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植物营养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洪方刚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洪方刚,. 浅谈植物营养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食品与营养,2024.2. DOI:10.12721/ccn.2024.157018.
摘要:
植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基础组成部分,其营养状态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植物通过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参与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研究植物营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植物营养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营养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DOI:10.12721/ccn.2024.157018
基金资助:

引言

植物营养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科学研究和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植物的健康生长和发育离不开合适的营养供给,而营养元素的循环和利用也对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旨在深入理解植物营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探索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和发展方向,为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1植物营养的定义和分类

植物营养是指植物为了生长、发育和完成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利用过程。植物需要多种不同类型的营养元素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生长需求。根据营养元素需求的量和相对重要性,植物营养可以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宏量元素是指植物对数量较大的营养元素的需求,包括氮(N)、磷(P)、钾(K)、钙(Ca)、镁(Mg)和硫(S)。这些宏量元素在植物中起着关键的结构组分和代谢调节作用,例如氮元素是构建植物蛋白质和核酸的基础,磷是能量转化和遗传物质的组成部分,钾参与调节渗透压和细胞内外电导等。微量元素是指植物对于数量相对较少的但同样重要的元素的需求,包括铁(Fe)、锌(Zn)、锰(Mn)、铜(Cu)、钼(Mo)、镉(Cd)等。虽然微量元素的需求量较小,但它们在催化酶活性、调控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除了这些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植物也需要其他一些元素,如硅(Si)、镓(Ga)等,尽管它们的需求量相对较少并且还未被广泛研究,但也对植物的健康生长和抗逆能力具有一定影响。

2植物营养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分析

土壤质量下降,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含量不均衡或缺乏,土壤质量下降成为影响植物营养的重要因素。土壤的酸化、盐碱化、重金属污染等问题,会导致植物在吸收营养元素时遇到困难,影响其正常生长和发育。水资源短缺,随着人口增加和工业化进程加速,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植物营养与水分的关系密切,水分不足会影响植物的营养吸收和转运,从而限制着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不恰当的植被覆盖和过度开垦,导致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加剧。土壤侵蚀不仅会带走土壤中的养分,还会破坏植物根系结构和稳定性,影响植物营养的供给。氮磷肥料过量使用,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氮磷肥料过量使用的问题。氮磷肥料的过度施用除了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能导致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并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植物适应性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平衡,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亦需要提高农作物的适应性和产量。如何在促进作物产量和优化植物适应性的同时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是一个挑战。气候变化对植物营养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对植物的生长和营养代谢产生影响。气候变化引起的干旱、高温等环境压力,会改变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可利用性,进而影响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

3植物营养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分析

3.1养分管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精确测定农作物的养分需求并实施相应的施肥措施,能够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减少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风险。例如,通过土壤测试和植物组织分析,确定作物所需的养分水平,因地制宜地施加适量的肥料,避免过度和不足施肥,使养分供需达到平衡。有机肥料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养分,还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增强土壤保水和保肥能力,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和多样性。土壤健康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壤改良和保护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质量和养分的供应能力。保持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活性,为植物提供丰富的养分提供了基础。同时,避免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有助于减少养分的流失和环境污染。

3.2植物适应性与生物修复技术

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耐受性,可以生长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包括盐碱土、酸性土壤、干旱地等。通过筛选和培育适应性强的植物品种,可以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实现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减少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例如,耐盐碱植物的引入和种植,可以在盐碱化地区建立起稳定的植被覆盖,改善土壤质量,减少盐分对植物营养吸收的不利影响。生物修复是通过植物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将污染物转化成无毒或较低毒性形式,修复受污染的土壤、水体和空气。植物在生物修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通过吸收和积累有害物质,降低其在环境中的浓度。例如,植物通过吸收重金属离子或有机污染物,在根系和叶片中转化和稳定这些物质,并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帮助清除污染物。植物与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如根际共生菌根真菌和植物根系的共生关系、植物-微生物-土壤的三者共生关系等。利用这些关系,可以提高植物对养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改善土壤质量和结构。例如,通过接种适当的菌根真菌,可以增加植物根系的有效吸收表面积,提高养分的吸收效率;而通过固氮菌的接种,则可以为植物提供更多的氮素供应。

3.3植物肥料与环境保护

有机肥料是一种以有机物质为主要成分的肥料,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苔藓和堆肥等。与化学肥料相比,有机肥料具有较低的溶解度和释放速度,因此能够减少养分的流失和渗漏。此外,有机肥料还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保持能力,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生物多样性。采用肥料精准施用技术可以减少肥料的过量使用和浪费,降低对环境的负荷。通过使用土壤测试和植物营养诊断技术,可以准确确定作物所需的养分水平,实现量身定制的施肥方案。此外,利用智能化的施肥装置和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精确的养分供应和调控,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减少养分的流失。绿肥是指种植在田间不参与经济生产的作物,主要用于土壤改良和养分保持。通过轮作种植和绿肥的应用,可以促进土壤的氮素固定和有机质积累,增加土壤中的养分供应,并减少侵蚀和养分流失。此外,轮作种植还可以破坏病虫害的传播途径,减少农药的使用。循环农业是一种通过回收农业废弃物和有机质材料,将其转化成肥料或饲料等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将有机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可以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并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

结束语

综上所述,植物营养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养分管理、植物适应性与生物修复技术、植物肥料与环境保护等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和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减少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参考文献

[1]米国华.植物营养生物学研究方向探讨[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2,28(01):150-156.

[2]梅燕飞.植物营养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黑龙江粮食,2021(05):100-101.

[3]李烨.浅谈土壤植物营养与农业持续发展[J].现代园艺,2020,43(14):29-31.

[4].发展生态农业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J].中国生态文明,2018(06):56.

[5]刘晓永.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