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综合运用价值
第一,综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动态化、直观化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目标。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但是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都无法突破静态、僵化的文字讲解模式。综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打造动静结合、声情并茂的现代教育环境,在这种条件下,学生研习语言的路径变得更加宽泛,各式各样的多媒体展示设备和丰富的素材,可以使僵硬死板的语文教学化腐朽为神奇,实现动态化、直观化的语文教改目标,这对小学生语文探究能力以及大脑潜能的开发都是很有帮助的。
第二,综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助于培育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主性和审美素养。教师想要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知质量,必须将教学力量集中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审美意识等方面,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徜徉在语文艺术海洋中。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达到以媒传知、以媒激趣的效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支持衍生的图片、声乐、视频类教学素材,能带给学生愉悦的精神和感官享受,还能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艺术品位稳步提高,从而高效培育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主性和审美素养。
第三,综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满足小学语文的超文本阅读教学需求。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以文本阅读为主,学生想要获取语文知识技能,只能依靠教材和参考书,如果想要针对性查找某方面的特定知识,可能需要翻阅大量不同种类的书籍,耗时且效率不高。综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驱动小学语文从程式化的文本阅读向超文本阅读方向转移,有了“互联网+”和云课堂教育体系的介入,学生只需要在网络媒体搜索框中输入一两个关键词,就能轻松获取海量拓展资料;教师也可以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语文教学平台,或是把课堂中用到的课件上传到校园资料网中,这样小学生语文超文本阅读学习需求就能得到切实满足。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综合运用措施
(一)创设多媒体阅读情境,打造动态直观的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教育体系的主要结构是阅读课程,学生对文学的最初认识以及对词汇语言的积累,都始于课程文本阅读学习,所以阅读课程是综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第一切入点。依靠多媒体信息技术支持创设阅读情境,符合情境构建和认知核心理论,同时也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感官注意力,使学生在动态直观的语文阅读环境中自然产生强烈的学习期待。教师依托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语文阅读图片情境时,应该分析课本语篇的描绘内容,为学生搜罗对应形象的图片素材。如课本语篇是描绘自然景观的,教师可以在网络搜索引擎中搜索自然景观实拍图;如课本语篇体裁是古典诗文,教师则可以搜索一些古代写意画作,展示在电子白板上,营造古香古色的诗文阅读情境。教师创设图片类的阅读情境后,可以布设导学问题,比如:“同学们,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图片中有什么事物?你看到图片的第一感受是怎样的?”顺着图片的启发,学生的大脑皮层迅速兴奋起来,视觉、思维、嘴巴协同工作,踊跃交流图片所反映的内容以及自己的内在感受。教师趁着学生思维的热度揭示课本语篇主题,学生投入深度阅读的效果更佳。
创设谜语情境。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中,和语文阅读课程有关的谜语资源在激发学生猎奇心理和阅读求知欲方面作用显著。教师在创设阅读谜语情境时,可以在网络媒体中搜索难度适中、与课文主题紧密相关的谜语,然后在电子白板上出示谜面,对学生说“:同学们,谜语的答案大家在生活中都接触过,快运转你的脑筋猜一猜吧!”有了教师的提示,学生的猜谜热情高涨,在集思广益中已经有不少学生说出正确谜底,教师适时介入“:非常好!看来大家不仅聪明,还十分留心观察生活,我们今天要研读的新课文,就与谜语的答案有关,还有更多宝藏等待大家探索!”这样阅读气氛一下就活跃了,学生也初步建立起对阅读主题的直观印象。
第三,创设视频情境。视频具有声像结合和动态特征,可以更好地服务于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在创设阅读视频情境时,可以搜集和采用形式种类多样的视频素材,如MV形式的歌曲视频、动画视频、纪录片、新闻报道、生活拍客视频等,根据语文阅读教学时间配置和教学需要,把原始视频素材编辑成适宜的格式和时长,择取最能体现阅读重点的部分,然后使用投屏设备展示给学生,同时跟进导语:“同学们,你发现视频中出现了哪些人和物?人在做什么?物有什么特征?你能口头复述一下视频内容吗?”学生随即展开对视频内容复述活动,教师在此期间指导学生抓住视频里人和事物的特征进行复述,这样学生既对阅读语篇产生了解动机,也能更大胆地开口说话。
(二)开发云课堂教学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文本类型
小学语文教材文本虽然具有典型性和文质兼美等特点,但是单凭教材文本学生语言知识的来源渠道还是较为狭窄。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小学生的文本阅读结构可以得到有效的拓展,教师着力开发云课堂教学资源,不仅能够丰富语文教学的文本类型,同时也能加速学生语言材料储备的扩充效率。很多成语背后都蕴藏着故事和典故,是小学生需要重点积累的语言材料。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讲到或是涉及成语时,可以在云课堂资源中搜索对应的成语故事,可以是文字版、连环画版和动画版的,教师使用多媒体工具把多种版本的成语故事展示给学生,搭配补充解释,在学生透彻了解成语典故和内涵后,鼓励学生运用成语造句,这样学生接触到的文本类型和语言知识更广泛,还能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和魅力。
(三)利用智能化会话软件,锻炼学生语言交流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小学语文课程开展需要,利用智能化会话软件组织学生开展话题式的人机对话交流。比如,教师可以把语文阅读课题输入智能会话软件,内置的智能机器人根据话题指令,自动为话题讨论起头,说一段和话题有关的话或是向学生发问,学生在智能机器人的引领下,也会很热情地参与交流和作答。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开启智能会话软件的语音纠错功能,学生对话题开展表达交流时如果出现发音不准、用词不当等情况,智能机器人就会停下来进行纠正,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交流能力得到有效历练,还能自觉规避常见的语用错误。
总而言之,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综合应用于小学语文教改工作中,既可以实现动态化、直观化的语文教学目标,也有助于培育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主性和审美素养,满足学生的超文本学习需求。为此,教师应该创设多媒体阅读情境、开发云课堂教学资源、利用智能化会话软件以及设计信息化随堂训练,打造动态直观的语文课堂,锻炼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实践能力,从而彰显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卓越优势。
参考文献:
[1]李伟.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21(22):182.
[2]游夜平.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