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火明慧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火明慧,.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应用化学学报,2023.3. DOI:10.12721/ccn.2023.157251.
摘要: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问,让学生在学习中努力发现问题,勇于创新,积极与其他同学以及教师沟通交流,找到问题解决策略,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创新能力核心素养
DOI:10.12721/ccn.2023.157251
基金资助:

引言

"核心素养"是初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需要对化学概念、化学公式、化学原理在化学课程中怎样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还需要对化学课程进行研究,养成自主探究,敢于质疑,独立思考,求实的科研态度,重点在于对学生进行知识转移和运用的训练,进而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下,传统的化学教育已不能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我们必须正视目前初中化学教育的薄弱环节,尽早制定有效的对策。

1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自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目前教学的重点目标.化学学科的理论知识抽象性较强,学生在理解时有一定的难度,只有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自主开展创新学习,才能深入理解和全面掌握知识点,提升学习效果.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就能灵活地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发现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握其中的化学规律,并且还能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提升化学核心素养.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其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初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现存困境

2.1教学模式亟待改进

在初中化学的传统教育方式下,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讲授,这是一种说教式和"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在这样的课堂上,由于教师始终处于绝对的领导位置,没有足够的空间去考虑和运用自己的知识,所以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性。而且,因为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老师们常常把自己所知道的问题的关键部分,以及对问题的回答,都是一五一十地说出来,这样很可能会让人产生偏见,从而导致他们的思想定型。为此,初中化学教学必须从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出发,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2.2教学理念较为落后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制度的制约,很多初中化学老师在进行初中化学实验时,从制定教学目的到制定特定的教学步骤,到实施每个班级的活动,基本上都是在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总之,目前我国初中化学教育观念仍处于以学生的测试结果为核心的水平。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教育观念却不能很好地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新世纪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是与时代发展趋势相违背的一种现象,必须适时加以修正。

3初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效策略

3.1以学生兴趣为入手点,引导其进行自主创新

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认知规律等给予引导,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探索化学问题、揭示知识的本质,让其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获得全面发展.具体而言,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情况选择符合其特点的、具有趣味性的教学资源,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创新,延伸课本上的内容,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另外,教师在课堂上在恰当时机运用语言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还可以利用微课、慕课等新型教学模式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充分发挥其学习自主性,培养创新能力.比如,讲解“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时,教师先提问学生,提到燃烧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有的学生回答火,有的则回答是可燃物,还有的回答取暖、火灾、灭火、生成物等,通过这些回答就可以知道,燃烧造福于人类,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一段视频,内容主要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爆炸、节日燃放烟花爆竹、用于拆除旧建筑物的定向爆破、用于矿物开采的爆破等,视频的画面与声音震撼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每个人都认真观看气势恢宏的爆炸场面.结束后教师提问:“大家知道爆炸是怎么回事吗?燃烧有什么条件?什么样的燃烧能形成爆炸?”让学生结合观看的视频与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与联想能力,思考问题的答案,提升其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性。

3.2营造开放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开展初中化学教学时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营造开放的课堂氛围,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其创新精神.教师要尽量淡化自己的权威,拉近和学生的距离,通过课堂上的有效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适应角色转变,让“学”代替“教”成为课堂的主导,并且在课堂中融入创造性理念,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增强其创新意识.教师还要渗透创新精神,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参与实践,提升其综合素质。另外,教师给予学生多元化评价,捕捉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放大,引导其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

比如,讲解“环境污染的防治”时,教师先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几张雾霾的图片,以日常交流的形式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雾霾的了解:“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那为什么会产生雾霾呢?这种天气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能想办法进行防治吗?”待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教师引出新课:“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这些问题,还人类洁净的空气.”展示“不同级别的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表格,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配合图片向学生介绍如今是大环境问题中的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全球性环境问题都与空气污染有关,待学生了解事情的严重性后,组织其开展小组讨论,针对工厂废气、建筑粉尘、汽车尾气排放等导致环境污染的原因探讨相应的防治对策.学生们提出了多骑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推广新能源汽车、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在建筑工地、工厂等易产生粉尘的地方适量喷水、种植植物净化空气等各种各样的措施,教师要肯定学生的想法,尤其要表扬想法独特、有新意的学生,同时也鼓励其他人勇于表达自我,培养创新精神。

3.3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在化学试验中,应注意下列问题。首先要加强对学校化学实验的资助,建设一个单独的化学实验室,购置相应的仪器设备。其次,在化学实验的讲授中,要注意创造性的课堂。通过介绍一些实际的教学实例,提高了同学们对化学教学的热情,并充分认识到了其应用价值。比如:当老师解释二氧化碳的性质,制作和检验的时候,老师可以把鸡蛋的外壳放入醋液中,让同学们仔细地看,并对其进行描写。这时老师给出了食醋、蛋壳中的基本成分为CH3COOH和CaCO3,并让同学们猜测其组成。

结束语

初中化学实验课应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对"以人为本"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首先,从思想上转变学生的消极思维,使他们主动提出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老师要营造一个积极的、轻松的学习气氛,使他们的创造力都能从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为国家培育出更多科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洪亮.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1):119-120.

[2]谢尚.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2021(31):5-6.

[3]梁爱莲.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初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9)

[4]郭素金.浅谈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7(27)

[5]陈富国.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3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