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李述席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述席,.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 历史教学研究,2021.8. DOI:10.12721/ccn.2021.157591.
摘要:
随着近几年新课程改革理念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方面的深入贯彻实施,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成为重要之事。历史学科在形成过程中沉淀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并且历史学科包容了各民族地区数千年以来形成的多样的民族精神,为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多元化的历史知识载体。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活动,成为高中历史学科新一轮教学改革的重要场所。
关键词: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DOI:10.12721/ccn.2021.157591
基金资助:

许多教师对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并不够深刻,缺乏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意识。在历史学科新课程标准颁布之后,尽管部分教师想向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方向转变,但却缺乏坚实的培养理论支撑,所以如何在长时间内培养当前高中学生历史学科各方面的核心素养,成为高中历史教师与历史教育者共同面对并亟须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设置科学合理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目标

教师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的规划与制订过程中,必须深入探知所教班级高中学生的历史客观认知水平与历史学科的学习情况,根据高中学生的必要反馈和学生性格气质方面的差异性,并结合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确定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目标能够符合这一时期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的规律。与此同时,教师应当明确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绝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与高中学生自身的性格和心理的变化及其认知水平的发展相适应,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及深的过程。

教师在历史课程教学目标的制订时应当明确,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科学客观的教学目标的设置,离开历史知识基础与历史教学活动这一基本的和必需的途径,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和历史分析关键能力的提升也就成了无稽之谈。所以,教师要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更应当注重学生在历史学科方面的发展要求。

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的设置应当按照学生原来的历史知识基础、学生性格气质上的不同特点以及历史认知水平之间的差异,进行循序渐进、由浅及深的历史学科教学分层设计。只有这样,教师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时,便可以使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落实到每一个高中学生身上,使每一个高中学生都能够在高中历史学学科的学习与探究方面获得较好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确定高中历史教学目标时,应当照顾到高中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前尚未接触专题史,所以,教师可以花费大约一周之间做好初中历史与高中历史的衔接,使学生明白高中历史专题史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教师摸清了学生对于高中历史学习的看法,制订了专门针对学生的历史学科教学的策略。教师在高一年级开学之后,举行了一次摸底考试,通过摸底考试明确了班级内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针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确定之后的教学方向。

(二)紧紧抓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学生在经过长时间的历史学科的学习与探究之后,可能会形成相对固定的历史学科的学习模式与历史研究的思维定式,很难再有历史研究常规思维的突破。所以,教师要学会按照学生历史探究的思维死角,创设历史问题研究的情境,在历史课堂上让学生学会开拓对于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分析思维与视野,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锻炼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教师应当为高中学生挑选出部分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历史文献或资料,为高中生创设研究历史问题的具体情境,引导高中学生从多个事件或空间维度中、站在不同社会阶层的立场上去分析、研究特定时期内历史事件的背景,让高中学生提升史料认证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学生要逐步学会辨别历史史料真伪的能力,要在对历史史料进行合理科学的分析之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推动自身史料实证能力与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形成。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也是学生运用历史史料开拓历史研究思维、培养家国情怀并形成历史研究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所以,教师应当坚持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要做好学生历史思维开拓的引导者。

例如,在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政治史的教学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寻找大量中外战争中中国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史料,让学生在史料的研究、探索中明确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与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站在当时的时间角度分析中国与列强的一系列斗争,体会弱国的无奈感。为了可以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中国近代史,教师可以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带领学生走进南京博物馆,观看鸦片战争的遗存物品;带领学生观看虎门销烟的遗址,使学生感受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新中国的强大。

(三)立足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丰富情感体验

高中历史教师要明确在课堂上学生情感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共同探索历史的努力,要建立在学生坚实的历史知识和明确的历史课学习目标的基础之上。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上情感目标的培养,一定要以坚实的历史知识作为依托,才可以充分体现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教师要学会运用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多元化的历史资料,让学生与历史中的人物形成强烈的情感的共鸣,这样更容易在历史课堂上达到对学生情感教育的目标。

在对高中学生进行高中历史学科的情感素养培养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情感素养作为一个长期的、有计划的目标。教师应当为学生在课堂上创造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其次,教师要学会将一定历史时期之内典型的历史事件作为例子,将特定的历史事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等提升到学生价值观培养的层面探讨,让学生在历史课题的研究中体会到中华民族积蓄起来的强大的民族力量与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情感。

二、结语

总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是一项充满艺术性和智慧性的工作,特别是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需要广大历史教师立足于学生发展需求,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法,不断发展、创新教学模式,为不断优化学生的历史学习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史晓辉.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新课程(下),2018(10).

[2]时立娟.运用史料教学,提升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J].新课程导学,2018(15).

[3]赵爱红.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长江丛刊,2018(2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