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庭实验的初中化学启蒙教学研究
李树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树娟,. 基于家庭实验的初中化学启蒙教学研究[J]. 应用化学学报,2024.12. DOI:10.12721/ccn.2024.157525.
摘要:
初中化学启蒙教学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至关重要,本研究聚焦于家庭实验在其中的应用,探讨其独特价值与实施方式,家庭实验能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激发学生兴趣与探究欲。通过分析家庭实验资源的挖掘利用、实验设计的趣味性与安全性考量,以及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为初中化学教师提供创新教学思路,提升化学启蒙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能力,让化学学习从课堂延伸至家庭生活。
关键词: 家庭实验初中化学启蒙教学
DOI:10.12721/ccn.2024.157525
基金资助: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初中阶段开启了学生对物质世界微观奥秘探索的大门,传统初中化学启蒙教学往往局限于课堂内的理论讲授与有限的实验室实验操作,与学生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存在一定脱节,在日常生活中,化学现象无处不在。如厨房中酸碱物质的反应,如白醋去除水垢;食品的发酵过程,像面团发酵制作馒头,这些都是生动的化学实例,家庭实验则为将这些生活化学引入教学提供了桥梁。它能够让学生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亲身体验化学变化的奇妙,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具象化,家庭实验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其动手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当学生自主设计并完成一个家庭实验,如自制汽水并探究其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原理时,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将更加深刻。

一、家庭实验对于初中化学启蒙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兴趣热情,点燃求知火种

家庭实验为初中化学启蒙教学注入了独特的活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与热情,在家庭环境中,学生能够自主开展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实验探究,比如利用厨房中的白醋和小苏打进行化学反应实验,当看到两者混合后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学生内心的好奇与兴奋被瞬间点燃,这种亲身体验的神奇变化,让化学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充满趣味和惊喜的探索之旅。家庭实验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设计实验步骤,如探究不同水果中维生素 C 对碘酒的褪色效果,这种自主探索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渴望了解更多化学现象背后的原理,为后续深入学习化学知识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基础,如同在学生心中种下了一颗热爱化学的种子,在兴趣的滋养下逐渐生根发芽。

(二)促进知识理解,强化实践能力

家庭实验是初中化学知识理解与实践能力提升的有力助推器,许多化学概念和原理较为抽象,而家庭实验能够将其具象化,如通过自制简易净水器,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同材料如活性炭、石英砂等对水的净化作用,从而深刻理解过滤和吸附的原理,在家庭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亲自动手操作仪器、调配试剂、观察记录现象并分析结果,这一系列实践活动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像自制汽水实验,学生要精确控制柠檬酸和小苏打等原料的用量,观察汽水产生气泡的过程并思考二氧化碳产生的条件,家庭实验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实验出现意外情况,如自制的水果电池电量不足时,学生需要自行思考原因并尝试调整实验方案,如更换水果种类或电极材料等,从而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综合素养,使学生在化学启蒙阶段就建立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学习模式。

二、基于家庭实验下促进初中化学启蒙教学的策略

(一)资源挖掘拓展,实验设计创新

深入挖掘家庭实验资源并创新设计实验是推动初中化学启蒙教学的关键,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化学实验素材。例如,化学教师李老师在课堂上布置了一项家庭实验任务 ——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李老师详细地向学生介绍了实验的基本思路和安全注意事项后,学生们纷纷回家开始自己的探索。学生小王回到家后,在妈妈的帮助下,找来了三个铁钉,分别放在三个不同的环境中:一个铁钉完全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一个铁钉放在干燥的空气中,还有一个铁钉浸没在水中。每天观察并记录铁钉的变化。经过一周的观察,小王发现暴露在潮湿空气中的铁钉生锈最为严重,他带着自己的实验记录和分析回到学校与同学们分享,通过这个过程,小王不仅深刻理解了铁生锈需要水和氧气这两个条件,还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耐心。教师自身也应积极创新家庭实验设计,张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溶液的浓度概念,设计了一个家庭自制果酒的实验,他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份简单的实验指南,包括如何选择水果、控制糖的用量以及发酵的条件等,学生小赵按照老师的指南,选用了家中的葡萄,精确地称量了糖的用量,小心翼翼地控制着发酵的温度和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小赵通过观察葡萄汁逐渐变成果酒,体会到了溶液浓度变化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并且学会了如何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化学实验操作,如使用比重计测量溶液的浓度,这种创新的家庭实验设计,将化学知识巧妙地融入到日常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了化学启蒙教学的效果。

(二)家校合作联动,教学评价多元

建立家校合作联动机制并实施多元教学评价对于基于家庭实验的初中化学启蒙教学至关重要,在家校合作方面,家长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家庭实验过程,比如,在进行家庭酸碱中和实验时,学生小李的爸爸协助他准备了实验所需的白醋、氢氧化钠溶液以及 pH 试纸等材料,在实验过程中,爸爸还和小李一起讨论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以及如何安全地进行操作,家长的参与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安全保障,还增进了亲子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评价上,化学教师王老师采用了多元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实验报告评价外,王老师还注重对学生实验过程的评价,例如,在家庭实验 “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中,王老师要求学生拍摄实验视频,他通过观看视频,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是否能够正确地收集和检验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等产物,并根据这些情况给予评价。王老师还组织学生进行家庭实验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互相评价,在一次 “自制化学小魔术” 的成果展示中,学生们展示了自己利用化学知识制作的魔术,如 “变色的花” 等,然后互相交流评价,从实验创意、表演效果等多方面进行打分。

三、结语

基于家庭实验的初中化学启蒙教学研究,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亲近化学、探索科学的平台,还激发了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与热爱,通过家庭实验,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晓蕾.初中化学家庭实验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J].山东教育,2023,(08):61-62.

[2]徐莉.谈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设计与应用[J].新课程导学,2022,(06):67-6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