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冠心病属于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病,多出现在老年群体中,尤其是本身合并存在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个体,出现冠心病的几率更高。如果冠心病不能良好控制,病情持续发展,或受一些因素的刺激,可能发展出慢性心衰问题,心脏功能发生障碍,使得心排血量减少,造成多组织循环障碍。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源于心室的心律紊乱问题,危害性很大,其中的室速可以直接造成猝死等严重后果,所以需要及时诊断,确定其病因,提供科学的治疗手段[1]。室性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慢性心衰的常见并发症,对于此种病情的治疗,需要在对因治疗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够起到良好效果。本次就对此种病情的诊治进行简单分析,现报道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材料
选择医院在2023年1-5月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60例,住院期间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将患者随机抽签分成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其中对照组男:女=1:1,49-73岁,平均(56.37±4.11)岁;试验组男:女=8:7,48-71岁,平均(58.24±4.03)岁。对比患者的基本人口学资料,差异小且P>0.05。
2.2方法
对照组:提供盐酸胺碘酮片,口服,初始剂量0.4-0.6g/d,2次/d;期间观察疗效结果,根据症状改善情况调整剂量,2周后剂量调整成0.2-0.4g/d,2次/d。持续治疗1个月,用药后关注不良反应情况。
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增加增加厄贝沙坦片,0.15g/次,1次/d;期间观察疗效结果,根据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个体情况调整剂量,但不能超过0.3g/次,1次/d。持续治疗1个月,用药后关注不良反应情况。
2.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主要是LVESD、LVEDD和LVEF。
(2)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根据症状是否改善、各项指标是否恢复,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3)记录两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主要是低血压、静脉炎、胃肠道反应、心动过缓等。
2.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5.0分析数据,分别使用%和x̄±s表示,并展开X2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心功能指标
治疗后,试验组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均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对比(x̄±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3.2两组疗效情况对比
在显效、有效和无效方面,对照组分别10例,12例,8例,有效率73.33%;而试验组分别是17例,8例,5例,96.67%;可以看出,试验组的疗效水平优于对照组(X2=6.405,P=0.026)。
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对比
在不良反应低血压、静脉炎、胃肠道反应、心动过缓方面,对照组分别出现2例,1例,3例,1例,发生率23.33%;而试验组均未出现,发生率0.00%;可以看出,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c2=7.925,P=0.011)。
4讨论
冠心病作为常见慢性病,难以治愈,治需要长期用药控制,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但在部分因素的刺激下,患者会出现慢性心力衰竭问题,进一步削弱心功能。此时合并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也比较普遍,患者会表现出早搏、心动过速等症状,危害性很强,需要及时提供对症治疗。合并出现室性心律失常之后,个体的血流动力学发生较大变化,出现心率加快、心搏出量降低等问题,带来严重影响,威胁生命健康。尤其是发病早期,因为症状不明显,或者比较隐匿,不容易被发现,也就不能及时诊断出来。无法提供对症治疗则导致病情继续发展,变得更加严重[2]。所以临床很重视对此种情况的分析,明确相关特征表现,及时判断出病情存在,并及时予以对症治疗。多项研究发现,部分心肌酶指标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可以借助心肌酶辅助检查来帮助做出准确诊断。同时,心功能指标的变化也有一定指导意义,对于病情诊断与治疗效果的评估有一定借鉴作用。另外,室性心律失常有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类型,冠心病一般是诱发前两种,而且不同类型有不同的心电图表现,所以通过心电图检测结果可以帮助判断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以及具体类型,并可以科学判断其病因[3]。必要的话可以为患者提供超声心动图,能够给出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
而对于此种情况的治疗,控制血压和心率是两项关键内容,需要选择对症药物联合使用,有效减轻症状表现,抑制病情进展。目前对于此种情况的治疗,一般是使用药物进行控制,必要的话进行手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药物主要是胺碘酮,其是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静脉注射后可以直接扩张冠状动脉以及周围的血管,有轻度负性肌力作用,但一般不会抑制左心室的功能[4]。厄贝沙坦可以抑制AngⅠ转化为AngⅡ,能特异性地拮抗AT1,其通过选择性地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同时其不会抑制ACE、肾素、其它激素受体,也不抑制与血压调节和钠平衡有关的离子通道。
本次研究选择胺碘酮+厄贝沙坦的联合使用,被证实有良好效果。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均P<0.05);试验组的疗效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总而言之,针对冠心病慢性心衰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选择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方式,有良好效果,可以快速改善心功能,强化疗效,而且安全性强。
参考文献:
[1]李再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诊疗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5):141-144.
[2]林希,李大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07):51-54.
[3]李智强.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J].智慧健康,2021,7(19):67-69.
[4]陶虹霏,刘靖,高轶男,等.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22,28(06):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