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在焊接工艺中的运用分析
王胜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胜,. 新材料在焊接工艺中的运用分析[J]. 材料科学研究,2022.10. DOI:10.12721/ccn.2022.157202.
摘要:
为了研究新材料在焊接工艺中的运用,拓宽新材料运用领域。本文在查阅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新材料在焊接工艺中的运用现状,其次探讨了新材料在焊接工艺中的运用领域,最后研究了新材料在焊接工艺中的运用方法,旨在充分挖掘新材料在焊接工艺中的运用潜能、促进我国焊接工艺优质发展,同时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材料焊接工艺运用
DOI:10.12721/ccn.2022.157202
基金资助:

前言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国际地位逐渐提升的背景下,社会各行业均取得了巨大发展,特别是各类工艺发展极为迅速。作为广泛应用到生活各行业的焊接工艺,也取得了极大进展。在此基础上,各类新材料也逐渐被用到焊接工艺中,为促进新材料发挥其运用优势、持续提升我国焊接工艺技术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相关人员应加大新材料在焊接工艺中运用的研发力度,为不断拓宽其运用领域奠定坚实基础。

1. 新材料在焊接工艺中的运用现状

目前,全球产品几乎都由中国制造,加之中国人口众多,因此对原材料的需求极大。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焊接的材料已无法满足生产、使用需求,这为新材料在焊接工艺中的运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新材料具备操作工艺简单、使用年限长等优势,在焊接工艺中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新材料在发挥其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价格贵、研发成本高、性能掌握不透彻三个方面。(1)价格贵。一般而言,市场上很多新材料都属于合成的材料,在合成时不仅需要耗费大量辅助材料,而且需要应用到很多技术,因此费用较高。(2)研发成本高。技术研发需经过很多实验,新材料研发同样需要无数次研究。在研发过程中,不仅需要技术人员全身心投入到其中,而且需要巨大研发成本,加之研发不定数很多,极易存在失败可能性,进一步增加了研发的成本。(3)性能掌握不透彻。目前,在焊接工艺中运用新材料时,普遍存在未透彻掌握新材料性能的问题。虽然在推广应用新材料前,都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和实验成果,为使用安全性提供了保障,但在此之前不具备长期试用期,故此相关技术人员无法透彻掌握新材料性能[1]

2. 新材料在焊接工艺中的运用领域

新材料在焊接工艺中的运用领域极为广泛,常见的包括造船焊接、桥梁焊接、汽车焊接、储罐焊接等领域(如图1所示)。(1)造船焊接。虽然中国并非岛屿性国家,但海域面积仍很多,船则是保护海域、从事海域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长期以来,船体建筑往往通过生铁焊接等方式进行,但由于生铁造价、使用损伤比较大,需要定期维修、防护,而加大了造船成本。在新材料不断被运用的背景下,可将其用到此焊接工艺中,不仅能降低船体损伤程度,而且能保证接口表面美观、平整。(2)桥梁焊接。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很多建筑不仅需要发挥其使用的功能,而且需要彰显出我国实力,桥梁亦是如此。鉴于此,在建设部分相对高大型桥梁时,若选择以往材料进行焊接,则极易因材料重力问题,而大大降低桥梁使用年限,甚至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运用新材料,则可克服以往困难,呈现出最具魅力、最能凸显大国特色的建筑。(3)汽车焊接。在广大民众生活质量持续提升的背景下,汽车不再是奢侈品,已然成为不可缺少代步工具之一,因此其质量好坏与消费者使用体验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在汽车焊接中运用新材料,可从选材、部件安装等方面优化汽车质量,持续创造汽车界奇迹。(4)储罐焊接。一般而言,储罐存储内容相对危险,如易爆、易燃物品等,因此对焊接要求极高。目前,大多焊接材料均为金属,虽然其密封性极好,但搬运较难,且阻绝热量的功能相对较差,极易成为易燃易爆物品导火索,而运用新材料,则能有效改善这一现象,提高物品存储安全性。

