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历史教师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历史课堂中运用合作学习可以将教、学、评三者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从历史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历史知识的探究者,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历史课程,进一步开阔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
一、合作学习模式的内涵分析
合作学习模式即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是在新课程改革深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具有综合性教学模式,主要是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教师有计划学习任务的提出以及教学指导的发挥,使学生在各自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内的相互帮助与合作讨论,共同实现学习目标的完成。由此可见,合作学习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一方面,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具有整合意义的教学模式,兼具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的特点和教学优势,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发挥。另一方面,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需要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教师既应对学习小组进行科学的划分,同时还应对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合理规划,通过学习任务的布置以及教学指导的实施促进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一)合理分组,明确学生分工
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式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将教学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育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尽可能地合理构成学习小组,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小组中找寻到自己的位置,进行合理的互动和交流,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
例如,针对课程《青铜器与甲骨文》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即可引入小组合作式的教学内容。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只会阅读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此时教师要求每一位学习成员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青铜器并解释原因,这样即使是较被动的学生也会主动搜索资料,分享观点。尤其是针对本身不善言辞的学生,教师更需要给予其更多的鼓励和肯定,让学生高效率地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能让学生不仅对学习的理论知识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也让学生真正主动展开历史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二)丰富形式,实现师生合作交流
初中历史是一门故事性极强、内容非常丰富的课程,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式的教学内容过程之中,要多加使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最大程度上挖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加强对知识点的感悟。例如,角色扮演游戏一直都是初中学生的兴趣点,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让学生组织不同的历史情景剧进行表演和学习。
例如,在学习完与外交相关的历史知识后,教师即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中的不同知识内容进行还原和编排进行历史剧演出。教师要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的练习。在历史教材之中,很容易找到包括“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优秀的素材,不仅内容非常丰富,其故事情节也生动形象。这样的特色小组合作模式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握本次课程的重点同时,在不知不觉中锻炼自己的历史情感和历史素养。
(三)明确合作任务,提高合作效率
在历史课程教学的时候,合作任务是小组合作模式中一项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通过具象化的方式设置课题,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小组合作,使得教学知识点的分配得以井然有序地落地。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就需要在合作任务的过程中,加强学生价值观念的打造,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向上和主动的学习态度。
如在《明朝的灭亡》学习中,教师就需要合理设计阶梯制教学目标,如,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基础内容,理解我国明朝后期政治腐败的问题,并最终引发了明朝的灭亡。其次,输出一定的价值观念内容。明朝政府在后期黑暗腐败问题,以及对百姓的压榨、迫害,最终引发了百姓的不满和起义,此处需要穿插民族气节以及正确政治观念的教育工作,实现综合教学目标。最后,教师在明确基础的教学任务后,可以设计进阶的合作学习任务,包括探讨明朝腐败的原因是什么?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最后推翻明朝政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均田免赋”?教师在提出合作任务后,组织小组成员进行针对性的合作探究。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也是其知识与能力发展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切实以学生的学习小组为核心,促进学生相互合作,教师应做好教学指导,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模式。
(四)完善小组评价,提高小组学习质量
在组织小组合作的学习内容过程中,教师也要加强引导小组合作的评价内容,通过真实、客观的评价方法,能够更好地找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进行学习调整的同时,培育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作为教师而言,除了要对小组有一个整体性的评价以外,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的个人评价。评价能够找出学生的不足,而小组评价则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集体意识,达到综合锻炼的目的。学生也能够在集体意识的驱动下真正实现积极主动地参与。针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学习成员,教师需要第一时间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以此为学习对象,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去。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一位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客观水平有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部分学生在小组中表现并不突出的问题,对此教师就需要加强对其引导,切忌一味批评学生,而是要给予更多的鼓励,让学生首先建立学习自信心,再进行深层次的历史学习。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实施,不仅是历史课程顺应时代发展的必要需求,同时也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教学目标的必然途径。因此,教师就应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学习小组的科学划分、合作学习任务的合理布置、合作学习途径的多元化设计以及教学引导作用的有效发挥,从更加全面的角度采用更加有效的策略实现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以此实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忠良.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家长,2019(31):2.
[2]薛军.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与教学设计[J].新课程导学(下旬刊),2018(1):1.
[3]蒋升阳.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才智,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