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剂在临床医学中最重要也最常使用的药物剂型之一,在抢救危急重症患者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是其他任何剂型药物都无法代替的。中药注射剂作为注射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范围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引起了众多的不良反应,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产生原因及防治进行研究。
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产生原因分析
1、中药注射剂概述
中药注射剂主要指的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先进机械设备,从单方或者复方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利用制药工艺制成能够被肌肉直接吸收的静脉注射灭菌制剂。这种药物与传统中药汤剂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药效更好且用药安全、起效快、药剂准确的特征,但由于中药注射剂起步晚、起点低,其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后一定的问题。
2、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指的是正常剂量药物在使用中出现有害或者与药物目的完全相反或者无关的药物反应,进而给患者身体健康构成威胁。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华民族辉煌科学成绩的代表。几千年来,中医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中一直有着独特的优势,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以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且根治疾病的优势得到医学人士的关注。但伴随着中医药物种类的增多、药量的增加,不少不法商人为了谋取利益生产、制造各种不合规的药剂,导致中药滥用现象越来越严重,随之引起来各种不良反应时间,就这些不良反应时间产生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
2.1、药材质量问题
中药材品种多且来源复杂的特征,使得各种药物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使得不少药房在配置的时候出现药物混乱以及不同品种药物相互代替、互相乱用的现象,进而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同一药名在不同地方种植之后,药物的药性也不尽相同,比如山豆根这种药物,目前常用的有广豆根和北豆根两种,广豆根是豆科槐属植物,在药物中用量过大很容易引起患者呕吐;而北豆根属于蝙蝠葛根茎,有着清热角度的效果,常用在咽喉肿痛治疗中,因此这两种药物一旦混淆,必然会导致药物成分发生变化,引起不良反应。
2.2、加工问题
“制药贵在适中”中药的制备和加工十分讲究,药物剂量、炮制技术都有着特别要求,不少有毒药物在经过特殊炮制之后能有效减轻毒性,能在某些疾病中取得特殊的疗效。而不正规的加工和炮制技术,不仅无法减轻药物毒性,然而容易让药物毒性增加,在临床使用中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比如吴茱萸作为有毒药物,在入药之前必须对其进行炮制,马兜铃作为肺热咳喘的治疗药物需要加入蜜汁服用,如果直接入药很容易中伤胃气、引起恶心、呕吐。
2.3、药物服用问题
由于患者个体存在一定的差异,过敏体质的患者在使用药物的时候出现不良反应,这与药物本身没有关系,无论是正常剂量的药物还是小于正常剂量的药物都会引起不良反应。但也有不少正常人在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时候,错误的认为中药没有任何毒副作用,为了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常常超量用药,从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预防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
1、加大宣传,普及药物常识
常言道:“是药便有三分毒”。中药的不良反应,不仅仅是有毒药、作用强烈的药物,即使是一个性平的药物若使用不当,也可引起不良反应。因此,要大力普及药物常识,提高全民对“合理用药”认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改变人们心目中的“中药安全无副作用”观念,正确认识中药的使用,不私自配药,不轻信单验方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2、齐抓共管,保证药品质量
保证中药质量是预防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基本条件。对药品质量的各个环节应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的质量标准执行,如中药的种植要按gap的标准实施、中药的加工要依法炮制、中药的生产工艺要达到gmp标准等。同时,行政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严厉打击伪劣药品,规范药品管理秩序,加强对药材的真伪鉴别,使不法药贩无机可乘。采取以上措施是把好质量源头关键,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3、合理配伍
中医的辨证用药和中药方剂的“主、辅、佐、使”的组方原则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措施之一,也是预防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根本措施。临床使用中药应根据用药对象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对症下药,精心设计处方,严格控制剂量和用药周期,避免滥用。特殊用法、需超大剂量用药,应有理论或实验依据或从小剂量递增,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还要加强中药合理性的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4、 加强监控
是预防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具体手段。要加强人们对中药不良反应的预防意识,要建立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控系统和机构,以收集临床不良反应的资料、及时分析、时时监测,为决策部门、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提供中药不良反应的分析数据,使临床医生更好的掌握中药在人群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做到早诊断、及时处理,为科研人员在今后新药的开发中提供临床依据,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
5、按规定使用药物
在中药注射剂使用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选择药物,并且提前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不能随意大量使用药物,而应该注意药物配置的浓度并设定好配置时间和策略,尤其是针粉剂药物必须要等到药物充分溶解之后方可注射。
三、结束语
总之,注射剂本身有着剂型药物望尘莫及的重要有事,虽然现阶段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但在中医药事业现代化发展形势下,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全面、深入、细致的总结过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加强对各种不良反应的控制,必然会促使中药注射剂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确保每一个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婷, 刘佳, 聂晶磊,等. 我院149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探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10).
[2]周建明. 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应对[J]. 中国处方药, 2019, v.17(09):27-28.
[3]刘文清, 王玥, 杜守颖,等. 不溶性微粒引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分析[J]. 药物评价研究, 2019, 42(03):212-215.