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蒋美玲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蒋美玲,. 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化学研究前沿,2023.2. DOI:10.12721/ccn.2023.157011.
摘要:
课堂导入是化学教学的开始,课堂导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化学教学效果。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受教学条件和教学观念的限制,很多教师都是通过语言描述来进行课堂导入的,导入形式单一,缺少趣味性,难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论文首先从高中化学教学的角度对信息化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了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改革高中化学
DOI:10.12721/ccn.2023.157011
基金资助:

1丰富导入形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在信息化教学改革背景下,各种各样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使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活、有趣,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对化学学习充满了期待。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很多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延伸出来的,所以在课堂导入中,温故知新是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用具体的情境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为新知教学做好铺垫。

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还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常用的演示实验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各种有趣的化学实验,创设实验情境,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解释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化学探究的兴趣。化学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展示一些具体的生活场景或生活现象,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去思考其中所蕴含的化学原理,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感知化学学科的魅力和化学学习的意义,增强学生化学学习的动力。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去搜集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化学史料,在课堂教学中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包括化学家进行化学探究的故事、化学发展历史等等,用化学家的事迹唤起学生内心的积极情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运用微课教学,突破学习的重难点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被引入到了高中化学教学中,以内容短小精悍、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等特点,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在课前预习中,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将微课与电子导学案相结合,将微课以超链接的形式融入电子导学案中。当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对某些知识点产生困惑,通过阅读教材和自主思考无法解决时,就可以用鼠标点击导学案中的相关知识点,观看教师提前录制好的微课,在教师的视频讲解下突破预习中的难点。对于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某一重难点知识的教学时,可以从网络中去搜集其他教师的不同教学方法,并将这些不同的方法整理到一个微课件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突破重难点的学习。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在高中化学中有很多化学物质和化学现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让学生难以想象和理解。为此,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的形象演示,让学生看到微观的化学世界;也可以通过对微课进行暂停、快进、放大等控制,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微观粒子的运动、发生的化学反应变化等,帮助学生从大星的感性认识中抽象出化学概念和化学理论,顺利的突破学习难点,提高对化学学科的好感。教师还可以将微课资源上传到班级共享平台中,学生在课后可以自行下载,进行选择性、针对性的学习。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知识,学生还可以进行反复学习,直到学会为止,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效促进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3构建智慧课堂,优化课堂师生互动

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是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内容之一,也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它展现了新时代的教学特色,优化了师生互动效果,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生也是如此。高中生化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各不相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日常表现、考试成绩、化学研究成果等进行量化评价与分析,掌握每个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堂提问,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互动中。但是智慧课堂要切合实际,避免为了追求课堂氛围而过度使用。

在教学中,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利用交互软件与学生进行线上交流与沟通,学生可以将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以弹幕的形式发送给教师,对于一些共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集中讲解。对于个别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课堂答疑时间或课后时间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线上解答,使师生之间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弥补了传统化学课堂中师生交流不足的缺陷。新课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利用智慧平台开展线上的合作与讨论,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有趣、有意义、值得探究的化学问题。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反馈中挑选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线上讨论,为师生搭建起一个集思广益、相互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碰撞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实现知识的主动构建,拓宽学生的思维与视野,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结语

总之,信息化教学改革为高中化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要以现代教育理念武装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遵循适当、适量、适时、适宜的原则,将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到课堂教学中,构建信息化、开放性的化学课堂,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超华.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化学实验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8):206-207.

[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