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材料在混凝土搅拌站中的应用
周雄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周雄,. 绿色建筑材料在混凝土搅拌站中的应用[J]. 材料科学研究,2022.3. DOI:10.12721/ccn.2022.157132.
摘要: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得到了不断地提升,但是由于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忽视了对于相关生态环境的关注,所以导致环境得到了一定的破坏。所以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好的加强建筑行业的环保发展,突出各种绿色性的特点。而这也是建筑行业发展当中的重要议题之一。针对当前的生态内容发展与研究来说,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使用相关绿色材料的方式来完成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材料需要满足节能性和绿色性的要求,尽可能地促进建筑行业的节能发展,建筑行业的节能操作过程中,注重加强对于绿色生产技术在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有效使用,加强整体的绿色生产技术研究,真正的体现出绿色节能发展,满足建筑工程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 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绿色生产
DOI:10.12721/ccn.2022.157132
基金资助:

引言:在目前的建筑行业工程项目的建设当中,预拌混凝土在此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近些年来建筑行业在不断的发展,建筑物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而对于预拌混凝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技术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这就使得建筑行业的领域竞争力在不断地提升,因此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其在节能领域获得了更多的自身竞争力,保证企业有着较大的利润空间,为了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合理地使用绿色节能环保技术,针对绿色生态生产能源作出全面地了解,深入地掌握预拌混凝土的搅拌站建设,满足绿色生产技术发展要求。

1绿色生产能源分析

1.1水

在进行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水资源的在使用过程中的日益紧张情况出现,建筑用水过程中需要关注水资源的节约情况,防止造成水资源的过度污染问题,在整个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需要在搅拌站完成搅拌工作,在此过程中使用的资源多为地下水和自来水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水资源的消耗,受到具体内容的干扰与影响,可以针对雨水和水资源等完成合理地使用,满足建筑行业的节能消耗目标,这对资源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

1.2胶凝材料

在进行胶凝材料选择的过程中,水泥是较为重要的使用材料,同时也是污染性能较高的材料之一,其有着极高的污染性和能耗性。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可以掺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矿粉等掺合料。这些掺和料的使用不仅仅会变废为宝,同时可以降低各种材料的使用成本,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最大程度完成对相关建筑行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的概率。

1.3骨料选择

在骨料选择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的为粗骨料和细骨料,但是在具体的选择上,对混凝土搅拌而言,粗骨料包括碎石和卵石为主,而对于粗骨料来说,需要注意各种骨料使用的时候,应当尽可能的完成节能减排,可以完成各种再生骨料的合理选择,全面地降低各种资源消耗的实际管理,并且在细骨料的选择当中,除去使用的砂石之外,并且要使用石粉来完成代替,对天然资源完成保护。

1.4外加剂

在进行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外加剂能够降低用水量,增加了混凝土的强度,通过对各种外加剂的内容能够提升混凝土的实际强度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合理使用缓凝剂等可以作为绿色性的条件要求来完成材料选择与使用,具体开展过程中应当避免外加剂的结晶和沉淀等安排,有效地解决各种生产和质量事故发展问题。

2绿色混凝土的特征

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绿色材料是建筑工程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材料的使用主要能够体现出绿色二字。绿色环保是绿色施工当中的主要基本理念,全新型的建筑材料可以满足节约自然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完成科学合理的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并且满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相对于传统的混凝土材料来说,绿色混凝土使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理念焕然一新,提出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更是能够保证建筑行业得到了全新的发展机会,而对于当前的行业快速发展来说,其拥有者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了对于自然资源的损耗。

3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绿色生产技术的重要作用

绿色生产是目前具有针对性较强的综合技术,从实际的发展方面进行考虑,该技术给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出绿色生产技术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在目前的技术发展过程中,充分的使用绿色生产技术在预拌混凝土进行搅拌的过程中,由于对相关技术掌握不到位,所以导致工程施工质量出现问题,无法实现各种技术目标。第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的污染物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回收,导致不能够完成相关的资源管理,最终出现了相关的资源浪费和能源损耗等问题。第三,在实际的技术使用的上,因为无法掌握相关的施工技术协调性,工艺应用协调性比较差,这样一来最终将会导致废料处理存在较大的困难,针对各种废弃物来说,其无法完成有效的回收和再利用,这些都会导致建筑工程的成本效益受到了影响。最后在进行自动化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人性化的生产不足,自动化与化工化的内容在快速的发展,由于其不能够满足实际的施工要求,限制了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无法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

4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绿色生产技术

4.1建立绿色生产线.

