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近年来,热电厂机组向“高参数、大容量”的趋势发展,系统的自动化以及设备结构的复杂性继续增加。随着热电厂的陆续投产,设备故障和失效的数量也在增加,对电厂和电网的持续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对于热电厂而言,有效的检修管理可以保证检修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最终提高热电厂的设备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确保安全生产目标得以实现。
二、当前设备检修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计划性检修不到位
作为热电厂的一个重要管理问题,计划形检修包括检修目标制定、检修前准备、检修项目制定、组织机构建立、人员配备、备件准备、检修前设备诊断、检修方案制定、现场作业管理、质量验收等多项内容。由于各环节的进度管理对检修方案的整体工期有重要影响,因此,检修方案能否按期完成是衡量检修工作整体管理和状态的重要指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热电厂的检修管理能力。然而,在目前的情况下,对于重要和困难的项目活动没有采用科学的测算方法,不准确的测算影响了检修计划的编制。在检修时间安排的过程中,优先考虑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考虑到资源需求和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使得时间安排难以得到落实,导致检修项目最后难以得到落实,计划性检修的实际时间往往超过计划的时间,使现场管理复杂化,增加了安全风险,并减少机组正常运行时间和待机时间,这可能导致此后带来更高的供热和生产压力。
(二)检修管理责任未落实
由于检修管理责任不明确,在设备检修中出现某些问题,往往不知道由谁负责寻找解决办法,所以现场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造成检修进度的延误。管理责任不明确也会导致检修设备的备件不能按时到达或上报不全,导致检修在等待备件时中断。设备具体管理职责不明确也造成一些检修项目存在计划不周、执行不到位、监督未落实等问题,反馈、沟通和回应不及时。在编制检修计划时,更多关注的是主要项目的期限,而没有考虑整体的检修过程。在整体检修计划编制完成时,并没有根据具体设备进行划分。每项检修工作的时间阶段没有得到精确确定,设备的日常检修进度和完成情况缺乏监控,工作中的跟踪、沟通以及协调机制不完善改善,出现问题时没有获得及时反馈,因而整个检修工作往往不能按照计划完成。
(三)检修作业风险分析不全面
目前,不少热电厂缺乏有效的检修作业风险分析方法,设备检修作业风险分析采取的预防措施不全面,对作业风险的规避实际上不彻底。应用有效的设备检修作业风险分析方法是实施设备检修作业安全管理的基础。目前热电厂检修管理的缺陷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的结合,导致设备检修安全管理的内容不明确,增加了设备检修的安全风险。对当前热电厂检修管理的分析表明,其内容不够详细和规范,导致实际效果不佳,管理手段不科学、不合理。安全管理措施的应用不足,导致检修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危及操作人员的安全。热电厂的正常生产需要在生产的各个环节正确实施安全管理,但实际生产管理有时并不符合安全管理规定。这主要是由于安全管理理念和措施之间存在差异,也就是说,所应用的安全管理方法与实际情况不相符,降低了检修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不够重视,不能很好地指导和纠正下属的行为,对检修管理机制的正常运行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检修内容不合理
在目前热电厂的计划性检修工作中,设备检修的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全面,需要检修的部件未能得到检修,造成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大量故障,影响了设备的运行安全。有些设备部件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可能需要彻底检修,但检修人员只是暂时修复故障,使设备尽快恢复使用,这就为设备的安全运行留下隐患。因而,热电厂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设备检修内容的管理,做好相关的台账记录,特别是及时研判关键设备部件的状况并进行检修。目前关于设备检修的决策缺少主次之分,没有集中在关键优先事项上,这与人力和备件准备不足有关,影响了检修工作的效果。
三、设备检修管理对策
(一)科学进行设备的分类管理
为了防止热电厂的发电设备产生故障,检修人员必须对发电设备进行科学的检修和检修工作,同时对设备实行统一管理。不同类型的发电设备需要不同的故障排除方法,因此对其进行分类和控制非常重要。对于小型热电厂而言,发电设备的检修应遵循故障诊断的理念,而对于大型热电厂来说,发电设备的检修应遵循预防性检修的理念,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管理的系统化和标准化。在热电厂,可以应用等级检修方法建立检修管理体系,实现检修标准化管理,持续优化运行流程。在检修过程中,有关责任人要及时沟通,在会议上分享信息,共同分析和讨论下一步任务,确保检修工作以适当和有效的方式得到推进。
(二)落实检修管理责任
针对分工不明确的问题,一旦确定了检修项目的技术分工,就应该明确规定每次检修的时间和责任人,这样才能实现标准化管理,保证检修工作的按时完成。管理者应当将每天检修工作的实际完成情况与检修计划进行对比,及时监控检修的进展。如有延误,要认真查明原因,努力在下一步工作中迎头赶上,并在工作完成后的日常检修会议上通报关键节点。技术负责人定期要参加检修单位的会议,确保按照进度安排工作,并在现场工作开始后持续跟进,确保检修工作真正按照会议的要求进行,并及时纠正现场遇到的各类问题,确保检修工作按照进度完成
(三)规范检修现场管理
技术部门和检修部门应及时验收新到的备件,确保备件的质量,并加强检修备件的管理,确保不会因为备件原因而影响检修工作进度。在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要及时在现场完成所有记录,确保所有检修记录真实可靠。及时的检查可以确保检修工作按照流程的要求进行,并确保不会因为检修质量差而造成返工。检修期间发现的严重设备问题要在定期召开的检修会议上及时报告,及时向检修人员反馈进度、质量、安全等问题,确保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在设备计划性检修完成后,热电厂要组织评估总结,明确管理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的检修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明确检修内容
针对过去热电厂检修内容制定不全面的不恰当现象,检修内容不应由热电厂的检修管理部门单独负责编制,而是由发电部门和电厂检修管理部门共同编制,针对设备正常运行和检修过程中的设备状况进行讨论并制定检修内容,其中包括标准和非标准检修项目、登记的缺陷、日常检查发现的异常情况、节能环保项目的检查、安全风险和各级相关检查提出的安全隐患和整改项目等。
四、结语
当前,我国电力市场环境参数了变化,热电厂的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市场需求,而新能源发电企业的装机容量也在不断上升。由于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热电厂发电成本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热电厂改进维修管理工作,有助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热电厂应当改进计划性检修管理工作,实现对检修进度和检修内容的精确管理。
参考文献:
[1]常三定.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管理及维护探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11):63-64.
[2]刘国民,宋雨,周庆捷,屈国际.电厂设备检修管理系统研究与分析[J]. 电力信息化,2012(01):46-50.
[3]吴绍华.火力发电厂设备检修管理探讨[J]. 科技与企业,2015(05):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