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视域下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初探
冯川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冯川 ,. 新高考视域下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初探[J]. 应用化学学报,2024.11. DOI:10.12721/ccn.2024.157524.
摘要: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师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与机遇。教师应积极响应改革号召,实现课程内容的创新与优化,应高度重视实验教学的开展,通过丰富多样的实验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从而全面达成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新高考视域下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新高考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DOI:10.12721/ccn.2024.157524
基金资助:

实验作为高中化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始终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大部分的化学理论知识都能够借助化学实验的方式生动呈现给学生,将原本复杂、抽象的化学概念与原理变得直观化、形象化,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难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内化知识。因此,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更要从多个不同的方面着手,全面优化实验教学,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高考视域下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

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便于学生理解重难点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培养学习动机。并且,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理解比较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和化学公式,方便学生突破学习上的盲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对于教师而言,以新高考理念为导向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学科教学,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以完成教学目标。

二、新高考视域下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应用现代技术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在实施实验教学时,应该重视现代技术的应用。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实验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模拟实验,将一些实验操作过程中难以完成的点通过慢放或者回放的方式展现在学生跟前,帮助学生突破自身实验学习与操作的重难点。

以“碱金属元素”为例,有关于碱金属与水发生反应的实验操作是比较“危险”的。比如Rb、Cs与水发生的反应很强烈,会立即燃烧爆炸。教师在让学生展开实验操作的时候,如果不采取演示实验,让学生直接操作,很可能让实验操作过程发生诸多意外。对此,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演示碱金属与水发生反应的实验视频,让学生借助视频的观看,进一步了解Rb、Cs与水发生强烈反应的画面,加深他们的实验认知。而学生在完成了这一实验视频的观看之后,他们也能够完成总结与概括这一环节,进一步分析化学实验的结果及化学实验带来的各种风险,加强实验效果。以此为基础,教师便能够强化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对实验的结果有更为深层次的把握,强化实验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重视典型实验

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有效学习的基础。实际上,实验教学的本质就是用典型的方法解决类似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对这一类问题的解决能力。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开展典型实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实验能力。

以“铜和浓硫酸”为例,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知识,知道铜的金属活动性不强,进而推断出铜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从而创设问题情境“铜是否可以与浓硫酸发生反应”,以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引导学生开展铜和浓硫酸的实验探究。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准备好实验装置、器材和化学材料,如浓硫酸溶液、铜、试管、加热装置等,并仔细检查实验装置的质量。确认无质量问题后开始实验操作,先将铜放在装有浓硫酸的溶液中,观察溶液的反应,并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随后对试管进行加热处理,再观察溶液的反应,发现液体逐渐变成蓝色,从而得出实验结论“在加热的条件下,铜和浓硫酸能够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气体”。通过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参与探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实验步骤更加规范、严谨。

(三)创设实验情境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在实施实验教学时,应该注重实验教学情境的创设,关注学生实验操作观念的培养。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实验教学内容,找出可以创设情境的元素。以此为基础,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实验操作情境,让学生受到情境的引领,从多个不同的维度出发展开实验操作,完成对知识的理解。这样便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以“燃电池设计与制作”为例,教师要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引导学生制作简易的水果电池。为了激发学生的实验操作积极性,教师就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先要让学生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基础,思考生活中有哪些水果可以运用于简易电池的制作。学生在了解了简易电池制作的原理基础之上,他们能够展开综合的思考,比如电池构成的要素有铜片、锌片(铝片)、纯碱溶液、白醋等。学生经过思考之后,发现白醋可以用日常生活中一些含有酸类物质的水果代替,比如橙子、芦柑等。教师为学生引入了生活化的实验操作素材,便给学生创设了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随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这些生活中的物品完成简易电池的制作。实验制作而成的简易电池要能够让检流计指针偏转。在学生完成了实验操作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写出锌、铜、醋设计的原电池的正、负极以及在正、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如下:锌为负极,电极反应式:Zn-2e-=Zn2+铜为正极,电极反应式:2H++2e-=H2↑如上,教师通过这样一个实验教学情境的创设,充分彰显了学生在课程学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他们串联迁移了自身的现实生活,以此为基础,完成了实际操作,能够让他们的化学知识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及观察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结语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将零散的化学知识整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搭建系统的知识框架,为其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便利,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要采取多元化方式,优化实验教学的步骤与方法,保证让学生开展更高品质实验操作,增强学生们的实验操作灵活性。

参考文献:

[1]丁珣.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高考,2023,(05):6-8.

[2]彭福海.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高考,2023,(09):22-2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