第一在目前的厂区建设施工过程中,搅拌站的建设上需要满足相关的布局合理布置要求,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需要考虑远离住宅和人口稠密区的设计内容,防止对居住人员造成相关的影响,同时需要选择交通较为便捷的区域完成站点建设,运用的过程中应当保障供给半径可以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可以考虑控制范围在20公里之内,便捷的交通布置可以降低成本,搅拌楼的建设选择不等高平面,可以在上面建设砂石料场,下层完成搅拌为主的蓄水池。以此布局,能够减少各种材料的运输距离,提升生产的速度,减少在此过程中的生产能耗,更为重要的是要完成雨水的收集和水能耗的降低。最后,在生产运输的过程中,各种设备的使用需要选择降低能耗和降低噪音的布置与安排,合理选择生产材料,减少各种粉尘内容的产生,保证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

4.2小型构件制作

小型的构件制作上,在预拌混凝土搅拌站进行绿色生态技术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对各种小型构件的使用,可以更好地完成各种搅拌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做到各种资源的循环使用,保证不会出现有关的能源过度消耗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满足建筑行业的发展要求。在进行小型预制构件的建设过程中,具体的使用植物草砖体和路边岩石等材料,需要关注各种使用混凝土材料的强度不可以地域C30。尽可能地满足实际的生产需求,在小型构件的制作当中,其价格较为低廉,但是可以处理废弃混凝土,做到对废物的合理使用,完成变废为宝。

4.3修建专业洗车池,实现浆水与砂石分离回收再利用

对于各种废弃材料的回收与使用来说,可以修建一个专业的洗车水池,通过该技术能够完成对于砂石的分离与处理,保证对其完成系统化的配置。在相关设备使用过程中,针对设备的整体质量来完成实际运行管理与安排开展维护工作,提升整体效能。其次,在建筑工程场地完成有关的循环水池建设,保证构件工作的安全化与合理化,同时充分的完成对各种雨水资源的使用,进一步地提升具体工作效率,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以此来降低水资源的实际消耗,最后在工作开展的时候,应当进行搅拌从废料的源头来进行合理地控制,减少废料的大量产生,做到事前的控制。

4.4开发应用生态混凝土

生态混凝土是目前一种全新的混凝土资源,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能够完成基本性能的保护,同时随着时间的流逝对各种主体所处的环境都要完成充分的改善,这样能够作为科学合理的生态系统建设,针对生物的各种场所建设与管理来说,种植植物和水质均衡都要完成科学的安排,保证改变传统的热收支平衡,尽可能地满足实际的发展要求,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针对吸声和隔音等都完成科学合理的处理,保证使用全新的多孔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提升使用效果,符合生态发展要求。

5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合理完成对于预拌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操作与管理安排,让其符合具体的发展要求,针对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完成合理的解决,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材料的节能性和绿色性符合实际的发展要求,开展良好的节能发展条件,切实合理地发挥出绿色生产技术的作用,真正地为绿色建筑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循环利用研究[J]. 江羽.  江西建材. 2021(12)

[2]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印发《本市混凝土搅拌站厂绿色环保管理工作提升方案》[J].   混凝土. 2021(04)

[3]绿色混凝土搅拌站研究及发展方向[J]. 李军.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21(04)

[4]混凝土搅拌站粉尘污染与绿色化治理技术分析[J]. 陈宏庆,蒋春发,周静,孟聪.  科学技术创新. 2021(35)

[5]绿色环保混凝土搅拌站的四废处理[J]. 满丽莹,王裕银,李酉成,谢一飞,张蕊,田寅.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19(10)

[6]混凝土搅拌站粉尘集中收集再利用[J]. 曹洪杰,焦凡祯,杨明,靳晓杰.  河南建材. 2018(01)

[7]混凝土搅拌站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J]. 李集勋.  山西科技. 2018(06)

[8]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在混凝土搅拌站安装远程视频监控设施的通知[J].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6(46)

[9]碳中和混凝土搅拌站的建设思路[J]. 刘士红,葛文强,季锡贤,张恒春,易莉.  江西建材. 2014(12)

[10]混凝土搅拌站技术改造与环保创新[J]. 王东杰,李新生.  居舍. 2022(0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