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填筑中材料堆填和压实技术的比较研究
杨岸东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杨岸东,. 路基填筑中材料堆填和压实技术的比较研究[J]. 新材料,2023.12. DOI:10.12721/ccn.2023.158315.
摘要:
本研究对路基填筑中材料堆填和压实技术进行了比较研究。考虑了不同材料的物理特性和施工条件对压实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各种材料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发现,不同材料的堆填和压实技术对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显著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改进路基填筑工艺的建议,以提高路基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路基填筑材料堆填压实技术施工效率工程质量
DOI:10.12721/ccn.2023.158315
基金资助:

引言

路基填筑工程是铁路和公路建设的关键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交通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材料的堆填和压实技术,探索了提高路基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的有效途径。这一研究不仅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也为未来的路基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路基填筑工程主要包括土方开挖、填土和压实三个主要阶段,而这些阶段的质量和效率对整个项目的成功具有关键性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材料的堆填和压实技术,探索提高路基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的有效途径。以下是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点。

一、路基填筑材料堆填与压实技术的效率和质量差异

路基填筑工程是铁路和公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交通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而路基填筑的质量与效率主要受到材料的堆填和压实技术的影响。以下我们将详细探讨不同材料的堆填与压实技术在路基填筑中的效率和质量差异,以帮助工程师和决策者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材料,以提高路基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天然土作为一种常用的填土材料,因其广泛的供应和低成本而受到青睐。然而,由于天然土的质量和一致性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工程中需要进行细致的质量控制。堆填时,应确保天然土层的均匀分布,以防止差异性沉降和不均匀的路基。砾石和碎石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稳定性,适用于路基填筑。堆填这些材料时,需要确保颗粒之间的填隙,以便有效排水。砾石和碎石的堆填通常需要较高的工程质量控制,以确保均匀分布和充分压实。砂土在路基填筑中也常用作填土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易于压实的特点。然而,砂土堆填时容易出现沉降问题,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振实或静压,以确保填土的稳定性。对于湿陷性土,堆填前通常需要进行预处理,如添加石灰或水泥等改良材料,以提高土壤的稳定性。这种处理可以减少土壤的膨胀和沉降,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静压和动压是两种常见的压实技术。静压通常使用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进行,通过静态压力来压实填土。动压则使用振动压路机,通过振动和冲击来提高填土的密实度。静压适用于大块填土,而动压适用于颗粒性填土材料。不同的填土材料和工程条件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压实设备。合适的压实设备选择是确保填土密实度的关键因素。根据填土类型和工程要求,可以选择单钢轮压路机、双钢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等。压实的次数和层数取决于填土的性质和工程要求。通常,为确保填土均匀压实,需要进行多次压实过程。尤其是对于高填土路基来说。不同的材料和堆填、压实技术在施工效率上存在差异。例如,砾石和碎石堆填相对较容易,并且通常能够快速达到所需的密实度。相比之下,湿陷性土的预处理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选择适合工程条件的填土材料和技术是提高施工效率的关键。不同的材料和压实技术对路基填筑的质量也有重要影响。砾石和碎石等稳定的材料通常能够提供较高的路基稳定性,而湿陷性土则需要更多的工程质量控制来确保质量。压实技术的选择和执行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填土的密实度和稳定性。综上所述,路基填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受到材料的选择和堆填、压实技术的影响。工程师和决策者应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填土材料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堆填和压实方法,以确保路基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1.png图1:运输车运输 2.png图2:网格线施工

二、不同材料特性对路基压实效果的影响分析

不同材料特性对路基压实效果的影响是路基工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物理特性、化学特性、施工环境以及压实技术与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在路基的压实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些因素,并分析它们如何影响路基压实效果。

图3:推土机摊铺 3.png(一)物理特性对压实效果的影响:

物理特性对压实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其中最优含水率是一个关键参数。以下将详细介绍物理特性如粒径分布、土壤类型和最优含水率对压实效果的影响。

1. 粒径分布:土壤的粒径分布是决定最优含水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中包含的颗粒大小范围从粘土颗粒到砾石颗粒不等。较细的颗粒,如粘土和细砂,通常需要较高的含水率来获得最佳的压实效果。这是因为粘土颗粒之间的胶结作用需要水分的存在才能发挥作用。相反,较大的颗粒,如砾石和砂砾混合物,通常需要较低的含水率来获得最佳的压实效果,因为过多的水分会导致颗粒之间的滑动和分离。

2. 土壤类型:不同类型的土壤在压实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性。粘土土壤通常需要更多的水分来获得最佳的压实效果,而沙质土壤则需要较少的水分。这是因为粘土土壤具有较强的胶结性质,需要水分来增加颗粒之间的附着力。相反,沙质土壤通常是不胶结的,因此需要较少的水分来确保颗粒之间的紧密排列。

3. 最优含水率:最优含水率是土壤在压实时所需的最佳含水量。它是一个关键参数,对于不同类型的土壤和不同的工程要求会有所变化。最优含水率通常通过试验室试验或现场试验来确定。在最优含水率下,土壤具有最高的密度和最佳的压实效果。过多或过少的水分都会降低压实效果,因此最优含水率的准确定义对于工程的成功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物理特性如粒径分布、土壤类型和最优含水率对压实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工程师在路基填筑、土壤改良和基础建设等工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土壤的特性,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含水率和压实方法,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实验室测试也是保证土壤压实效果的关键因素。