 1739262149392.jpg 

图1 新材料在焊接工艺中的运用领域

3. 新材料在焊接工艺中的运用方法

3.1焊前准备及打磨

在焊接工艺中运用新材料时,首先需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做好焊前准备工作。第一,人。审核焊接人员的资质,保证其资质处在有效期,并根据焊接工艺检查其是否取得作业证书。第二,机。焊接前,检查电缆是否存在异样、接错、破损等现象,检查接线柱是否牢固,检查电流表、电压表是否正常,检查接管气瓶螺纹是否良好等[2]。第三,料。检查所用新材料报验是否合格,光谱复检母材,确认入场材料与设计要求相符。第四,法。完成工艺报审,以工艺评定、实际情况为依据编制指导书,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第五,环。在运用新材料时,需严格控制环境因素,禁止在雨天、管线湿润等情况下进行焊接,以防出现缺陷;其次需开展打磨工作,清理母材坡口、内外侧污垢、铁锈等,以防出现夹层、裂纹等缺陷。另外,由于新材料在焊接时极易出现氧化烧损的现象,而影响到接头性能,故此可通过充氩的方式保护焊缝。

3.2选择坡口和焊材

在选择焊接坡口时,若母材的壁厚在20 mm以内,可选择单V型,若在20 mm以上,则选择U型,并在底部留出2 mm的钝边。在选择焊材时,需确保熔敷组织具备均匀性,且不存在偏析情况,以此保障焊缝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力学性能。如部分低合金、耐热钢新材料,不仅能确保焊缝耐腐蚀性、力学性能良好,而且能确保蠕变的性能,增强忍受持久高温强度。

3.3预热及热处理

在预热时,可选择电阻加热的方式,将预热温度控制在150℃以上,正对焊接工件的表面,在坡口的两侧进行均匀加热。预热带的宽度应在焊缝壁厚5倍以上,加热时需对预热带100 mm位置进行保温操作。热处理既可对焊接残余的应力起到消除作用,也可对扩散氢含量减少、组织改善起到促进作用,从而使得氢元素可充分溢出,以增强焊接接头力学性。不过,因为后热降低了钢冷却的速度,对钢实施了热处理的操作,因此在焊后不能即刻热处理,需均匀加热至200-350℃,岩棉保温半小时,待其缓慢冷却至常温、除去保温棉后,方可开展热处理。一般而言,热处理应用的是高温回火的方式,加热温度约为760℃,恒温6小时后进行升温降速操作,将温度降至300℃之下,在空气作用下缓慢冷却到常温状态。在热处理之后,需及时检验焊缝硬度,检验区域包括两侧的热影响区母材、焊缝。倘若管道的组成件、焊缝需重新热处理,则需重新检验其硬度。同时,还需对热处理的曲线进行详细记录,若记录曲线显示异常,需及时查明可能原因,当所查部件焊接接头的硬度值与规定范围不符时,需重新热处理[3]

3.4无损检测和焊缝返修

在完成新材料焊接工艺后,需检查外观,若外观合格由委托单位对其开展无损检测工作,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执行检测。倘若外观检查、无损检测存在不合格情况,需返修焊缝,按照返修工艺严格返修。在返修之前,需对缺陷进行彻底清理,之后根据检测方法重新进行检测。一般而言,焊缝返修由优秀合格人员担任,返修次数需控制在2次以内,若在2次以上,需报至监理,并在台账中详细记录。

结束语

目前,虽然新材料在焊接工艺中的运用已得到了一定推广,但尚未发展至普及的程度,发展空间极为广阔。因此,相关人员应以新材料在焊接工艺中的运用问题为出发点,深入探索其运用领域和运用方法,让其在符合生产需求的同时,降低生产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工艺水平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喻舟.换热器管子管板异种材料焊接工艺[J].焊接技术,2021,51(07):81-84.

[2]牛敏.压力容器异种钢焊接工艺及无损检测方法探究[J].清洗世界,2021,38(03):44-46.

[3]张元军. P92材料现场焊接工艺分析[J]. 化工管理,2021,(08):147-15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