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抽动症(TD)是儿童群体常见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发病年龄以2~15岁之间,尤以5~8岁多发,主要表现为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运动抽动主要表现为面部、颈部、上肢和躯干等部位出现反复、不自主、快速的抽动,发声抽动主要表现为喉咙发出重复、不自主的声音,如咳嗽、吸气、清嗓等,可伴注意力不集中、强迫性动作、睡眠障碍、情绪障碍或其他行为症状,这些症状给患儿日常生活、学习带来了较大困扰,故需及早治疗,越早治疗越能减轻该病对患儿造成的危害。药物治疗是常用方法之一,常用药物有抗精神病药物、镇静剂、抗抑郁药物等,不同药物有各自不同的作用机制和疗效。氟哌啶醇是以往常规使用的一种药物,该药虽应用时间长,但总体效果仍欠佳,故需联合其他药物。盐酸硫必利片是抗精神病药中常见的一种,该药具有良好的安定、镇静作用,同时该药可阻断患儿脑内多巴胺受体,缓解抽动症引起的不适症状,并且该药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基于此,本研究即探讨了儿童TD采取盐酸硫必利片治疗的临床效果,详细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0例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患儿(2023.1~2024.1期间治疗),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13岁,平均6.23±1.25岁)和研究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14岁,平均6.49±1.02岁)。两组资料P>0.05,组间能进行对比。所有患儿均经确诊,患儿家属均同意参与此次研究,排除纳入研究前采取过其他治疗、存在药物过敏史、服药依从性极差、患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的患儿。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予以氟哌啶醇片口服,1~2mg/次,2~3次/d,并予以维生素B6口服,1mg/次,1~2次/d。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盐酸硫必利片治疗,给予患儿该药口服,6mg/(kg·d),2次/d。两组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所有患儿均严格用药。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1.3观察指标
3个月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并对数据进行全面、整体分析。临床效果评价标准[1]:治疗结束后,患儿抽动症状消失,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下降超过90%为显效;抽动次数显著减少,YGTSS评分下降60%~90%为有效;未满足以上标准为无效。对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计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数据的分析使用SPSS22.0软件,P<0.05表明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总有效率:研究组的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表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n(%)]
3讨论
TD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发病率较高,男性比女性更多见,该病病因十分复杂,现临床上认为其发生与感染(继发于细菌、病毒感染之后)、生化代谢(微量元素失调或药物因素)、体质因素、习惯与模仿、遗传倾向、围产期异常、环境、压力过大、精神刺激、大脑神经递质失衡等有关,部分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脑发育不良、癫痫、脑瘫等,该病主要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以及Tourette综合征[发声和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德拉图雷特综合征)、抽动-秽语综合征]等类型,以多发性、运动性抽动,伴不自主发声为主要特点,部分患儿兼有行为、人格、思维等方面障碍,这些症状给患儿带来的困扰加大,并且该病具有病程较长、症状易反复发作等特点,同时该病对患儿有多种危害,包括:影响患儿正常学习,患儿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紧张和强迫行为等表现,并可导致患儿不愿与他人交流,不愿参加社交活动,同时可导致患儿出现情绪不稳定,表现为易怒、脾气暴躁、情绪不受控制等,甚至部分患儿在情绪波动较大时会出现伤人、毁物等行为,除此之外,该病还可导致患儿性格改变,该病对患儿学习、人际交往、情绪管理、性格、心理等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故需及早治疗[2]。
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的方法较多,常见的有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行为疗法、家庭治疗、运动治疗、生物反馈等,其中药物治疗十分常用,不同药物的疗效各不相同。氟哌啶醇是现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常用药物之一,该药属于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经应用后可作用于脑内纹状体和黑质,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抑制多巴胺释放,并可促进脑内多巴胺的转化,有良好的抗兴奋躁动作用和抗幻觉妄想作用,并且该药还具有镇静、抗焦虑和抗惊厥作用。该药虽应用时间长,但总体效果仍欠佳,为了进一步提升疗效,需联合其他治疗。盐酸硫必利是苯酰胺类抗精神病药中常见的一种,该药对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功能亢进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运动障碍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该药经应用后可有效抑制多巴胺受体,通过降低多巴胺受体的兴奋性而发挥药理作用,该作用可有效减少动作的执行能力、降低运动皮质的兴奋性,从而缓解患儿的抽动症状,并可通过影响患儿大脑中的多巴胺通路而减轻相关症状,同时该药对胆碱受体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可通过该作用促使锥体外系肌肉收缩的程度降低,以此减轻患儿相应症状,除此之外,该药还具有抗焦虑、抗抑郁、抗惊厥、镇痛、镇吐等作用,并且该药可能影响大脑中的多个神经递质系统,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该药联合氟哌啶醇能进一步提升疗效。
本研究选取了共80例TD患儿,对其随机分组后采取了不同治疗,一组采取常规治疗,一组联合应用盐酸硫必利片,最后对比了临床效果,结果显示,总有效率:研究组的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可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盐酸硫必利片治疗对TD患儿是显著有效的,能进一步提升疗效,促进患儿症状缓解,分析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常规治疗发挥良好的抗兴奋躁动、镇静等作用,盐酸硫必利通过抑制多巴胺受体、抑制胆碱受体等机制减轻患儿症状,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进一步提升疗效,促进患儿症状缓解。
综上所述,儿童TD采取盐酸硫必利片治疗可促使临床疗效得到进一步提升,该药在TD患儿的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厚杨.加味泻黄散联合盐酸硫必利片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脾胃积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 16(19):30-33.
邓玉琴.盐酸硫必利片联合菖蒲郁金汤加减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 14(19):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