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矿山应急救援技术探讨
董红军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董红军,. 基于互联网的矿山应急救援技术探讨[J]. 矿山工程与技术,2021.5. DOI:10.12721/ccn.2021.157042.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变革更是进一步促进了社会运行模式的升级,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创新与跨越。煤矿行业属于危险性比较大、技术性十分突出的行业,其中涉及到的矿山应急救援工作。只有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加强矿山应急救援的研究,才能在发生煤矿安全事故以后的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把危害性降到最低。
关键词: 互联网技术矿山应急救援技术
DOI:10.12721/ccn.2021.157042
基金资助:

引言

在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我国社会及经济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带动了煤矿企业的长足进步,各种规模的煤矿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使行业内部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赢得进步和发展的机会,企业方面就必须要尽快引进互联网技术、建成矿山应急救援平台,通过构建计算机网络、建立通信系统、设立车辆管理系统等一系列措施,提升矿山应急救援的效率,保证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

1基于互联网的矿山应急救援技术平台

在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煤矿企业矿山应急救援平台体系结构与其服务需求越来越相符,主要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部分:第一,设备层。设备层的功能在于,为矿山应急救援平台提供参考信息,该层级的主要设备包括动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智能传感设备以及配套设施构成的传感网络,煤矿企业可以根据矿山应急救援的实际需求、根据自身生产的条件和情况等建立设备层,从而更好地收集应急救援所需数据。第二,感知层。感知层能够将设备层中各类传感设备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并直接上传到应急救援平台上,该层级的主要内容为运算软件(前置服务器)等,煤矿企业可根据不同的物理服务器设置不同的前置服务器,从而更好地满足矿山应急救援的需求。感知层的设置情况还会影响到设备层情况,因此有必要对感知层构成进行反复调整。第三,服务层。服务层是基于互联网的矿山应急救援技术的核心,各种传感器收集到的参考信息在感知层处理以后,上传到应急救援平台上而后转交到服务层,该层级主要包括消息总线、数据库服务器、SOA服务器三类结构,具有突出的应用价值。其中,SOA服务器是整个服务层的基础和骨架,能够使平台具有多语言功能、可管理功能等,是整个应急救援平台的基础和核心。最后,应用层。经过收集、传输、处理等一系列操作后,设备层感知到的数据将会在应用层得到应用,应用层可以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为用户提供相关功能,目前比较常见的有网页应用和手机APP两种形式,其能够在多种终端设备上应用。为了保证矿山应急救援平台的稳定运行,必须要提升Web表单的合理性,即通过Web表单、数据库及文件管理等辅助工具,实现平台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应用。同时,为保证基于互联网的矿山应急救援信息安全性,系统内还设置管理权限,即不同权限的人员需凭借账号密码登录系统后,才能访问Web表单。

2基于互联网的矿山应急救援具体技术

2.1构建计算机网络

矿山应急救援平台的建立,是保证基于互联网的矿山应急救援技术应用效果的基础,除了保证平台合理性之外,还需要尽快构建计算机网络,从而确保矿山应急救援平台中的信息能够得到及时的传输。可以说计算机网络是矿山应急救援技术的物质基础,工作人员可借此对矿山运行数据进行查询和处理,保证互联网技术下的矿山应急救援技术的有效性。

2.2建立通信系统

矿山应急救援平台需要多个职能部门的共同配合才能发挥作用,而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往往需要以网络电话为基础进行,因此除了要建设计算机网络之外,还需要建立通信系统。现阶段来看,我国矿山应急救援平台中的通信系统主要包括地面卫星通信单元以及矿井事故区的应急通信单元两部分。其中,地面卫星通信单元具有网络信号传输功能,由卫星天线、服务器、车载摄像机、卫星电话等设备构成,一旦矿井下发生安全事故,地面应急处理中心可通过有线通信实现矿井上下沟通,从而快速完成信息传递,保证统筹指挥及时有效。而矿井救援基地和事故现场的距离通常超过1km,因此可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实现与现场的联系,为矿山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有力支持。

2.3设立车辆管理系统

矿山应急救援车辆管理系统,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应急救援技术,它主要是以全球定位系统、GSM/GPRS网络数据通信等为基础的、具有数据传输功能的一种技术,可与救援车辆、地理信息系统等进行配合,完成救援车辆的高效准确管理。车辆管理系统可分成管理客户端、GSM/GPRS网络、车载终端以及辅助子系统等几大部分,工作人员可借此获取矿山事故周边的电子地图,并为救援车辆规划最佳路线和救援位置,保证车辆调度的有效性,同时还能够实现车辆运行情况的实时监管,并以系统搭载的GPRS网络数据进行无线通信,实时完成指令的传输和接收,保证矿山应急救援的效率。

结语

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变革与创新,而煤矿行业作为技术性极高的行业之一,必然首先受到影响、进行信息化改革。在今后的发展中,煤矿企业方面应充分认识到矿山应急救援的重要性,并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智能传感技术等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矿山应急救援平台,并通过建设计算机网络、建设通信系统、建设车辆管理系统等一系列措施,保证基于互联网的矿山应急救援技术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顾敦清. 矿山应急救援行动方案自动生成系统[D].西安科技大学,2013.

[2]李文峰,冯永明,唐善成.互联网+矿山应急救援技术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6,44(07):59-63.

[3]郭金刚.互联网技术下的矿山应急救援技术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17):87-89.

[4]郗伟来.基于互联网的矿山应急救援技术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8,25(05):120+12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