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在乙肝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代东风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代东风,. 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在乙肝临床诊疗中的应用[J]. 临床医学杂志,2024.12. DOI:10.12721/ccn.2024.157113.
摘要:
目的:讨论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在乙肝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目标:在本院就诊的乙肝患者,选择符合本次实验标准的患者共计140例,研究起始日期为2023年9月,终止日期为2024年9月。分析HBe-Ag不同模式下乙肝病毒S1抗原、HBV-DNA的相关性;分析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HBV-DNA(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e-Ag(乙肝病毒e抗原)的相关性。结果:检测后可知,乙肝病毒前S1抗原的阳性检出率与HBV-DNA(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120例HBV-DNA阳性的患者中,有86.67%的患者乙肝病毒前S1抗原呈现阳性‌;‌136例HBe-Ag阳性的患者中,有96.32%的患者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为阳性‌。结论:在乙肝临床诊疗中应用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表明其与HBV-DNA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能够反应乙肝病毒在患者体内复制情况,与HBe-Ag联合检测对判断乙肝病毒的存在和复制更有价值。
关键词: 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临床诊疗
DOI:10.12721/ccn.2024.157113
基金资助:

乙肝,即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一种肝脏炎症性疾病[1]。其可以导致急性和慢性肝炎,并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比如,肝硬化、肝癌。部分患者在感染乙肝后并未出现明显症状,或者仅有轻微不适感,而对于某些乙肝患者而言,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腹部疼痛、疲乏、黄疸等症状[2]。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推广‌,该检测方式能够为乙肝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本次实验将我院140例乙肝患者作为观察目标,讨论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在乙肝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目标:在本院就诊的乙肝患者,选择符合本次实验标准的患者共计140例,研究起始日期为2023年9月,终止日期为2024年9月。140例乙肝患者中,男性患者比重为71/140,女性患者比重为69/140,年龄范围介于23-78岁之间,中位数为(49.76±7.64)岁。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过血液检测,确诊为乙型肝炎。②未存在其他感染。③接受调查能力正常。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乙型肝炎临床诊断标准。②心脏、肾脏功能不全者。③有精神类疾病,智力发育不完全。

1.2方法

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法进行检测。

(1)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ELASA检测):检测乙肝病毒前S1抗原。①样本收集:采集患者静脉血液,离心获取血清。②标记准备:标记样本名称或编号。③加入样本:在ELISA试剂每个孔中加入适量样本,并添加对照品(阳性和阴性对照)。④孵育:在37°C环境下,等待1小时左右,以使抗原与捕获抗体结合。⑤洗涤:使用洗涤液洗涤孔板。⑥添加二级抗体、洗涤:加入酶标记的二级抗体,再次洗涤孔板。⑥加入溶液、终止反应:加入底物溶液,使其发生颜色反应;加入终止液,以停止反应。⑦读数:用酶标仪在特定波长下读取光吸收值。⑧结果分析:通过标准曲线,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HBV前S1抗原。

(2)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法:采集患者静脉血液,获取血清;获取纯化的DNA,作为PCR扩增的模板;‌准备PCR反应体系;将PCR反应体系加入到PCR反应管中;设置PCR仪器,设定扩增程序,选择适当的荧光信号探测模式和程序;根据荧光信号强度和标准曲线计算样本中HBV-DNA的浓度。

1.3观察指标

分析HBe-Ag不同模式下乙肝病毒S1抗原、HBV-DNA的相关性;分析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HBV-DNA(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e-Ag(乙肝病毒e抗原)的相关性。

2.结果

2.1分析HBe-Ag不同模式下乙肝病毒S1抗原、HBV-DNA的相关性

在乙肝患者的检测中,有93例乙肝前病毒S1抗原的阳性患者,阳性率为66.42%(93/140);有100例‌HBV-DNA的阳性患者,阳性率为71.43%(100/140)‌。随着HBV-DNA载量的增大,乙肝病毒前S1抗原的阳性率也随之增大‌‌。

2.2分析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HBV-DNA、HBe-Ag(乙肝病毒e抗原)的相关性

在HBV-DNA阳性的患者中,有86.67%(120例)的患者乙肝病毒前S1抗原呈现阳性‌;‌在HBe-Ag阳性的患者中,有96.32%(136例)的患者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为阳性‌,具体见表1。

表1 分析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HBV-DNA、HBe-Ag的相关性

1.png

3.结论

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其主要影响肝脏,可能导致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HBV-DNA的检测是评估乙肝病毒复制活跃度的关键指标‌。在临床上,为了更准确判断乙肝患者的病情和体内乙肝病毒复制状态,医疗人员通常会结合‌乙肝患者血清中的HBe-Ag检测来进行确诊‌。HBV-DNA是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可以精确测量患者血液中HBV-DNA的含量,从而评估乙肝病毒的复制水平和传染性强弱。HBe-Ag是乙肝病毒复制过程中的一种产物。当HBe-Ag阳性时,表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经过检测后,乙肝前病毒S1抗原阳性率为66.42%(93/140); HBV-DNA阳性率为71.43%(100/140)。乙肝病毒前S1抗原的阳性率与HBV-DNA的载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在HBV-DNA阳性的患者中,有86.67%(120例)的患者乙肝病毒前S1抗原呈现阳性;在HBe-Ag阳性的患者中,有96.32%(136例)的患者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为阳性。表明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有助于乙肝病毒的确诊。

有关调查资料显示,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HBe-Ag往往同时出现,且乙肝病毒前S1抗原转阴性比HBe-Ag(乙肝病毒e抗原)转阴性高。自本研究结果看,在HBe-Ag阴性患者中,仍有一部分患者可以检测出乙肝病毒前S1抗原。此情况的出现,可能是由于乙肝病毒变异而导致。乙肝病毒前S1抗原的检测能够有效避免因HBe-Ag(乙肝病毒e抗原)变异所导致的乙肝阴性偏差,从而提供更为精准的乙肝病毒(HBV)复制状态信息。如果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呈现阳性,则意味着乙肝病毒依旧在患者体内持续复制。该检测结果对于乙肝患者的治疗决策有着重要意义,不仅能够及时提醒医疗人员继续或者加强治疗,还能够控制病情发展。

‌综上所述,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在乙肝临床诊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医生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魏娟, 周迪, 曹文疆, 程江. 乙肝病毒前S1抗原在乙肝感染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J]. 现代医药卫生, 2016, 32 (21): 3366-3367.

[2]黄青平, 李娟, 张文梅. 基层医院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必要性及临床意义[J]. 青海医药杂志, 2015, 45 (02): 69-70.

[3]于飞. 乙肝病毒前S1抗原在乙肝检测中的应用观察[J]. 中国农村卫生, 2014, (11): 5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