图4:刮平机整平4.png(二)化学特性的影响:

土壤的化学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压实性能。工程师在土壤压实工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土壤的化学特性,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来优化压实效果。这可能包括调整pH值、控制盐度、增加有机物含量或使用适当的化学添加剂,以确保土壤的最优压实性能。同时,试验室测试和质量控制也是关键,以确保土壤压实工程的成功。在路基填筑工程中,材料堆填和压实技术是保证道路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关键环节。选择适当的填筑材料是基础。考虑土壤的pH值、盐度、有机物含量和矿物成分,选择适宜的材料可以确保堆填层的稳定性和适宜的排水性能。根据土壤的化学特性调整压实方法和设备。例如,针对高有机物含量的土壤,可能需要特定类型的压实设备或技术来达到理想的密实度。在某些情况下,通过添加石灰、水泥等化学物质来改善土壤的胶结性和压实性,特别是对于那些固有化学特性不佳的土壤。合理控制土壤水分含量对于确保有效的压实至关重要。这不仅涉及到土壤的自然水分状况,也包括在压实过程中添加或去除水分。在不同种类的填筑材料层间,适当处理界面可以增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例如,在粘性土层和砂石层之间可能需要特定的处理方法。

总之,在路基填筑工程中,重视材料的选择、压实技术的适用性以及化学改良方法,可以显著提高道路基础的质量和持久性。通过精细的材料控制和技术应用,确保路基的稳固和耐用是可能的。

(三)施工环境的影响:

1.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是路基压实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材料可能吸水并变软,导致较差的压实效果。相反,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可能需要额外的水分以确保材料的良好压实。因此,施工时需要根据气候条件进行合适的材料处理和调整。

2. 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的高低也会影响材料的压实效果。在高地下水位条件下,材料可能会受到水的浸泡,导致不均匀压实和材料松动。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采取排水措施来减少水分对路基的影响。

三、优化路基填筑工艺,提高施工效率与工程质量

路基填筑是道路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和经济性。因此,优化路基填筑工艺,提高施工效率与工程质量,不仅可以降低维护成本,还能够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道路交通系统。5.png图5:压路机碾压

(一)技术革新:

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路基填筑工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一代的压实设备,如高效的振动压路机和智能化的施工机械,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此外,先进的测量技术,如全站仪、激光测量设备,以及RTK(实时动态运动差分定位系统)测量仪是确保路基工程准确度和平整度的关键技术工具。综合使用这些先进的测量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路基施工的准确性和效率,确保最终的路基质量满足严格的工程标准。,可以确保路基的准确度和平整度。在技术革新方面,应鼓励研发和采用更高效的工程机械和测量工具,以提高施工的精度和速度。

(二)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选择适宜的填筑材料对于路基工程至关重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必须采用不同类型的材料。例如,在承受高交通量的道路上,就需要选用那些具备更高抗压强度和耐久性的材料。在材料选择方面,建议采用综合考虑地质特性、工程需求和可获得性的方法,以确保选择的材料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三)工程管理与监督:

工程管理是确保施工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工程管理涵盖工程计划、资源分配、进度监督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合理的工程管理可以减少施工延误和浪费,提高施工效率。此外,定期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监控是确保施工工艺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手段。

(四)环境保护措施:

在路基填筑工程中的环保措施至关重要。首先,我们需要防止土壤和化学物质流入水体。这可以通过建立排水系统、污水拦截和定期水质监测来实现。此外,我们要保护周围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采取措施如建立生态廊道、植被恢复、限制施工区域和避免施工季节对野生动植物的干扰。废弃物的处理也是关键,要分类、回收或妥善处理,确保符合环保法规。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可采取隔音、低噪音机械、环保燃料和设备等措施。材料选择时应优先考虑环保友好型材料,如再生材料或低排放材料。在材料堆填和压实过程中,防止污染水体的措施包括有效的排水系统、污水拦截和水质监测。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可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植被恢复和施工区域限制来保护。采用降噪技术和低排放机械可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最后,整个过程要进行环境监测,并根据结果调整策略以最小化对环境的影响。这些措施确保工程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同时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五)经济效益评估:

为了确保优化路基填筑工艺的可行性,需要进行经济效益评估。这包括考虑新技术和材料的成本、维护和运营成本以及预期的经济效益,如减少维护费用和提高道路使用寿命。经济效益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选择最有利于长期发展的工艺和方法。

(六)未来趋势预测:

未来,路基填筑工艺将继续受到技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施工机械和设备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同时,对环境友好的施工方法和材料将受到更多关注。因此,未来的趋势可能包括更多的数字化施工,更绿色的环保工艺以及更高效的资源利用。

结语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路基填筑工艺的优化,强调了材料选择、技术革新、工程管理和环保措施在提高施工效率与工程质量中的重要性。通过经济效益评估,我们看到了优化工艺对未来路基施工的积极影响。总之,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提升路基工程的整体性能,保障交通基础设施的稳固与可靠。

参考文献

[1] 黄春晖,畅斌.建筑垃圾再生料在路基填筑中的应用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4(02):86-89.

[2] 强发宜.冷再生法在湿陷性黄土路基填筑中的有效性[J].大众标准化,2021,(06):34-36.

[3] 陈山.铁路路基填筑中的连续压实控制技术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05):159-16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