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探索
袁晓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袁晓帅,. 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探索[J]. 历史教学研究,2021.12. DOI:10.12721/ccn.2021.157619.
摘要:
随着历史课程的改革和课堂研究的不断深入,基础历史素养的培养已成为近代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史料教学是历史教科书的重点之一,在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笔者提炼出一些经验,以帮助新课改中的高中历史教育。
关键词: 历史素养史料教学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619
基金资助:

前言

正如梁启超学生所说,史料是“过去人类行为思想行事之痕迹,有证据传流至今日者也。”。因此,如何让学生“回到历史舞台”,了解历史真相,与史料教学密不可分。那么,结合历史学科的基本素质,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史料教学法呢?

1、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

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历史史料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实际上,高中的每一节历史课都包括历史材料的教学。近年来,高考提案的改革使其成为一项重要的资质考验,文科生面临高考历史试卷越来越呈现材料题居多的趋势感到无所适从,在2018年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高考大纲中再次强调历史要在史料指导下探索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历史唯物主义,重视古今渗透、中外关系、对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认识,这一切都表明,对史料的分析将变得更加重要的。因此,从历史教育的最终目标和学生自我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重视历史教学中的历史史料教学。

2、开展史料教学的有效措施

2.1 利用史料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

历史资料是研究和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是历史存在和价值的基石,所有的历史结论都必须建立在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掌握的基础上,历史教育课程显然非常重要。例如,在唐朝中,所谓的“贞观年间”,就代表了唐朝的盛世时代。我们将如何向学生们解释这盛世呢 ?当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资治通鉴》,里面详细描述了那个年代的情况。

"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 ..."根据史料分析 要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唐朝的繁荣、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政治明朗。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了解开明实干的太宗,提高他们对历史人物的认识。

2.2 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合理运用史料教学

发展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是历史课的目标,在班级的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史料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达到提高学生基础历史素养的目标。比如《鸦片战争》这堂课,整个课程都是以研究史料和问题的形式进行的。

材料1:天体运行仪和望远镜;座钟一架;天体仪;地球仪;奇巧椅子一对(能随意转动);毛瑟枪、连珠枪 ...材料二:中国“礼单”:“珐琅、珍宝、玉器、... 茶膏 9 匣和各色食品等。”

——摘自《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

教师进行史料讲解并提出问题:在这两份英国使臣送的礼物清单中,可以看出英国礼物有什么样的特点?能否察觉出中英两国的经济发展方面有什么不同?再分析若干年后英国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原因:清朝末期,中国闭关锁国,在西方世界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都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仍旧在农耕文明阶段停滞不前。英国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壮大了野心,在全世界到处发展殖民地,晚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风雨飘摇,成为了英国人眼中的“肥肉”,这个历史数据分析过程,可以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会从历史中学习。

此外,教师还可以展示鸦片战争失败后签订的《南京条约》的内容:包括割地、赔款、五口贸易和商定的关税,中国已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对这些史料的应用和分析,提高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研究史料实证和分析的能力,深刻感受到惨痛的历史教训和"滞后"的实践启示,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得到了加强。这种教学模式让众多学生感受到了中国的苦难与振兴。

2.3 以史料教学彰显学科育人功能

由于史料教育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选取史料,因此在选取史料时,不仅要注意忠实地贯彻课程内容,还要注意对能够体现教育意义的文化价值观的研究。进行型正确的史料教育。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的复杂性,很容易让学生混淆近代中国的探索过程。通过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对比分析,使学生明晰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的学习历程,以近代中国人的刚毅为标杆,从史料分析的角度探索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2.4 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聂幼犁教授建议在"过程"中向学生灌输正确的历史观,树立科学的历史观不仅是历史课程的主要目标,也是历史课程基本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在历史教学中,这无疑是一种以史料为基础发展和有效培养学生历史世界观的明智之举。比如我们谈"新文化运动",我们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了五种材料: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新文化运动的过程、分析评价、倡导人的观点、反对者的评论。在思想冲突中,使学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3、史料教学模式带来的实际效果

3.1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史料教学有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提升,也有助于更深入的理解教科书的意义和本质。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通过对历史史料的甄别与选择,可以促进历史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对于教师认可度。

3.2 第一手史料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条件

历史这门科目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重要性已被学术界普遍接受,但是,忽略了主要历史数据和次要历史数据之间的差异。首先,在史料教育时代,教师要直接利用史料来提高学生的基础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改变过时历史的教学法,史料教育始于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英国,受欧洲新史学思想的影响。《1996年全日制高中历史综合课程》指出,“历史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接触更多史料,通过自主学习史料,参考文献、期刊、日记、史料等途径进行学习。”与史料间接考证相比,一手史料不仅内容新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涵盖了从古代传说到最重要的资料,是对历史的真实反映和记录,具有无可比拟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4、结语

历史教学是对于历史的沉思,通过历史教学,学生可以透过时间,感受几百年前乃至几千年前人类的思想,史料是历史教学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教具,利用历史史料,教师可以更加直观地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也能够更加轻松,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乔凯. 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2]王枫. 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2017.

[3]王珊珊. 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问题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4]罗兰兰. 文献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的现状、建议[D].海南师范大学,202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