技术探究[J]. 砖瓦世界,2021,30(15):285-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