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陈婷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婷 ,.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 应用化学学报,2023.12. DOI:10.12721/ccn.2023.157443.
摘要:
新课改实施以来,生活化教学开始向着常态化的方向发展,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从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知识的重要性,符合新时期背景下的教学要求。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价值,接着重点从生活情境、生活运用和生活作业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多元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443
基金资助: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相关知识的教授,还要重视各项能力的培养、核心素养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快速走进化学世界,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这意味着以往的教学活动无法满足当下的教学需求,教师应对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和改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实现了生活与知识的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化学探索热情

兴趣是引领学生自主开展化学学习的内在动力,就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而言,学生的学习动机普遍不够强烈,追根溯源,是因为化学知识的抽象性较强,学生会产生一定的陌生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加之教师沿用灌输式的教学手段,学生难以感知到新意,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降低。“生活即教育”思想是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其主张教育应该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生活最贴近学生的认知,生活教育素材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特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有利于点燃学生的化学探索热情。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意识

学习是为应用服务的,初中化学教学的核心目的不止在于让学生掌握基础性的化学知识技能,还包括培养学生的实践、迁移和应用能力。传统的化学教学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应用方面的教学力度不足,致使学生对化学知识只能建立理论层面的认识,无法向实践层面拓展。新课标提倡化学教学应注重生活化和社会化,并主张融入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化学,能够应用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二、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生活情境切入,鼓励学生质疑

化学课堂的教学活动,不仅要鼓励学生懂得质疑,还要学会解决问题,在质疑与分析中深度探索,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往化学课堂教学中,一般是教师按照教材提出问题,学生交流讨论,集体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容易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如若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启发学生化学思维,或者是鼓励学生质疑,接着探索问题,更容易调动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质疑,从多个角度理解化学知识和生活的关系。

以“粗盐的提纯”为例,教师构建生活情境,为学生播放《风味人间2》的部分片段,人们手工晒盐的场景。教师:“海水晒盐,最终得到的盐是否纯净?”学生:“不纯净。因为从视频中看到食盐中还有许多泥沙,所以不是纯净的。”教师:“我们应该如何从固体盐中提纯,最终变为可以食用的精盐呢?”化学教师设计生活情境的时候,利用多媒体播放真实情境—人工晒盐的景象,接着完成新课的导入工作,让学生认识粗盐中包含了许多固体杂质,必须经过提纯才能食用,所以自然就引出本章节的知识要点。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乐趣,也能保证教学效率,让学生生活性的问题情境内感受化学课堂的多元化特点。

(二)生活运用切入,提高化学素养

学习的关键是观察、分析和实践。初中化学应该从生活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中促进自我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化学以实践为重点,被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为人民生活、生产提供便捷,体现“实践出真理”的思想,教师引导学生课后走进社会。

以“环境污染和防治”这部分内容为例,学生了解污染问题的时候,也要认识环境污染的成因、危害以及解决方案。组织学生课下在自己的活动区域进行调查,是否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若有,学生利用化学课堂所学的知识,及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接着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进行记录和总结,学生将课上所学的调查报告进行大致论述。通过生活化的课堂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意识,又能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实现知识内化。综合性实践活动以中学生自我情感认知为基准,从生活实践中转换问题,通过探究、体验等形式,发展学生的跨学科意识。为完善初中化学课程体系的建设成果,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联系当地博物馆,组织化学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感受化学的奇妙之处。

(三)生活作业切入,深化学科认知

“双减”政策下,为保证作业效率和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师制订生活化的化学作业,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体现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希望达到减负增效的育人目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认识橘子皮、泡沫的大致成分,探究橘子皮如何能溶解泡沫?总结其中的化学知识。对此,学生采用控制变量法,综合分析泡沫和橘子皮的大小、温度、酸碱性有关?详细罗列出对应的因素,从而得出最优化的解。这项作业形式极为多元化,以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为重点,而在课后实验探究的时候,相当于让学生再次复习课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也能锻炼学生撰写报告的能力。

例如,教师设计多个家庭小实验:简单的规律装置;探究鸡蛋成分;分析蜡烛燃烧的现象;制作汽水。部分学生在利用多功能瓶子收集气体的时候,不清楚其中的原理,为何瓶内有水和无水的时候,导管口不同?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导管口有何区别?为让学生清楚其中的原理,应该结合学情为学生布置生活类的家庭作业,通过自主动手实践的方式,认识多功能瓶中不同导管进入瓶内水的流向趋势。凭借教师的精准设计,重视习惯养成,而在分层作业的时候,也将跨学科意识巧妙融合其中,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用于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想要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就需要将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重视起来。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融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分析和研究相关主题,进而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培养相应的学习能力,并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杰.生活化教学与初中化学教学的整合[J].当代教研论丛,2019(11):88.

[2]李靖,乔磊.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0):53.

[3]杨勇.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9(11):6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